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壁垒”,以色列首次尝到了被“抛弃”的滋味,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一场“豪赌”,他直接解除时任防长加兰特的职务,公开与以色列军方对峙。内塔尼亚胡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认定特朗普会赢得大选,而后者无底线支持以色列的立场,对他延续巴以冲突很有利。但内塔尼亚胡没有想到,特朗普并没有给他预想中的支持,甚至还在不通知以色列的情况下,就单方面与胡塞武装达成了停火协议。对此,内塔尼亚胡只能无奈表示,如果“美国朋友”不加入他们,以色列只能独自面对胡塞武装。



此外,已经与巴基斯坦爆发空战的印度,也可能因为特朗普的决定面临巨大的麻烦。日前,印度出动了大量无人机袭击巴基斯坦多地,其中有很多采购自以色列。不过,这一轮对抗中,印度至少有75架无人机被巴基斯坦击落,因此他们需要继续从以色列采购无人机。那么,以色列给印度运输军火的船只,会不会遭受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导弹打击?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特朗普选择向胡塞武装“投降”,也是无奈之举。据卫星图片显示,原本只是在诺福克海军基地停靠的美军最年轻航母“福特”号,甲板上疑似出现了工棚,大概率在进行维护保养作业。要知道,“福特”号原计划是前往中东海域,“换岗”已经超期限部署的“杜鲁门”号航母,但这个行程显然在短期内无法完成。而且,考虑到美国制造业已经“空心化”,军工业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很多美国海军的舰艇制造、维护都出现了严重滞后的情况,有的甚至排队9年才得以进行维修。因此,无法预测“福特”号这次维修保养要持续多久。没有航母能部署,可能是特朗普向胡塞武装“投降”的原因。



但就在特朗普表态当天,胡塞武装就再次对美国海军的“杜鲁门”号航母发动袭击。在躲避来袭导弹的过程中,“杜鲁门”号航母再次出现舰载机坠海的事件。这次美军给出的原因是拦阻索断裂,飞机滑下航母甲板坠海。然而,这已经是6个月之内,“杜鲁门”号第三次出现舰载机坠毁的情况,第一次是被自家护卫舰艇打了下来,第二次是被航母甩入大海。要知道,美国海军是以航母为核心进行战略部署,因此“杜鲁门”号连续出事,凸显了一个事实:现在的美国,丧失了打赢任何一场常规战争的能力,哪怕是规模很小的局部战争也撑不住。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中美围绕关税的会谈前夕,特朗普先是强硬表示“只有进行正式的贸易谈判,才会考虑降低对华关税”,随后迅速改口称“对华关税太高了,我们肯定会降低”。特朗普是一个极其固执,反复无常的人,并且非常“好面子”。有美国政府高官透露,特朗普下达的行政令,他们都不会第一时间执行。只有特朗普第二次强调行政令内容,美国官员才会着手去做,因为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的总统在想什么。但美国综合实力持续下滑的事实,使得特朗普回归了理性,希望尽快能与中国达成协议,缓解美国的压力。但对中国来说,美国走下坡路是一个重大窗口期。中俄已经发布了联合声明,将在多边框架下深度合作,并联合众多南方国家对抗“霸权主义”,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