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岁女童铊中毒”事件引发全网热议。



听到铊中毒这三个字,立马想起曾轰动一时的“朱令事件”!她本是清华大学生,却在学校内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当时无法确定病因,跑了多家医院都没有结果,最后求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虽然找到了病因,但她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无法恢复,终生不能自理。





在去年4月,刘女士发现三岁女儿总是发呆,刚开始还以为是心理问题,后来发现连走路都软塌塌,无法完成蹦跳的举动,原本茂密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的掉。当地医院经过检查觉得是中毒,碍于医疗资源有限,转院到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经过系统的检查,确定为重金属中毒“急性铊中毒”。



铊的成人致死量仅10~15 mg/kg,毒性高于砒霜,这种东西常见于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一些特殊工业,因其无色无味,容易被混入食物中。“铊中毒”听起来很恐怖,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患者完全康复不是问题,但要是重度患者,致死率还是非常高的,就算是治好了后遗症也能拖垮一个家庭。



女童中毒到确诊,已经过了小一个月,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女童痊愈出院,在确定孩子没有任何途径,接触化学工厂、化学实验室后,医院建议家属报警,很有可能是投毒!这类事件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很有可能是蓄意报复!





2022年,福州1岁女童遭遇铊中毒,投毒人是女童的伯母肖某瑜,其投毒行为导致1岁侄女四肢瘫痪一级残疾、小叔子死亡,最后被判决死刑。





有关媒体联系到三岁女童的家人,通过他们的反馈,警方确定是人为投毒,但到底是谁干的,并没有透露,不知是没发现,还是难以启齿。这件事之所以在今年公布出来,不是为了噱头,而是铊中毒全球都发生不了几次,为了对外界科普,尽早识别中毒症状,这才拿出来宣传。





为了保护女童隐私,医院也没有过多透露,只提醒大众,铊中毒要早发现早治疗。铊虽然被纳入剧毒化学品名录严格管控,但在工业上的用途还是非常多的,有邪恶之心想法的人,想要弄到他并不难,所以大家还是小心为上。



铊中毒的早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以及可能的心动过速和胸痛。到了进展期就会四肢无力和掉头发,这个时候情况已经严重了!这个时候,指甲上“米氏纹”特征,就是你在早期判断自己是不是铊中毒的重要因素。大家一定要小心为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