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位大妈在马路上边看手机边走路,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一个回头结果就和后面的行人撞上了。大妈当场倒地上,送医后鉴定为骨折,没想到大妈家属将后面的行人告上法庭,要求索赔188000元。
本来这种理由把人告上法庭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然而法庭最后的调解结果更让人想不到。
法院经过调查后认为,大妈的突然转身是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后面的行人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因此他也有一定的过错,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和解,男子赔偿老太太7万元。
这个案件被当地部门作为普法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宣传,结果在网上公布后立刻引发了巨大争议。曾经让国人道德快速倒退的“彭宇案”因主审法官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时至今日仍在影响社会道德建设。
青岛法庭的这次调解无疑再次暴击了本就岌岌可危的国人道德观,一句“没有保持安全距离”让多少人噤若寒蝉。网民们纷纷调侃今后上街都得跟老人保持2米以上距离,更不要说老人如果摔倒会不会去进行帮助了。
受此事影响,青岛各部门都遭到网民的质疑,尤其是负责该案件的青岛中级法院已经彻底关闭了评论区。
而青岛文旅无疑是首创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上该事件的视频留言中,网民们纷纷留言表示不敢再去青岛。还有人调侃,正在动员家里老人去青岛实现“二次就业”。
毫无疑问,青岛市花大价钱打造的城市影响已经毁于一旦。五一假期期间各大旅游城市都拼命宣传自己,花费巨资打造自己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
青岛也是其中之一,然而近几年青岛频繁爆出的一些法治事件让城市形象一直处于不太好的情况。早几年的“青岛大虾”,现在的“行人调头”,都让人们对这座城市开始质疑,甚至回避。
针对此事行业内律师也纷纷分析,大多数律师都表示,调解法官将原本适用于机动车的安全距离法律规定,生硬地套用到行人上面。这显然是不当的,行人之间在行走时法律上并未规定有“安全距离”一说。
如果要套用这起案件的调解结果,那么节假日各大景区磁盘会成为碰瓷者的天堂。每逢节假日,各个旅游景点、城市大多是人山人海。如果有人如法炮制,在人挤人的景区来这么一手,那么当地又该怎么办?旅游经济还怎么推动?
道路碰瓷一直以来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原因之一就在于对这些事没有一个值得宣传的判例。反而是当初的“彭宇案”影响深远,而这次青岛的案件无疑是雪上加霜,本就脆弱不堪的社会道德可能就此倒塌。
要建设一座城市往往需要巨量的投资和长期的投入,然而要毁掉这座城市往往只需要一两件有争议的判案。
显然这次的法庭调解结果是对青岛城市建设的巨大打击,而当地处理此事的后续态度,将决定今后这座城市是否能持续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