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婺源县各级工会组织在婺源县委县政府和上饶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职工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紧扣中心大局,忠诚履职、积极作为,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婺源县总工会新闻宣传工作连续数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2020年被评为江西省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三师一室”维权平台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评为江西省2023年度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被评为上饶市先进单位,产改工作连续2年荣获上饶市考核“优秀”等次。
强化政治引领
坚定正确前行之路
站稳政治立场,筑牢思想根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劳模、工会干部进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红色走读”“唱支山歌给党听”活动、党旗飘扬100年百题知识考试、“咱们工人有力量,永远跟着共产党”主题活动、“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等。
弘扬劳模精神,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在主流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婺源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在文博艺术公园打造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劳模宣传专栏,展示部分劳动模范和工匠的先进事迹。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组织文艺进基层活动26场,开展赣鄱劳模工匠宣讲团主题宣讲活动20余场。在2019年“中国梦·劳动美”第八届全国职工全健排舞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推广奖;在2020年“我们的小康”江西省第二届职工网上艺术节中斩获6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在2021年江西省百万职工全健排舞云竞演活动中《再唱山歌给党听》获得全省全健排舞一等奖;在2022年“中国梦·劳动美——致敬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省职工“随手拍”摄影比赛中获得两个优秀奖。
围绕中心工作
助力婺源建设发展
服务双“一号工程”,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共为920家小微企业和小额缴费建会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500.75万元。为50余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新创业提供“婺工贷”贴息贷款570万元。
助力疫情防控,抗击百年难遇洪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筹集资金20余万元,用于走访慰问坚守一线的职工和复工复产的企业。举办“风雨同心,抗击疫情”主题演讲比赛。开展抗击疫情、助力内需活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累计发放慰问生活补助券140.52万元。面对2020年的特大洪灾,组织全县工会系统捐款救灾,161家基层工会累计捐款138.19万元。及时发放洪灾救助专项资金11.5万元,发放送温暖资金2.5万元,用于慰问防汛一线职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先后投入脱贫攻坚帮扶资金60余万元,协调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680余万元,为浮溪村改造危房160余户、道路硬化2320米,新建茶叶加工一期二期厂房等。以“党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将29户贫困户、2户三类人员户全部纳入合作社管理,每户每年可领取500元至1350元分红。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茶叶加工一期厂房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5万元。
促消费助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潜力。开展“工会扶贫消费”“婺源人游婺源”等助力内需活动,鼓励各基层工会组织职工开展春秋游、“嘉游赣”等活动。推动工会龙卡普惠服务,让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评上饶市职工疗休养基地6家、市级红色教育基地1家,发挥婺源优势,打造疗休养精品线路,宣传引导各地职工到婺源县开展疗休养活动。
凝聚职工智慧力量
聚焦职工队伍建设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立婺源县产改协调小组,制订《婺源县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实施“1+5+N”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试点企业产改工作,打造产改试点企业18家,实现产改国企全覆盖。
创新开展技能竞赛。出台《婺源县工会“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实施办法(暂行)》,根据参赛人数、竞赛级别给予相应资金支持。组织开展“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竞赛。举办“讲婺源故事我们都是追梦人”主题演讲技能竞赛、婺源县“最美茶匠”评选活动暨首届“婺源绿茶杯”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赛、首届“婺源绿茶杯”最美茶艺师评选等活动。近年来,全县各级工会举办技能竞赛50余场,参赛职工4000余人次。
搭建工会学习平台。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专项行动,帮助300余名农民工提升学历。开展数字经济“1+N”名师带名徒活动,为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提供技能储备与人才支撑。开展20余期“携手小康”育婴员、电商等技能公益培训,500余名参训职工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开展产业工人在职提升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工会晚八点”公益课堂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已开设8期课程,服务职工2000余人次,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畅通依法维权渠道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唱响“四送”帮扶品牌,构建长效服务机制。近年来,累计帮扶困难职工60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30余万元。“两节”期间为200余名困难职工群众送上慰问金35.3万元。开展送清凉活动,发放防暑降温物资5425份。金秋助学助力1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实现“就学梦”。开展“春风送暖、职等你来”“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等主题活动,提供了1万余个岗位供求职者选择。为43名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81个。开展“工会情·‘粽’相随”以及“庆丰收迎盛会”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近年来,婺源县互助保障计划参保8万余人次,支付保障金866人次,金额达230余万元;慰问参保职工76人次,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计划,为全县20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保障计划,保费总额20余万元。
紧跟职工关切,提升保障服务温度。近年来,开展为困难职工实现“微心愿”、农民工返乡服务、青年职工联谊、“5·20”集体婚礼等一系列活动。为78名生育二孩、三孩的女职工赠送“爱心礼包”。筹资50余万元,为830名乡村教师、2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开办留守儿童夏令营、职工子女假期爱心托管班,解决职工子女假期无人看管照料问题。组织优秀技术工人(一线职工)300余人次开展疗休养。建设户外劳动者工会驿站51个,母婴室、妈咪小屋5个;选树全国最美工会驿站2个、全省最美工会驿站5个、全市最美工会驿站8个、24小时智能化升级站点9个。组织健康工程师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组织“三师”团队入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检。
推进多元化解劳动争议,当好职工“娘家人”。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宣传服务活动50余场次。加大“法院+工会”“工会+仲裁”“检察+工会”等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力度,培养壮大“三师一室”团队力量。近年来,成功调处拖欠工资、福利待遇等劳动争议200余件,通过“工会+”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机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完善劳模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劳模服务。推动制定婺源县劳动模范管理工作意见,完善劳模管理台账。近年来,成功推荐评选了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省劳动模范4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名、省五一巾帼标兵1名、省女创业带头人1名、省五一劳动奖状1个、省工人先锋号2个。落实好劳模各项待遇,组织开展劳模体检和劳模疗休养活动,累计发放劳模春节慰问金、困难劳模慰问金60余万元。
夯实基层工会基础
持续推进自身建设
夯实基层工会基础,强化工会阵地建设。近年来,新建基层工会组织240余家,新增会员5000余人。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创新“工会+旅游”融合发展,全县A级以上景区全面建会,树立“婺源景区工会”品牌。先后投入400余万元用于补助基层工会阵地建设。申报省级职工活动场所示范点15家,争取省级补助资金260万元。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六有六规范”建设,推荐上报了省“六有六规范”基层工会7家、市“六有六规范”基层工会6家。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个,省模范职工之家1个、省模范职工小家1个。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立基层工会主席长效学习机制,培训工会干部1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工会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数载耕耘,硕果累累。婺源县总工会在服务职工、助力发展的征程中成绩斐然。未来,婺源县总工会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婺源的发展再创新辉煌,续写工会事业的精彩篇章。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胡标火、余晓宇、江锦慧、胡飘
值班编校:罗晶晶、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