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投入战斗,作者Mark Postlethwaite。

不列颠战役中,英国空军第249中队的飓风式战斗机对德军道尼尔Do 17轰炸机发起对头攻击,最近的V7313GN-F号飓风是王牌汤姆·尼尔最爱用的飞机,他的最终战绩是14架。



突袭俾斯麦号,作者Mark Karvon。

1941年5月26日19时10分,皇家方舟号搭载的15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顶着9级大风起飞,在几乎是极限的气象条件下飞行了90分钟后对俾斯麦号战列舰发起攻击。两条鱼雷命中,其中一条卡住了方向舵,提前宣判了俾斯麦号的死刑。本作描绘的5C/L9726号剑鱼被认为可能投下了这幸运的一击。



几维鸟和他的水牛,作者Darryl Legg。

先后效力于英国空军第67和第243中队的新西兰飞行员杰夫·菲斯金中士。这两个中队都装备的是布鲁斯特水牛式战斗机,并且都严重依赖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飞行员,日军入侵时他们毫不意外陷入了苦战。杰夫·菲斯金驾驶他的水牛与日军对抗之至1942年2月,新加坡陷落的前几天他身受重伤时为止。

杰夫·菲斯金中士驾驶水牛取得了6个战果,加上后来驾驶P-40获得的5个,使其成为对抗日军最成功的英联邦飞行员。



今夜无月,作者Simon Atack。

作者自述如下:

1942年11月。

新组建的轰炸机机组的作战飞行生涯,从他们的第一次“行动”开始。他们紧张地抽着烟,一遍又一遍地检查飞行装备、安全带和绑带是否正确系好,有没有松垮的地方,以免在紧急跳伞时被钩住。飞行员在“首席”的陪同下填写700表格。这位首席对新机组成员如同慈父般慈祥,他目睹了机组人员的进出。他的地勤人员从早上就开始忙碌地为今晚的“行动”做准备。机油、燃料和炸弹都已上好,发动机机械师们打着手电筒,将启动器和接地线连接到左舷内侧的梅林发动机上,准备启动。

这七名飞行员离开训练部队,前往前线作战轰炸机中队服役,组建了兰开斯特B.I轰炸机组,至今已配合训练了大约两周时间。

昨晚行动结束后,他们在自己的基地早餐时已经看到了空荡荡的餐桌。他们不认识那些失踪的人员。但他们知道,很快就要轮到他们“出征”了。所以,对于这些年轻的小伙子来说,夜间飞行测试和白天的训练飞行,是为了把他们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机组。今晚他们将真正地体验这一切。他们将在希特勒鲁尔谷地钢铁和军火工业腹地的一个目标上接受考验。如果他们熬过今晚,要在黑暗中找到返回机场的路,绝非易事。和轰炸机司令部的许多机组一样,他们的机组并非全由英国人组成。领航员的上臂袖子上佩戴着加拿大的闪光灯。无线电操作员,也是一名训练有素的机枪手,来自澳大利亚。

飞行员签署了700表格,这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就成了“他的”。就这样,对希特勒统治下的欧洲的首次行动开始了。当月亮滑入云层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流将陷入一片漆黑……今晚没有月亮。



在南太平洋执行反潜巡逻任务的美国海军J2F-5,作者Steve Cox。

J2F鸭子水上飞机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的最后一种双翼机,该机的主浮筒与机身融为一体,使其看上去很像一架飞行艇(船身式水上飞机)。作者自述是因为电影《墨菲的战争》中该型机的精彩镜头使其产生了创作冲动。



二战中的肖特桑德兰水上飞机MR5号,作者Dan Hedger。

MR5号桑德兰水上飞机是伦敦亨顿的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藏品,这是作者应其飞行员要求绘制的,二战时这些飞机驻扎在苏格兰威格湾皇家空军基地。



目标塔伯凡,作者Mark Donoghue。

1943年,澳大利亚空军的布里斯托尔英俊战士战斗机空袭阿鲁群岛塔伯凡的日军水上飞机基地,下方可见起火的三菱F1M零式水观。



规则改变者,作者Mark Donoghue。

使用罗尔斯罗伊斯梅林发动机的野马式战斗机改变了欧洲空战的面貌,这种飞机能护送轰炸机直达柏林,并且使德国飞机随时处于其威胁之下。野马的长航程是盟军取得空中优势的重要因素。



1943年9月23日夜,曼海姆突袭,作者Darryl Legg。

画作表现了英国空军550中队编号EE 139的兰开斯特轰炸机正在城市上空投掷炸弹和燃烧弹,其中包括一枚两吨重的“饼干”炸弹。

曼海姆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座城市,从1940年12月至战争结束,该市被英国空军夜袭150多次,曼海姆突袭连绵不绝。似乎只要有装备升级、战术进步或者出现了什么新点子,英国空军必会拿它祭刀,可谓倒霉之至。



喷掉一架零式,作者Mark Donoghue。

1944年1月30日,美国海军VF-17中队的海盗式战斗机在新不列颠的辛普森港上空掩护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艾拉·凯普福德所率分队遭遇了十几架日本战斗机围攻,他跟踪并击落了其中唯一一架零式。之后不久,日本陆军的三式战飞燕对其进行了对头攻击,海盗右翼中弹,内部弹药殉爆。但凯普福德坚持用左翼火力继续射击,起火的飞燕与其擦身而过。

至1944年4月退出一线时,凯普福德以16架战绩成为美国海军头号王牌,VF-17也以154架战绩成为当时战绩最高的中队。



圣特雷登上空的混乱,作者Ivan Berryman。

1944年4月25日,英国空军第331中队扫射比利时的圣特雷登机场,当时那里是德国空军亨克尔He 177重型轰炸机的驻地。挪威王牌弗雷德里克·阿里尔德·斯维尔德鲁普·费恩利中尉驾驶的MJ354 FN-W 号喷火IX攻击了正在滑跑的He 177,旋即被地面防空火力击中,在随后的坠机中丧生。弗雷德里克·阿里尔德·斯维尔德鲁普·费恩利在短暂的飞行生涯中可能取得了7次胜利。



B-26掠夺者机群飞越意大利战场,作者Darryl Legg。

画作表现1944年8月9日,南非空军第12中队的B-26轰炸机群在赛彭斯上尉带领下成功摧毁罗维戈的铁路桥后,向佩斯卡拉返航。



1944年9月,斯洛伐克民族起义中的列托夫Š-328侦察机B-10号,作者Pavol Sluka。

列托夫Š-28是捷克斯洛伐克1932年为芬兰空军设计的轻型侦察机,有使用浮筒的水上型和使用起落架的陆上型两个版本,但芬兰空军没有接受这个设计,捷克斯洛伐克空军遂自行消化。该机有不同动力配置的多个子型号,以Š-328产量最大。

1944年斯洛伐克民族起义期间,起义空军掌握了11架该型机用于对抗德军。1944年9月7日,一架巡逻的Š-328击落了前来挑衅的德军Fw 189侦察机,可能是双翼机最后一次空战战果。



夜惊,作者Mark Donoghue。

在夜空中飞行的德国亨克尔He 219 猫头鹰夜间战斗机。这种在当时并不受重视的飞机在战后被寄予厚望,被认为如果大量生产会对英国空军夜间战略轰炸造成较大影响。实际上He 219是后期德军夜战飞行员最不愿意使用的机型,因为它只有两名乘员,比其他夜战机都少,而在蚊式夜间战斗机出没的环境下少了一双眼睛目视观察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



轻如鸿毛,作者Sunnie Chow。

一名日军飞行员爬上挂载着一枚炸弹的三菱A6M5零式五二型座机,准备执行他的最后一次任务,即单向的神风特攻。

其实也未必是最后一次,看个人自觉,后期有人飞回来好几次就是不死,别人也拿他没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