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儋州,骄阳似火。
在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室里,崭新的空调正全力运转,源源不断地送来凉风,八年级学生曾月蓉与她的同学正安静地看着课本,脸上洋溢着舒心的微笑。“以前每到5月,闷热的天气让人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坐在教室里,身上黏糊糊的,别提多难受了。现在好了,教室装上空调了,我和同学可以安心地听老师讲课、学习了。”曾月蓉开心地说道。
这份来之不易的清凉得益于2024年儋州全力推进公办中小学校空调配置工程。仅去年,全市共为78所中小学校2008间教室(功能室)配备了空调,63所中小学校完成电力扩容和线路改造工作。这一系列举措,既为师生驱散了夏日的酷热,营造了舒适的教学环境,也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在装有空调的教室上课。
在教室照明改造方面,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同样实现了“焕新升级”。走进教室,全新的护眼灯整齐排列,柔和而均匀的光线洒在课桌上。这些护眼灯采用先进的照明技术,既保障了学生用眼健康,也有效降低了学生近视的风险。“现在光线很舒服,看书、写字眼睛不再感觉累了。”五年级学生邵雨涵兴奋地说。
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总务主任许炳鹏在学校工作已有14年之久,他见证了学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过程。看着教室里的空调和护眼灯,他感慨万分:“这些年学校的变化太大了,配备空调和护眼灯,实实在在地给师生营造了舒适的教学环境,大家可以更专注地投入到教学中了。”
位于儋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南丰中学也经历着蜕变。因为风吹日晒等种种原因,学校的沥青操场缺损严重,给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师生进行体育锻炼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今,随着彩色塑胶跑道的落成使用,这个运动空间已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活力磁场”。课余时间,师生们在崭新的跑道上竞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校园上空。
南丰中学学生在崭新的运动场上参加活动。
据南丰中学校长陈良谟介绍,学校条件改善后,师生们有了更好的锻炼和活动空间。此外,学校还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校园建设和课程设置当中,硬件升级与文化浸润双管齐下,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近年来,儋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教育民生工程,积极主动作为,推动一系列省级、市级民生项目相继落地开花。从教室普及空调、护眼照明改造,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校运动场地改善,这些民生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更温暖了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心。
“教育投入要让人看得见温度、摸得着幸福。去年,儋州加大力度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校的运动场地,兰洋中学、兰洋中心校、雅星中学、雅星镇中心校、南丰中学等5所学校运动场地改善项目已完成。”儋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发力,推进落实寄宿制中小学热水洗浴供应项目等民生工程,确保教育惠民实事“不断档”,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儋州学子都能享受到教育惠民实事的成果。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编辑:李佳峰 审核:万善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