近日
第137届广交会成功举办
参展企业数量、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
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华南理工40名留学生志愿者
活跃在这一舞台上
占本届广交会专业外语志愿者的一半
他们化身“青年翻译官”
用多语言连接全球客商
正能量展示华工留学生风采
助力广州打造“国际会客厅”名片
在这支队伍中,有这样一位留学生:她精通英文、中文、孟加拉语、印度语、乌尔都语等五种语言,两次参加广交会,从志愿新人成长为团队负责人,用实际行动搭建起商业沟通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她,就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TAJBIA(阮诗德) 。
结缘华工
“这里是我第二个家”
早在决定来中国留学之前,TAJBIA就对中国着迷了。高中时,她常观看中国的电视剧和电影,被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现代发展深深吸引。而中国大学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前沿研究机会,成为她做出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经过对比,TAJBIA选择了入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学专业。她热爱着写作、讲故事和深度思考,希望通过新闻向他人进行传递和表达。在她看来,中国快速发展的媒体与通信技术,带来更广泛的受众,为新闻事业带来无限机遇。她期待能在华南理工这片学术沃土上锤炼本领,拥抱新技术和新平台,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
谈及入学近三年来的经历,TAJBIA的眼里闪闪发光。
刚来中国时,新冠疫情还没完全结束,住在隔离宿舍的TAJBIA,本以为自己会“享受”一个人的孤单。然而,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热情的帮助无微不至,让她迅速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来留学之前,TAJBIA曾经通过网络和朋友做过一些调研,对中国、对广州有一定了解。“然而来了之后,这里 的美丽、有序和整体氛围远超我的想象, ”TAJBIA 感慨道, “校园环境、教学设施都是一流的,师生之间的相处温暖融洽,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
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晦涩的理论知识,还是复杂的实践技巧,老师们都会倾囊相授。精心组织的小组讨论和实验课,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用TAJBIA的话来说:“你很难挑出一个最喜欢的老师,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很好,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确保你理解学习内容”。
在与同学相处时,TAJBIA和国际学生、中国同学都结下了深厚友谊。大家经常一起钻研课业、共享学习资料,在项目研讨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构建起温暖且充满力量的学习共同体。
课余时间,TAJBIA仿佛无所不在。担任留学生联谊会副主席,组织国际文化节和留学生新年晚会,舞台上、球场上和学术研讨会上也处处都有她的身影。“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分享,不仅增进彼此的友谊,也加深了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不同的文化让这个大家庭更加多彩和温馨。”
在华南理工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求学,TAJBIA觉得自己收获满满,也迫不及待想要向别人传递这种温暖。而广交会的到来,成为了心里这颗种子破土而出的契机。
2023年,TAJBIA第一次加入了广交会志愿服务团队。在这里,她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提供帮助,收获了宝贵的志愿服务经验,广交会的活力与影响力也让她收获了进一步的成长。
蝶变成长
从小组长到负责人
首次参加广交会志愿服务时,TAJBIA被任命为团队中的小组长。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积极组织和协调资源,在服务过程中高效沟通工作事宜、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作为团队代表接受媒体采访。
这一经历让她体验到了跨视角的对话,也意识到了自己统筹协调的潜力。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励她渴望在下一届广交会志愿服务中承担更大的职责。
于是,在今年广交会志愿服务筹备阶段,TAJBIA就主动请缨担任留学生团队负责人。招募信息发布后,她第一时间报名,怀揣着带领团队服务盛会的热忱,再次踏上志愿之旅。从初入团队的 “执行者” 到统筹全局的 “组织者”,TAJBIA又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建的留学生志愿服务队多达40人,来自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约旦等14个国家。TAJBIA深知这支国际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独特之处——不同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TAJBIA并不讳言负责人身份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她巧妙地将注意力从压力本身转移到团队的共同目标上,聚焦于提升服务水平,为每一位客商打造优质的服务体验,同时让团队成员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自我价值。
在实际管理中,她总是微笑满面,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沟通,根据每个人的语言优势、专业背景,科学合理地分配任务,最大限度整合团队资源。比如让擅长中文的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同学,承担起起草宣传资料、对接管理方的工作;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同学,则负责统筹团队事务,确保与留学生群体及外国客商的高效交流。这种 “人尽其才” 的管理模式,让团队成员各展所长,成功跨越文化差异,实现了紧密协作。
TAJBIA十分重视各方对于志愿服务的反馈,并会把每一次成功的经验和收获的赞扬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有一次,外国参展商临时提出预订酒店和指引付款的请求,她迅速与督导以及团队志愿者密切配合,与参展商和酒店持续沟通,跟进每一个处理步骤,妥善解决了问题。TAJBIA迅速总结、优化流程,把处理方法分享给团队成员,得到大家的点赞和信任。
对于同样渴望成长为负责人的同学,TAJBIA建议,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工作中展现可靠性和奉献精神。同时,要重视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和以身作则。她认为,领导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保持开放心态,接纳新经验、新机遇,才能不断进步。
两次参加广交会的经历,也极大影响了TAJBIA的职业规划。对国际贸易流程、商业谈判和文化多样性的接触,激发了她的浓厚兴趣。未来,她将把自己的专业和国际商务结合在一起,不断拓展自己的成长可能。
对TAJBIA和他的小伙伴来说
在广交会这个国际大舞台上
除了收获个人的成长
也带来多文化交融和更宽广的 全球视野
“共同的广交会志愿服务经历
增进了我们的友谊
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不同的文化让这个大家庭更加独特和亲切”
在实践中拓展个人边界
在互鉴中促进集体成长
TAJBIA,好样的!
华南理工留学生志愿者团队,
为你们点赞!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采访:李桥顺
文:鲍恩 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