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作为我国的第二大岛屿,镇守着南沙群岛的广阔海域,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还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如果海南岛没有被解放,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只是失去了一个美丽的度假旅游好地方,但是对于国家来讲,就是失去了一块重要的国防屏障,失去了远洋舰队的补给点和空军的战略停飞点,一旦发生战争,在南海上我们将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收复海南岛是我们解放战争必须要面对的一大挑战,但是1950年,解放战争推进到海南的时候,我们差点就和收复的胜利擦肩而过。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大陆的国民党已经溃不成军,都是些打散的部队,没有办法组织起整编制的有生力量。大部分国军已经渡海,逃往台湾和海南岛。蒋介石对于海南岛的防守极为看重,海南岛一旦稳住,就能和台湾以犄角之势钳住大陆,对反攻大陆有极大的帮助。
基于对海南岛的重视,薛岳被蒋介石委以重任,坚守海南岛防线。薛岳是一名实打实的悍将,在抗日战争中,歼灭的日军数量是最多的,防御战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对其的评价是“撼山易,撼薛将军难。”可见薛岳的实力之强,是不可小觑的劲敌。
海南岛共有驻军十万,在薛岳的排兵布阵之下,构建了三道防线。其中更包括军舰50艘,飞机45架,面对这种海上力量,谁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条防线被称为“伯陵防线”,薛岳向蒋介石打报告时,称这条防线固若金汤。对于薛岳的话,没有人敢不放在心上。
在谋划攻取海南岛时,金门战役正在进行,但是由于士兵都没有打过海战,都是陆地上跑的野马,一到海边就束手束脚了,这场战役9000多人全军覆没,是我军历史上罕见的失利。金门战役的惨败,让士兵对海战更加心生畏惧。海南岛距离大陆更远,对面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这是比金门更难啃下的硬骨头。
中央军委准备在1950年2月对海南发起进攻的计划因为作战条件不足,被迫往后延期。毛主席表示,渡海作战最重要的就是船只,必须能一次运送四五万的兵力,强登海岸并在滩头建立稳固的防线。而且这批将士没有后援,这是一支直插敌军心脏的孤军。对于这次作战,叶剑英一直持谨慎态度。毛主席要求作战部队吸取金门战役的教训,求得实战经验。
解放军的船只只有几百条,远远达不到1000条的需求量,而且这些都是木船,必须依靠风力渡海,如果错过时机成了逆风,登陆将难上加难。这个时候,我军想到了机械船,准备在港澳地区搞来机械动力船。可惜负责购买的同志被特务发现,随即国民党联合英美势力管控船商出口,咬断解放军的机械化道路。
接连的失利并没有让四十军军长韩先楚失去信心,他一方面按计划训练自己的部队海战能力,一方面研究诺曼底登陆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成果经验,得出登陆计划迫在眉睫的结论。如果我军四月份之前无法作战,下次季风要等一年,一年时间大家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足以让国民党缓过气来。再加上海南岛的我军游击队正被大力围剿,一旦被打残,我们的情报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
广东军区再次认真考虑了韩先楚将军的建议,对比金门登陆,我们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海岸岛比金门大,海岸线绵长意味着容易偷渡,敌军火力不能很好集中,而且有琼崖纵队的接应和群众基础。经决定,我军分批向海南岛偷渡。
在遭遇军舰时,我军充分利用了船小灵活的优势,穿插到敌舰火力无法覆盖的地方,丢手榴弹和机枪配合打掉军舰,创造了木船打赢军舰的奇迹。几次的偷渡成功,壮大了琼崖的反围剿实力和接应大部队能力。1950年4月16日,我军发起总攻,几万解放军由往南顺风直下,往海南插去,经过一夜辛苦的作战,韩先楚率领的部队登上海岸并站稳了脚跟。
登上了陆地的解放军就像野马放回了草原,连续对国民党的要塞冲锋,一座座地拔掉各个据点。时至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薛岳也早已逃亡台湾。这是一次实打实的人民战争,获得一万多的船夫支持和接近三千艘木船支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规模海战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提振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两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如果海南岛晚打2个月,再次收复海南岛就得等三年后的援朝结束,那个时候,美军第七舰队介入,海南岛就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台湾。这场战争过去了70年,但是我们永远记得解放海南几万将士之于我们的恩情,我们的岁月静好,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