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如春风化雨,无声却滋润心田;壮举似熠熠星辰,平凡中尽显光芒。5月9日,西昌火把广场金鹰剧院内暖意涌动,“中国电信杯”2024年度感动凉山人物发布会在此盛大启幕。13名(组)“感动凉山”人物带着各自的故事与力量,依次登上这充满荣耀与温暖的舞台,现身扬善,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礼赞。

2024年度感动凉山人物


金海英

事 迹

金海英在到甘洛县人民医院后,修订完善《医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60余个核心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了人事改革和绩效改革。推动成立“甬凉Y10协作体”,串联凉山10县医疗资源。她还积极申请共计2140万东西部支援资金,医疗服务能力在全省115家二级甲等医院排名中,由2021年第49名提升至2023年第28名。重视“引进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144对师徒结对,145名骨干赴宁波、华西进修。2022年6月以来,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余项,培训45名乡镇卫生院医生。作为医院管理者,她推出床旁结算服务,患者出院手续从30分钟缩至3分钟;两年间,义诊队伍走遍全县127个村,推出儿科24小时门诊等一系列便民措施。2025年,甘洛县人民医院成为宁波“组团式”医疗帮扶凉山医院中首家获评“二星级智慧医院”。

深入海拔3000米的村寨,她把宁波的先进经验融入彝族文化;创建“甬凉Y10协作体”,她把单点帮扶拓展成区域共进。患者留治率的提升,见证了她的“造血式”帮扶;乡镇医生的成长,印证了她“授人以渔”的理念。


邱偏初家庭

事 迹

他打破传统观念,想尽一切办法供三个子女读书,在最艰难的时候甚至伸手拿不出百元、衣衫褴褛,却依旧咬牙坚持。凭着这一份对改变命运的偏执,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三个子女均考入本科大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阳山村也掀起了一股送娃上学的热潮。

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觉醒;从一个家庭的突围,到整个村寨的嬗变。邱偏初一家人用最坚韧的行动、最深沉的爱改写着山乡的明天。


唐青石

事 迹

2013年任大凉山惠民音乐会特邀音乐总监,十一年时间里,使凉山交响乐团成为国内州级地区唯一具备专业水准的职业交响乐团。2021年10月参加“第四届中国歌剧节”演出歌剧《听见索玛》,并获得“优秀剧目奖”,同月受成都交响乐团邀请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金钟之星”音乐会。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2023年4月成功举办“中以友谊之声”庆祝中以建交31周年庆典音乐会等。带领凉山交响乐团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安富

事 迹

2023年,他参加了微光行动2.0计划,成为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小学女足基地班教练,选拔了全县各乡镇的50名女足苗子。为了确保孩子们的成长,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利用周末和假期加班训练。2024年,布拖依撒小学女足队在四川省贡嘎杯预选赛暨凉山州第四十届中小学生运动会U10女子组比赛中勇夺冠军。随着女足队伍的发展,依撒小学已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示范校荣誉等。作为女足主教练,安富愿景是让更多的女孩通过足球走出大山,学到一项技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吴红

事 迹

自1999年4月参加工作以来,25年如一日,用满腔热情,温暖未成年人回家的路。三年来,她成功帮助156名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踏归正途。在打击未成年犯罪方面,她亲自探索建立了会理公安问题未成年人“扶苗重塑”技战法并建立“吴妈妈”工作室。多年来,她还带领侦办涉未案件79起,成功侦破涉未重大案件10起,会理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一降一减一多”显著成效。


见义勇为团体

事 迹

阿说吉布

越西县西山乡三洪村村民。2023年一天,阿说吉布不顾安危冲入正在燃烧的楼房,将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救出。

毛建军

2024年6月,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的毛建军与邛海湿地的保安合力将落入邛海的女子救上岸。

刘勇军

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高级工程师。2024年5月27日傍晚,刘勇军救上了一名不慎掉下海河的女子。

吉吉伍迁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在邛海金鳞沙滩游玩时,救上了一名不慎落水的男孩。

唐爱

会东县中学高中物理教师及体艺卫处副主任。2023年4月,唐爱不顾个人安危,成功将一名落水儿童救上岸。

安子呷、杨拉哈等人

2024年2月25日下午,德昌县的安子呷、杨拉哈等人合力将一名不慎落入安宁河的女子救上岸。


余昌会

事 迹

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余昌会始终在工作岗位上踏实认真、严谨细致,结合缫丝工作实际制定了《保养工三线调试标准》,稳定和提高了公司生丝品质。2017年,她参与了南丝路集团公司《桑蚕丝有机加工技术管理规程》的编制工作,从原料一生产一销售有机管理环节提出了许多见解和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让“南丝路”有机丝走出国门,品牌价值得到极大提升。11年时间,她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60余次,累计参加学习的员工人数达6000余人。2023年初,余昌会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河池杯”缫丝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冠军,成为了全国纺织行业的“缫丝状元”。202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欧万学

事 迹

2006年,欧万学转岗担任盐源县特殊教育中心的特教老师。初创时期,她一个人带着4个班的复式教学,在她的努力下,特教中心逐渐走上正轨,如今,在校学生已达175人,送教学生108人,她始终坚持残障儿童零拒绝的原则,涵盖了各级各类残疾学生。同时,她积极推动盐源县送教上门工作模式。她深入残疾孩子家庭,提供康复、送教知识指导;宣传特殊教育政策,提高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关注度。培养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从教室里的谆谆教导,到送教路上的风雨无阻,她让失语者学会表达,让瘫痪者看见前路,让自闭的孩子触碰到世界的暖意。她不是超人,却扛住了所有“不可能”;她不是奇迹,却让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成为对命运不屈的回击。


吴伟

事 迹

他主持的研究项目涉及彝医药抗新冠和艾滋病毒等领域,并主导了彝医科正式机构的成立,为彝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平台。他主持立项地厅级转化研究项目2项,涉及四川省首批彝医药产品孵化,目前已设计了20个产品,《金灵清肺颗粒》《润初》代用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注册了《川彝润》商标;产品被评为首届科创中国凉山州重大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在医院期间,他首次开展高水平消化内镜手术;搭建了高效的医疗互联网+AI模式;免挂号费为患者诊治,减免部分检查和手术费用,使用便宜且有效的药品;还下沉到昭觉县人民医院医疗帮扶。


老龙头联合考古队

事 迹

从1987年至今,老龙头墓地发掘出的7000多件文物为当地青铜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物证据,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同时,考古成果进一步揭示了古代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支撑。


曲支木家庭

事 迹

曲支木一家是地地道道的传统彝族家庭,父母基本没有知识文化水平,但是凭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长子阿木克热在2021年考进了华中科技大学,次子木乃约热在2023年进入北京大学就读。这结果的背后饱含着一家人辛勤付出的汗水。二儿子木乃在上学期间,无论是寒冬酷暑,每次回家总要学习到凌晨一两点,不管多晚,母亲曲支木总是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给他温暖。每天早晨曲支木起得很早,割猪草,打扫卫生,收拾家中杂物,对于这样平凡的生活,她从未抱怨,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踏实勤奋。


倪先斌

事 迹

2012年,他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凉山,用自己所学投身于凉山交通建设。2013年,凉山隧道工程及特大型桥梁工程领域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倪先斌加入凉山交投集团,他不仅带来了在隧道工程及特大型桥梁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经验,更是在国省干线项目建设期间,带领了数十名道桥工程师与之一同成长。十年间,倪先斌累计参与二十余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及桥梁隧道项目,建成公路里程779.6公里。2014年,G353线宁南段建设中,荣获了2016-2017年度四川省建设工程天府杯奖(省优质工程)银奖。


吉布小龙

事 迹

2018年他组建了妞妞合唱团,自己作词、作曲写一些属于彝族孩子自己的童谣,希望孩子们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慢慢地,妞妞合唱团的声音通过网络平台传到了全国,吉布小龙和孩子们也从大凉山走到央视和各地方卫视的舞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关爱,也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其中。在蛇年春晚上,孩子们纯真的歌声更是响彻了祖国大地。

“感动凉山”人物评选活动已走过十七载春秋,成长为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群众性文化盛事。每年,近百万群众热情参与投票,他们用自己手中的选票,表达着对身边榜样的敬意和赞美。目前,该活动已成为凉山州挖掘凡人善举、表彰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感动凉山

我们明年,再会!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何君

责编:邹湘

编审:阿比伊木

终审:蒋映春

精彩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