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美国人的时间不多了,到目前为止,也就一个英国和美国签订了所谓的关税协议!而像中国、欧盟、加拿大以及日韩这种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均没有和美国签订关税协议!
最近美国通过多渠道和中方联系,想要和中国进行了关税谈判!今天中美双方在瑞士进行了高层会谈,但目前还没有结果出来。但是中方已经对美国表明了态度,那就是中方不会牺牲原则立场,去寻求达成关税协议!
自美国对华发起所谓的关税战以来,中方以“外科手术式打击”回应美国关税:对美稀土出口管制直接瘫痪F-35生产线,暂停波音订单重创华盛顿州航空业,联合巴西签下7465万吨大豆订单瓦解共和党票仓。现在的形势对于美国而言,可以说是十分被动。
中方在瑞士会谈前明确划出红线:不牺牲原则立场、不妥协核心利益、不接受单边施压、不参与虚假谈判25。这一立场基于三大底气:
1、产业链韧性: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从2018年的18%降至2025年的12%,内需贡献GDP增长75%;
2、技术自主化:半导体国产化率突破90%,稀土加工能力掌控全球90%供应链;
3、多边合作网络:RCEP覆盖全球30%GDP,“一带一路”连接149国,形成对冲美国围堵的“战略缓冲区”。
简短来说,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国痛点:稀土管制直接影响F-35战机生产,技术出口管制令半导体产业承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更是直指美国企业软肋。这种"以战促谈"的策略成效显著,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反制措施正在改变贸易战的成本收益计算。"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的表态,更像是在给美国伤口上撒盐。这位曾对华盛顿言听计从的欧盟掌门人,如今却把"不去白宫"的承诺说得斩钉截铁。她身后站着的,是27个对美国关税战忍无可忍的欧洲国家。当欧盟启动950亿欧元反制预案,把数字服务税矛头对准美国科技巨头时,大西洋两岸的裂痕已然成为难以愈合的鸿沟。
当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冷着脸拒绝特朗普的谈判邀约时,美国商务部大楼里正忙得焦头烂额。美国现在就像个被戳破的气球。别看特朗普还在推特上叫嚣要对中国加税,他们一边挥舞着关税大棒,一边又迫切想和中国谈判。
最近美国国内经济可谓一团糟!美国很多港口都已经没了货船的身影,美国很多商店已经开始缺货!就连特朗普本人都承认,美国对华的关税定的太高了,美国自己都没信心了。
怎么说呢?未来的全球贸易体系,必将是多元力量共同制定的规则场域。正如美国西北海港联盟数据显示,即便在极端关税下,仍有40%业务依赖中国供应链,这个数字昭示着不可逆的全球化本质。当黎明前的黑暗散去,世界终将明白: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关税筑起高墙,真正的繁荣,永远建立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