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到小区楼下议论纷纷,一打听才知道,我居住的这片老旧预制板小区被列入了2025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作为一名研究城市更新与住房政策十五年的专家,亲身经历棚改的感受格外复杂。翻开住建部刚发布的《2025年全国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数字触目惊心:今年计划改造各类棚户区215万套,其中预制板老旧住宅占比高达47.3%。这意味着全国约有近百万户预制板房居民将面临搬迁。这次棚改与过去有何不同?预制板房真的会被全面拆除吗?居民如何安置?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多个正在启动棚改的社区,深入解析2025棚改新政。
棚户区改造,这个从2008年开始推行的住房民生工程,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2015-2018年是大规模棚改的黄金时期,三年内改造棚户区超过1500万套。2019-2022年,棚改规模逐渐缩减,年均改造量降至300万套以下。2023年,受疫情后经济恢复需要,棚改再次提速,全年完成改造337万套。而2025年,棚改明显呈现"卷土重来"之势,不仅数量大幅提升,改造对象也有明显变化。
根据住建部最新数据,2025年计划改造的215万套棚户区中,城中村占32.1%,预制板老旧住宅占47.3%,危旧房和非成套住房占20.6%。与往年相比,预制板老旧住宅的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成为本轮棚改的重点对象。这些大多建于1980-1990年代的预制板房,由于建造时间早、质量标准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城市中的安全隐患和居住痛点。
全国究竟有多少预制板房?国家统计局2024年公布的《全国住房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预制板住宅约8700万平方米,分布在近300个城市,涉及约220万户居民。其中,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最为集中,占全国总量的63.2%。哈尔滨市拥有全国最多的预制板住宅,约1250万平方米;其次是沈阳市,约980万平方米。


我走访了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一处预制板小区。始建于1987年的康乐小区内,一排排灰色的六层楼房显得十分陈旧。居民李师傅住在这里已有34年,他指着墙面的裂缝告诉我:"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屋里经常冻出冰渣子。墙体裂缝年年修,年年裂。每到下雨天,我们全家都提心吊胆。"据了解,这种预制板房由于保温性能差,采暖能耗是普通建筑的2.5倍以上,而且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安全隐患日益凸显。
预制板房为何会成为棚改重点?住建部住房改革司司长在4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制板房存在四大突出问题:一是安全风险高,结构老化导致抗震能力下降;二是居住条件差,户型小、层高低、保温差;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水电气管网老化严重;四是建筑密度大,公共空间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亟需通过棚改解决。
那么,预制板房真的会被全面拆除吗?答案并非如此简单。根据我掌握的信息,2025年的棚改采取了更加多元化的改造方式,可概括为"一户一策"。对于建筑质量较差、安全隐患严重的预制板房,将采取拆除重建方式;对于结构尚可但功能老旧的,则采取综合整治方式;对于少数保存价值较高的,可能进行保护性改造。根据住建部提供的比例,2025年预制板房棚改项目中,约65%会采取拆除重建方式,25%采取综合整治方式,10%采取功能改造方式。
在实地走访中,我看到不同城市的棚改方式确实各有特色。沈阳市采取"拆旧建新"为主的策略,大多数预制板小区将整体拆除,按照现代住宅标准重新规划建设;长春市则推行"综合改造"模式,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加固建筑主体,更新外墙保温系统,改造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哈尔滨市部分历史街区内的预制板房则采取"保护性改造"策略,保留建筑外观特色,重点改善内部结构和功能。
对于棚改中的居民安置问题,2025年的政策也有重大变化。与以往"货币化安置"为主的模式不同,今年棚改更加强调"实物安置"与"货币安置"并重。住建部数据显示,2025年棚改项目中,实物安置比例计划达到43%,比202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有更多居民可以选择在原址或就近获得新建住房,而不是简单地拿钱离开。




补偿标准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根据国务院2024年12月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2025年棚改补偿标准较往年有所提高。以货币补偿为例,全国平均补偿标准从每平方米5800元提高到6500元,增幅约12%。当然,具体补偿标准各地有差异,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补偿标准更高。我在北京调研的一个预制板房棚改项目,货币补偿标准高达每平方米35000元;而在三四线城市,这一标准可能仅有3000-5000元/平方米。
除了基本补偿外,2025年棚改还设立了多项专项补贴。例如,对住房面积低于人均15平方米的困难家庭,可获得"保障性住房优先安排权";对棚改区内的老年人,可获得"适老化设施改造补贴",标准为每户5000-15000元不等;对于有学龄儿童的家庭,则设有"教育衔接补贴",保障孩子就学不受影响。这些精细化的补贴政策体现了棚改"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长春市南关区的一个棚改项目现场,我见到了正在搬家的王大爷一家。他告诉我:"我家原来65平米的预制板房,置换了政府提供的83平米新房,只需补差价12万元。考虑到我是退休老人,政府还提供了8000元的适老化改造补贴,用来在新房安装扶手、防滑地砖等。"从王大爷满意的表情看,这次棚改确实解决了他的住房难题。
不过,并非所有居民对棚改都持积极态度。在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康安小区,我遇到了不少持反对意见的居民。57岁的刘阿姨表示:"我不想搬走,住了30多年了,邻里关系好,去市场买菜、去医院看病都很方便。新房虽然条件好,但可能在郊区,生活不便利。"这反映了棚改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居民对生活环境的依赖与不舍。




数据显示,在2025年计划棚改的居民中,约有23%明确表示不愿搬迁,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68%。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棚改政策特别强调"征求居民意见"和"多元化安置方式"的原因。住建部要求,棚改方案必须获得小区内超过85%居民的同意才能实施,且必须为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多种选择。
棚改资金从何而来?与以往依靠地方政府和银行贷款的模式不同,2025年的棚改资金来源更加多元。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央财政今年安排棚改专项资金1760亿元,比2024年增加360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约2100亿元;银行贷款约4500亿元;此外,社会资本投入预计达12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资本参与比例从2024年的5.3%提升到了今年的12.6%,这表明棚改投融资机制正在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融资模式上,2025年棚改还创新推出了"REITs+棚改"模式。简言之,就是将棚改项目包装成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面向市场募集资金。截至2025年4月,全国已有15个棚改REITs项目获批,募集资金总额达485亿元。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也为社会资本参与棚改提供了新渠道。
从实施时间表看,2025年棚改项目计划5月全面启动,9月底前完成70%的动迁工作,2026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这一时间表比往年更加紧凑,体现了政府加快棚改进度的决心。不过,住建部也强调,棚改工作必须尊重居民意愿,不得强制推进,确保社会稳定。
棚改不仅关乎居民安居,也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棚改计划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计将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创造就业岗位约280万个。特别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棚改无疑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力量。




从城市更新角度看,2025年的棚改与过去相比有质的提升。过去棚改往往重视"拆"而轻视"建",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大拆大建"现象;而今年的棚改更加注重城市有机更新,强调保留城市肌理和社区记忆。住建部要求各地棚改项目必须同步规划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确保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的一个棚改项目中,我看到规划图纸上不仅有现代化住宅,还有社区养老中心、全龄段活动场所、智慧物业系统等配套设施。项目负责人告诉我:"我们不只是建房子,而是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社区,让居民搬进来就能享受到比原来高一个档次的生活。"
从长远来看,预制板房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24年已达65.8%),城市发展重心正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改造这些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预制板房,不仅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也能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土地资源的更高效利用。
对于居民而言,如何在棚改中保障自身权益?我建议,居民首先要了解政策,查询自己所在小区是否列入棚改计划;其次要积极参与居民座谈会,表达自己的诉求;第三要研究补偿方案,必要时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最后要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防出现纠纷。在棚改这场事关自身居住权益的行动中,居民既要理性维权,也要理解棚改的必要性和公共性。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住房政策的专家,我认为2025年棚改政策较以往更加成熟和人性化。多元化改造方式、灵活的安置选择、提高的补偿标准以及强调居民意愿,都表明了政策制定者对群众利益的尊重。当然,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可能面临各种挑战,需要政府、开发商、居民多方协商,寻求平衡点。




预制板房的全面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搬迁等诸多不便,但从长远看,这将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在改造中保留社区记忆和文化特色,如何确保改造后的社区更加宜居,都是政府和规划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看着窗外即将面临改造的预制板小区,我不禁想起三十多年前刚搬进来时的喜悦。那时的预制板房代表着现代化,是很多家庭的梦想。而今天,它们将让位于更加现代的住宅,继续承载新一代人的居住梦想。城市在变,生活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你所在的城市有预制板房小区吗?你对棚户区改造有什么看法和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让我们一起关注这场关乎千万家庭的住房变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