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凤庆产业园区聚焦产业资源利用率低、优质企业匮乏等发展瓶颈,创新探索“党建链”嵌入“产业链”发展路径,通过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以党建为纽带整合上下游资源,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织体系“强筋壮骨”,筑牢发展根基。园区构建起“园区党工委统筹—企业党委协调—企业党支部落实”的“三级联动”党建网络,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资源共用、抱团发展。目前,园区党工委下辖4个党委、3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75名,入园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63.32%。针对滇红茶产业发展难题,园区成立滇红茶产业联盟党委,组建10个党支部和7个联合党支部,并选派2名党建指导员。年内,园区开展党的组织实作实训、产改工作等专题培训9场次,培训720余人次;规范企业组织生活,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1场次、“三会一课”80多场次、警示教育20场次。通过组织共建,推动企业技术合作项目13个,协助完成6宗企业土地报批,有效缩短企业投产周期。
创新生态“聚势赋能”,激活内生动力。园区以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为平台,依托省委专家人才服务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园校共融。目前,园区已与全国32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入驻6个专家工作站和1个人才服务团队,建成6个校企合作培训实训基地,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125人,形成园企校一体化产业工人培训体系,有力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入园企业共获专利278项,28项专利正在申报中。年内,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户,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户,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5户。
优质服务“精准滴灌”,厚植营商沃土。园区推行“党建+服务”模式,严格落实“1133服务承诺”“项目企业服务月”“政银企联席会议”“企业家红色驿站”四项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园区已统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各类生产线47条、智能化立体大库10.7万立方米以及核桃展示交易中心2.65万平方米。目前,累计有68户企业入园,其中工业企业47户,“四上”企业34户,规上工业企业26户。此外,园区畅通产业工人政治参与渠道,15名产业工人当选市、县“两代表一委员”;指导用人单位与3000多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选派党建指导员和企业服务团成员联系服务企业,累计解决企业及职工诉求312件,办结率100%。同时,建立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机制,投入512.98万元用于人才引进补助、专家工作站建设及人才奖励,并为职工提供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保障,有效增强产业工人归属感,推动园区稳岗稳产。
红色引擎“聚链成群”,绘就发展新图景。园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牵线搭桥作用,围绕核桃、茶叶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完善招商图谱,开展精准招商。目前,已推进14个重点招商项目,外出招商5次,对接9户企业,成功引进上土茶业、天辰农业等企业入园建设,引入云南夏至时生商贸有限公司等2户企业开展电商直播运营。依托链上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助力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推动一叶生物坚果油系列新产品研发及核桃蛋白粉扩产,培育壮大滇南本草生物药业实现滇黄精饮和膏方产品生产,促进庆丰公司“核桃健康酒”成果转化。2025年,园区综合能源利用、智慧产业园区、零碳园区等6个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将新增入园企业1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
云南网通讯员景鸿宾王继泽摄影报道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