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凌晨,塞尔维亚航空的一架A319客机突然转向。
原本从贝尔格莱德直飞莫斯科的航线,此刻在地图上划出一道陡峭的弧线——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领空被彻底锁死。
这架载着总统武契奇的专机,被迫绕道土耳其和阿塞拜疆。
当飞机最终降落在莫斯科时,仪表盘显示:这趟航程比原计划多飞了20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
这还不算完,欧洲航空管制中心数据显示,原本飞往莫斯科只需绕开乌克兰的航线,现在被多个北约国家设下空中封锁线。
可重伤风未愈的武契奇放出狠话:“就是爬也要爬到莫斯科! ”一个小国总统硬刚28国集团的底气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最近曝光的细节细思极恐——欧盟竟然用入会资格威胁塞尔维亚:“敢参加红场阅兵就开除你! ”另一边俄罗斯却送出了4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大礼包。
欧盟的种种决定直接影响到武契奇原定5月9日访问俄罗斯参加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行程。
扎哈罗娃指出:欧盟成员国继续限制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主权,并使用各种手段。她强调,没有人能破坏俄罗斯与塞尔维亚人民之间的友谊。
此前,俄新社等媒体曾报道,俄罗斯计划于5月9日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活动,武契奇原计划在当天访问俄罗斯并参加相关活动。对于欧盟委员会就武契奇访俄发出的警告,扎哈罗娃曾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批评这是强盗行径。
事件发酵过程中,欧盟委员会的表态耐人寻味。早在4月30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就曾暗示,塞尔维亚领导人的莫斯科之行可能影响其入盟进程。这种带有明显施压性质的言论,暴露出欧盟在扩大政策上的双重标准。
拉脱维亚外交部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其发言人声称禁令是基于"当前特殊形势下的安全评估",却无法提供任何具体的安全威胁证据。立陶宛方面则更为直白,其国防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我们不会为通往莫斯科的专机提供便利。"这种赤裸裸的政治表态,完全撕下了所谓"技术性决定"的伪装。
塞尔维亚的选择:独立自主,不是背叛西方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近年来一直奉行“平衡外交”政策,既希望加入欧盟,又不愿断绝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这种务实态度在贝尔格莱德看来无可厚非,但在部分西方国家眼中,却成了“不够忠诚”的标志。
事实上,塞尔维亚与俄罗斯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与文化纽带。
正如扎哈罗娃所强调:“没有人能破坏俄罗斯与兄弟般的塞尔维亚人民之间的友谊。”这种情感纽带,不应成为外部施压的理由,也不应被强行割裂。
红场礼炮与历史回响,谁在书写胜利的叙事?
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的准备已近尾声。对克里姆林宫而言,这不单是缅怀先烈的仪式,更是向世界宣告“我们没有被孤立”的强音。近三十国领导人应邀出席,每一个身影,都被解读为对西方外交围堵的有力回击。武契奇,这位顶着巨大压力的客人,最终还是站在了普京身旁。
历史的细节,总在不经意间被无限放大:无名烈士墓前新换的鲜花,纪念着当年解放贝尔格莱德牺牲的苏军。阅兵式上压轴的T-34坦克,正是攻克贝尔格莱德的同款,镜头在塞俄两国国旗前意味深长地多停留了几秒。
普京更是在一个论坛上,突然拔高声调,痛斥纳粹帮凶班德拉,矛头直指德国——前不久,德国援乌的豹2坦克炮管上,竟赫然出现二战德军徽章,历史的幽灵,似乎从未走远。
东方贵客与联合声明,谁是莫斯科最倚重的背影?
就在武契奇的专机在欧洲上空“画地图”的前一天,来自东方的神秘贵宾,其专机已稳稳降落在莫斯科。迎接车队21辆警用摩托开道,这阵仗,连法国总统马克龙访俄时都没见过。这排面,给得足足的。
红场观礼台上,普京与这位中国贵宾头顶那顶特制的遮阳篷,也被俄媒津津乐道:既防无人机偷拍,篷架钢材的强度据说连RPG火箭弹都能扛一下。原定一小时的会谈,不知不觉延长到135分钟,工作人员四次进出添茶送水,最后搬进去的俄文版文件,记者目测厚度超过三十厘米。
更早些时候,联合国安理会上的一幕,同样意味深长。美英法想把科索沃塞进联合国,俄罗斯代表涅边贾一票否决,中国代表紧随其后,同样按下否决键。这已经是五年来,中俄第九次在安理会“神同步”。
那边厢,《华尔街日报》刚曝出白宫想用解除对俄银行制裁换取其疏远中国的“密电”,这边厢,中俄联合声明第14条“双方反对任何国家实施单边霸凌”就已昭告天下,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巴尔干孤岛的突围,谁在逼迫塞尔维亚选边站队?
塞尔维亚,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仿佛被宿命般地夹在中间。七个邻国,六个已是北约成员,剩下的波黑,也只是因为内部塞族的坚决抵制才没能“入伙”。这种地缘上的“窒息感”,武契奇总统那条曲折的航线便是最生动的写照。
欧盟曾晃动着“入盟门票”当胡萝卜,条件之一就是要塞尔维亚掐断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要知道,塞尔维亚八成的天然气都仰仗着俄罗斯。武契奇的回应?跟俄罗斯签了份新的十年供气长约。不仅如此,塞尔维亚央行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俄天然气,2023年还正式递交了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中国是第一个公开力挺的。
国内也非风平浪静,美国驻塞大使在贝尔格莱德街头“恰巧”被媒体拍到后没几天,一场被贴上“颜色革命2.0”标签的街头风波便骤然爆发,示威者高喊“武契奇下台”冲击政府大楼。好在,十五万民众针锋相对的集会,最终平息了这场骚动。
禁飞令下的暗流汹涌,旧大陆的伤痕又添几道新裂?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给出的禁飞理由,一个含糊其辞说什么“技术和外交敏感”,一个倒也直白——“飞行目的政治敏感”。说白了,就是想给俄罗斯和它的朋友们添堵,最好能把武契奇的红场之行搅黄,就算不成,也要恶心他一下,削弱莫斯科营造的“万邦来朝”盛景。
塞尔维亚为二战时与法西斯斗争的历史感到自豪。不论是斯洛伐克还是塞尔维亚,它们的强硬都反映出欧洲内部的分歧越来越大。虽然现在有俄乌冲突这个大事让欧洲看起来“团结”点,但这只是暂时的,实际上欧洲内部的矛盾已经到了很难解决的地步。
信源:环球网
信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