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原植株的种植是毒品泛滥的源头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株不仅触犯法律
还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健康
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株行为
幸福街道禁毒工作站组织各社区
积极开展禁种铲毒业务知识培训会
禁种铲毒不松懈,守护净土筑防线
知识培训,提升禁毒能力
5月5日至9日,街道、社区积极组织禁毒专干、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及辖区居民群众开展禁种铲毒业务知识培训会,切实提升大家对毒品原植株的识别能力,从源头治理,让毒品原植株在辖区内无处遁形,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绿色无毒的生活环境。
培训会上,讲解人员结合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株的特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毒品原植株的隐蔽性和多样性,让参训人员深刻认识到禁种铲毒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工作人员细致解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株行为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介绍了举报途径和方法,鼓励大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禁种铲毒工作中来,形成全民禁毒的良好局面。
全面排查,消除毒品隐患
培训结束后,街道、社区积极组织参会人员开展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株排查行动,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各个角落,对自留地、花园花坛、耕地、温室花棚等有可能种植毒品原植株的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查。
在排查过程中,大家严格按照“不漏一处,不放一株,不留死角”的工作要求,认真细致地查看每一处可疑地点,切实将排查做到了全面、深入、细致。
此次禁种铲毒知识培训会及后续的排查行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断提升了街道、社区相关人员的禁种铲毒能力和责任意识。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入推进禁种铲毒工作,定期组织类似的培训和排查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浓厚氛围。
禁种铲毒小知识
1
什么是“禁种铲毒”?
“禁种铲毒”是指禁止任何个人或组织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株,并对已种植的毒品原植株进行彻底铲除的行动。这是从源头遏制毒品危害的重要举措。
2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危害
1.法律严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株,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追究刑事责任;
2.危害健康:毒品摧毁个人身心健康,导致家庭破碎、社会秩序混乱;
3.社会隐患:毒品滋生犯罪,威胁公共安全。
3
如何参与“禁种铲毒”?
1.自觉抵制:不种植、不买卖、不吸食毒品,远离一切毒品原植株;
2.积极举报:发现非法种植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或社区举报(举报电话:110),保密措施完善,举报有奖;
3.广泛宣传:加强禁种铲毒宣传,提醒家人朋友,共同提高禁毒意识。
4
常见毒品原植物识别
罂粟
罂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30-80厘米,叶互生,羽状深裂,两面有糙毛,花蕾卵球形,花大,单生枝顶有长梗,花瓣4,紫红色,基部常具深紫色斑,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雌蕊倒卵球形,柱头辐射状,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小而多,每年的花果期为4-6月。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从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鸦片、吗啡和海洛因。罂粟成为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因而罂粟这一美丽的植物被称为恶之花。
大麻
大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米,雌雄异株,原产于亚洲中部,现遍及全球,有野生、有栽培。大麻的茎、杆可制成纤维,籽可榨油,主要成分为四氢大麻酚。
大麻是一年生植物,含有4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60多种具有类似的化学特性,因此被统称为大麻素。
吸食大麻的人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长期大剂量使用大麻可引起脑退行性变化的脑疾病、严重的行为损伤、免疫系统抑制和神经疾病等。
麻黄草
麻黄草,也叫草麻黄、麻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多年生草本植物。
麻黄草是药材,也是制造冰毒的原料,原产新疆、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中国对麻黄草实行严格控制,禁止自由买卖。麻黄全草及种子有毒,服大量中毒后初表现为中枢兴奋、神经过敏、焦虑不安、烦躁、心悸、心动过速、头痛、眩晕、震颤、出汗及发热,有的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瞳孔散大,或有排便困难、心前区疼痛,重度中毒者则视物不清、呼吸困难、惊厥、最后因呼吸衰竭、心室纤颤而死亡。
古柯
古柯原产南美洲高山地区,属于当地的一大特产,可以制作成医用局部麻醉剂。古柯叶味较涩、微苦,它是一种兴奋剂和强壮剂,能够用来解除疲劳。古柯叶能够提取出的古柯碱。
( Cocaine ),主要用于制造毒品可卡因。
恰特草
恰特草(又叫阿拉伯茶)是一种卫矛科巧茶属的植物,分布在热带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以及中国的海南、广西等地。与苋菜外形相似,但苋菜的茎部呈绿色,叶子比较松且开阔,而恰特草的茎是红色的,叶子比较紧凑。
恰特草服食后的效果与海洛因相差无几,毒效惊人且成瘾性大。
主 管:中共都江堰市幸福街道工作委员会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幸福街道办事处
主 办: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办公室
主 编:董念东
责任编辑:董益斌
本期编辑:成彦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