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天气越来越热,不少甲亢患者私信问我:"医生,朋友圈有人说我们连鱼虾都不能吃,是真的吗?" "夏天朋友约海鲜大排档,我能跟着解解馋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作为从业12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我想告诉大家:甲亢患者的饮食管理不是简单的"能吃"或"不能吃",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分寸。

甲亢与海鲜的"恩怨情仇"

01

要弄清楚能不能吃海鲜,首先要明白甲亢患者为什么需要控制饮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代谢亢进综合征,而碘元素正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海鲜之所以成为关注焦点,是因为不同海产品含碘量差异巨大:

超高碘食物(>1000μg/100g):海带、紫菜、裙带菜

高碘食物(100-300μg/100g):贻贝、虾皮、海鱼

中低碘食物(<50μg/100g):淡水鱼、基围虾、螃蟹

举个例子,吃100克海带摄入的碘,相当于吃3斤多带鱼的量。所以甲亢患者真正要警惕的,是那些"碘含量刺客"。

夏季饮食红绿灯清单

02

结合《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和临床经验,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三色饮食法":

尽量避免

所有海藻类:海带、紫菜、海苔(包括寿司里的海苔卷)

腌制海产品:虾皮、鱼干、咸鱼

含碘药物:华素片、碘酒消毒的创口贴

*特别注意:在外就餐时,很多汤底、调味料可能含海带提取物,点餐前建议询问清楚*



限量食用

海鱼:每周不超过1次,每次控制在掌心大小

贝类:每月2-3次,建议选午餐时段食用

加碘盐:可与无碘盐交替使用,每日总量不超过5克

*小技巧:烹饪前将海鲜焯水,能减少约30%的碘含量*

放心选择

淡水鱼虾:草鱼、鲫鱼、河虾等

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

当季果蔬:冬瓜、苦瓜、梨子(帮助缓解甲亢常见的多汗、烦躁症状)

比忌口更重要的三件事

03

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过度关注"不能吃什么",却忽视了更关键的日常管理:

定时定量服药

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需要严格遵医嘱服用,切忌因指标好转自行减量。夏季出汗多,建议设置手机提醒避免漏服。

警惕隐形压力

高温天气容易加重心慌、手抖症状。建议避开正午外出,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保持情绪稳定比忌口海鲜更重要。

学会看化验单

重点关注的三个指标:

FT3、FT4(反应当前甲状腺功能)

TSH(评估治疗效果的核心指标)

TRAb(判断是否属于Graves病)

建议每3个月复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熬夜。

关于饮食的常见误区

04

误区:"完全不能吃含碘食物"

甲亢治疗期间需要控制碘摄入,但长期严格禁碘可能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建议通过尿碘检测(正常值100-300μg/L)个性化调整。

误区:"吃无碘盐就能随便吃海鲜"

即使使用无碘盐,经常食用高碘海鲜仍可能导致碘摄入超标。曾有患者每天吃虾皮拌粥,三个月后出现甲亢复发。

误区:"甲亢治愈后就能恢复饮食"

临床发现约20%患者存在病情反复,建议治愈后继续控制海藻类摄入,其他海鲜可逐步恢复至正常量。

给甲亢患者的夏季特别提醒

05

冷饮要节制

甲亢患者代谢快,很多人喜欢喝冰饮降温。但过量冷刺激可能诱发胃肠功能紊乱,建议每日冷饮不超过200ml。

慎用草本凉茶

金银花、夏枯草等虽能清热,但可能影响抗甲状腺药物代谢,饮用前需咨询主治医生。

防晒有讲究

部分甲亢患者对光敏感,外出建议选择物理防晒(遮阳伞、防晒衣),慎用化学防晒霜(可能刺激突眼症状)。

管理甲亢就像打理一座花园——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必草木皆兵。关于海鲜能不能吃,记住一个原则:远离超高碘食物,控制高碘食物,优选低碘食物。这个夏天,愿每位甲亢朋友都能在科学管理下,享受美食与健康的平衡。

转发提醒: 如果你身边有甲亢亲友,请将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关于甲状腺健康,你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