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9日讯(山东经济广播记者 孙莎莎 郑康)褚国栋,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中魏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山东开放大学基层干部学历教育2018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4月28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褚国栋2010年回村任职,历经15年艰苦奋斗,将中魏村从一个负债累累、管理混乱的“落后村”变成了人心凝聚、美丽整洁、欣欣向荣的“市级先进村”,各项工作在上级考核中成绩优秀。他先后获评“沾化区优秀共产党员”“滨州市担当作为好书记”“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曾当选为省、市、县三级当届党代表、第十届滨州市委候补委员、滨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坚定理想,坚守信念,回乡当起“领头羊”
2010年以前的中魏村,集体欠债多,基础设施极差,村内仅有的两条东西向柏油路也是坑坑洼洼,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4年换了3任村党支部书记,土地承包关系混乱,干群关系紧张,信访矛盾突出,群众怨声载道。干好村里的事,关键在党支部班子,第一位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富源街道党工委,诚心邀请并多番“劝说”褚国栋回村任职。当时,褚国栋是玛钢厂负责人,自己还有工程队,妻子又有正式工作,可谓是收入可观、事业有成、家庭和美。对他回村,家人反对,村里也有各种闲言碎语,而他却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有义务并且也应该为这个村干点事,作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他毅然接受了组织安排,成了中魏村的“当家人”。
精准调研,靶向发力,勇于担当“挑大梁”
上任后,褚国栋坚持调研先行,摸实情、察实况,挨家挨户走访,与老党员、德高望重的村民谈心交心,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家都把他当成了“知心人”。通过拉家常,也让他真正掌握了群众所思所盼,积累了第一手资料。通过走访了解和深入分析,他找准了村里落后的关键原因:原“两委”成员互相偏袒自己宗族,遇事不能“一碗水端平”,渐渐形成了派系,久而久之,村民对班子失去了信任。这时,他意识到“要把班子威信立起来,就得把最难的事办成”。为重获信任、重振信心,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低保。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低保认定有失公平问题,他按程序清退了12名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同时将11名家庭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此外,为更好更快地开展工作,他选出7名想干事、能干事、群众公认的青年组成“攻坚队”,仅半年多的时间,就化解了村内大小矛盾纠纷60余起。
不忘初心,践行宗旨,俯身甘为“孺子牛”
褚国栋心里永远揣着三个问题:我为什么回来?我要干什么?我怎么才能干好?面对村集体欠债8万多元且上访事件频出,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窘况,如何破好局起好步,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道“必答题”。最终,他选择刀刃向内,破旧立新,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收回100多亩村集体土地,并重新对外发包,彻底解决了困扰村里多年的承包土地管理混乱、费用难以收缴的问题。其间,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带领村“两委”丈量土地,清点枣树,主动公开清算账目,历时20多天时间,妥善做好了枣树清理工作,获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重新发包后,新增村集体收入8万元,不仅债还上了,还有了盈余。他提议并经“两委”班子讨论决定,盈余资金全部用于困难家庭慰问、村居环境治理,使资金用之于民,让村民得实惠。此后,村里议事决策机制逐步建立,土地和建设工程发包、救灾物资发放、低保户和贫困户认定及其他重大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再具体落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此,村民们成了真正的“主人翁”,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紧跟时代,向新图强,争当创业“千里马”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让褚国栋进一步明确了前进方向。经过努力,他多方筹措资金260余万元,建成“两纵三横”主干道路1000米,硬化巷道1500米,衬砌路边沟1000米,配套建设1000平方米文体广场,安装路灯60盏,建设了文化大院、养老院。2019年,又投资3万元,实现村内电子监控全覆盖;2022年,投资50万元,利用废旧池塘建成2400平方米人才振兴广场;2024年,投资20万元,整修村内道路及排水设施,启动孝善食堂,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问题。此外,他还多方聘请专家,结合本村资源条件,确定了发展新思路。一是保护耕地,激发农业种植新潜力。通过科学种植,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组合运用,推动小麦、玉米大面积提升单产。二是多元发展,开辟产业融合新赛道。引进光伏增收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为78名村民提供就近务工岗位。利用村内闲置房屋安置园区外来务工人员,做到了村民和企业双赢。带头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人均年增收4万余元。
15年来,在褚国栋的带领下,中魏村变成了全市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全村文明家庭占比达76%,村民满意度连续多年100%,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他以躬身力行的实干精神,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扛在肩头、化为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开拓进取、勇毅前行的精神品格,在乡土大地上树起了一面耀眼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