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吴为)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并结合执法检查工作,开展三级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工作。5月9日上午,征求意见建议工作部署会召开,通报工作方案,启动该项工作。

此次三级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工作由市人大常委会统筹协调,于5月份利用两周左右时间,由各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北京卫戍区政治工作部组织驻京部队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围绕《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深入街道、乡镇代表之家和社区、村代表联络站,面对面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李文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市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每年召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进行部署。为落实中央和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出台了《条例》,突出首都特色,坚持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相结合,对不文明行为治理和文明行为促进做出规定,明确全社会共同责任。《条例》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以来,对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按照市委要求和市人大全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条例》颁行实施五周年之际,开展《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并与各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工作。

此次征求意见建议工作,是北京市发挥人大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协同推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全市三级人大代表依托代表家站,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广泛联系,充分汇聚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工作机制。此项工作将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努力使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得到充分有序表达,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征求意见建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征求意见建议重点问题清单”,将重点围绕统筹推进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好人好事发现、宣传和激励机制,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文明行为治理,网络空间管理,化解社会戾气等内容,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凝聚社会共识,汇集民智,推动落实《条例》各项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更好助力北京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建设,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齐心协力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首善之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市人大代表杨帆表示,将认真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坚持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依法履职落实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中。“我将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仔细查找条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堵点,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既着眼身边事,也关注大民生,把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市委有关工作安排和法律法规理念条款传递到群众身边,将基层关于法规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充分反映上来。我也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法规的践行者、宣传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群众遵守法规、崇德向善。”杨帆说。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