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梅雨可能比往年来得更猛些。
长江中下游的农民兄弟得打起精神了。 气象台最新预测显示入梅或提前至6月初。
建德往年6月8日入梅今年可能更早。 安庆气象局直接预警6月中旬前期开闸。 去年上海苏州拖到6月19日才入梅。
鄞州却6月9日就泡在雨里了。 老天爷这脾气比婆媳关系还难琢磨。 梅雨季最要命的是衣服晾三天还滴水。
烘干机卖断货的日子又快来了。
专家说今年梅雨量要比常年多一成。 400毫米雨水能把稻田灌成鱼塘。
北边下雨比南边狠这事挺反常。
菜农老张的塑料大棚去年被冰雹砸穿。
今年他提前焊了钢筋支架。 出梅后直接跳进39℃烧烤模式。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算啥新鲜事。
台风今年要来4-5个比去年闹腾。
杭州可能撞上1-2个大家伙。
粮仓防潮垫价格已经涨了三成。 “清明晒死柳,三伏雨打墙”这老话悬了。
气象站那帮人自己也挠头。
说好的7月初出梅可能提前跑路。
连续五天30℃才算真出梅?
去年出梅第三天又返场下雨。 农技站催着大家抢晴天晒种子。 烘干塔烧柴油的成本快赶上粮价。
最邪门是梅雨季突然消失的年份。 2018年整个六月衣柜都没长毛。
但接下来旱了整整两个月。 河道见底时抽水机比媳妇还金贵。
现在谁还敢全信天气预报? 粮库保管员老李囤了二十吨生石灰。
他说这玩意比除湿机经造。 隔壁养鸡场装了工业级排风扇。
结果去年电路受潮短路起火。 梅雨季最该防的是突然停电。
冰箱里的腊肉臭了能熏醒全村。 专家说极端天气会越来越抽风。
可补贴永远追不上损失速度。 去年暴雨冲垮的堤坝还没修利索。 今年防汛物资又涨了15%。
种地的现在得学会看卫星云图。 但手机进水了啥图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