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进行了第二轮激战,这一次印度依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莫迪政府还会继续制造冲突吗?

在第一轮空战结束后30小时,印巴就展开了第二轮激战。印军出动了上百架无人机,对巴基斯坦多地实施袭击。巴方则宣称,他们在边境打死了约50名印军,还击落了77架军用无人机。从这个情况看,在激战48小时后,印度依然没有占据上风。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驻华使馆还发布声明,责怪中国社交媒体“宣传不实信息”,但他们的“阵风”战机被击落等情况,已经得到了美国、法国等多国媒体的证实,还有大量视频照片为证。或许印度此举也是因为无法接受事实,毕竟他们一直把中国视为“最大对手”,但现在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


激战48小时,50名印军阵亡,77架军机被击落,印度使馆责怪中国

而在这次印巴冲突中,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使得这款武器装备再次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观点认为,如果技术门槛全部被解决,那么无人机将是未来空战的主宰。毕竟,人类并不是天空生物,与飞机存在性能方面的冲突,也与机械存在实质冲突。飞机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人类拖累,比如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飞行高度等。人的承受能力有限,远不如机械,这使得作为机械的飞机为了照顾人体,牺牲了很多理论性能。因此,发展无人机的最大意义,就是最大程度解放飞机的理论性能。


激战48小时,50名印军阵亡,77架军机被击落,印度使馆责怪中国

不过,印度77架军机被击落,还会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此次印巴冲突,被不少军事分析人士认为是人类首次大规模远距离空战,没有激烈地“狗斗”,也没有火控雷达锁定、箔条诱饵弹飞舞等情况,只有印度军机被悄无声息“猎杀”。然而,印度并不是这场冲突的最大输家,看到北约体系最先进之一的战机,被中国二流战机一个照面就解决,西方国家的反应只能用“面如死灰”来形容。长期以来,西方都在宣传他们的武器装备是最好的,无休止贬低中国军备。但现在,西方这套叙事被击碎了,而且是被体系化碾压。当“皇帝的新衣”被揭穿,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


激战48小时,50名印军阵亡,77架军机被击落,印度使馆责怪中国

而且从西方社媒的情况看,很多民众对印巴空战深陷“震撼”,因为他们中有不少人对中国并不了解,只知道“西方很强大”。毕竟在近100多年的时间,西方阵营一直主导着国际秩序。但随着歼10CE击落“阵风”,很多西方网民意识到,中国不是只会生产日用品、二手饰品的国家,而是一个有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人工智能、全球定位系统、核潜艇的大国。或许直到这个时候,很多西方人才真正明白,“不能低估中国”这句话的分量。

至于印巴局势,还存在很多变数,比如是否会有大国下场,给印度提供武器援助和情报支持?印度接下来会不会发起地面行动?不管事态走向如何,希望印巴两国能够回归理性,否则局势彻底失控,谁都不会得到好处。接下来,且看莫迪的下一步会怎么走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