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五一节,成都成为国内十大热门自驾游城市“TOP1”、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五、入境游热门目的地前五……火爆的文旅经济也让成都的文旅领域成为关注的热点。
成都密集出台多项文旅产业扶持政策,聚焦旅游业能级提升、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及户外活动安全管理等领域,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奖补、产业协同等举措,为城市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本报就市民关注的文旅新政进行梳理解读。
问:成都市在促进旅游业能级提升方面有哪些具体激励政策?
答:日前,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发布《成都市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同步发布《成都市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若干措施》中提到,支持旅游产业园区重大产业化项目。对旅游产业园区内项目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纳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项目管理系统的重大在建文旅产业化项目,在项目已投资资金不低于总投资金额的30%后,通过竞争性评审,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资金(累计)比例10%的标准择优给予一次性项目补助,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支持高能级旅游资源品牌发展。对新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由文化和旅游部新评为旅游名县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
问:成都在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我市出台了《成都市关于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激发演艺市场主体活力方面,主要以票务、场次及人才(团队)国内外影响力为标准,扶持奖励演出经济机构、演艺企业、票务公司、音乐人才工作室。如,对于演出举办单位,年度举办演出票房达2000万元,最高给予20万元奖励,同时还设置了5000万元、1亿元、2亿元等共4个区间不同梯次的奖励标准,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为了充分发挥演艺助力成都建设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对于票房达2亿元的企业,设置了“境外观众比例超过5%”再给予100万元的奖励机制。
问:近年来,随着户外探险、徒步、露营等活动的日益兴起,不少游客选择前往一些未开发未开放的区域,如户外徒步登山野景点、网红耍水地等。然而,这些区域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管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地质灾害风险、溺水风险等。同时,游客的随意进入也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何加强未开发开放区域户外活动的安全监管?
答:为加强户外徒步登山野景点、网红耍水地等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监管力度,规范户外活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导市民游客安全有序开展户外活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应急、自然资源、林草、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户外徒步登山野景点、网红耍水地等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各部门应从强化宣传引导、厘清管理职责、加强工作协同三个方面加强户外徒步登山野景点、网红耍水地等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管理。成都市六部门联合印发此《通知》,将有助于规范未开发未开放区域的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为广大游客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同时,也提醒广大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应选择正规景区,切勿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