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这里风景真美!”刘阳拿着相机,为妈妈拍了张站在云南蓝天下的照片。

但从云南回来后,一切都变了。

突然的晨吐,深夜的秘密电话,和儿子刘阳的神秘谈话。

每个细节都像拼图,慢慢显露出刘远不敢面对的事实。

“妈,你该告诉爸爸真相了。”刘阳的话被刘远无意中听到。

当刘远在妻子抽屉里找到那张显示怀孕的化验单时,他的手不由自主地发抖。

二十年的婚姻,就这样崩塌了。

01

刘远站在落地窗前,手中的咖啡已经冷透。

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但这璀璨与他无关。

他又一次加班到深夜,这已是这周第五次了。

作为外贸公司的销售经理,他的生活节奏被一个个订单和客户塞得满满当当,家庭在他的优先级中早已被无限下放。

他看了看手表,凌晨一点。

他知道回家时,妻子苏蓉应该已经睡了,或者假装睡着了。

这二十年的婚姻,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两个人的独角戏,各自扮演着完美丈夫和贤惠妻子的角色,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那份心动和温暖。

刘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轻手轻脚地推开门,果然,屋内一片漆黑。

他摸索着走进卧室,看到床上隆起的被子轮廓,知道苏蓉已经睡了。

他小心翼翼地躺在床的另一侧,两人之间却像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再也无法逾越。

次日清晨,当刘远起床时,发现苏蓉已经准备好了早餐。

“今天不是周末吗?你起这么早做什么?”刘远一边系着领带一边问道。

苏蓉将煎蛋放在盘子里,头也不抬地说:“习惯了。”

刘远看着妻子忙碌的背影,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曾几何时,他们之间的对话还充满了爱意和期待,而现在,每一句话都像是例行公事。

“爸,妈,早上好。”刘阳的声音打破了餐厅里的沉默。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二十一岁的他已经是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高大挺拔,阳光开朗,是父母的骄傲。

但同时,他也是这个家庭关系的见证者,目睹着父母之间日益疏远的关系。

“阳阳,来吃早餐吧。”苏蓉的声音在面对儿子时明显柔和了许多。

刘阳坐下来,看了看父亲和母亲,心里暗自叹气。

父亲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手机上,处理着没完没了的工作邮件;母亲则机械地准备着饭菜,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交流。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吃完早餐,刘远起身准备离开,苏蓉轻声说道:“今天晚上能早点回来吗?我想谈谈。”

刘远微微一顿,没有立即回答。

过了几秒,他才勉强点了点头:“我尽量。”说完,便匆匆出门了。

苏蓉看着丈夫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她知道,“尽量”在刘远的字典里往往意味着不可能。

刘阳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肩膀:“妈,没事的。”

苏蓉勉强笑了笑:“我知道,他工作忙。”

“妈,我有个想法。”刘阳突然说道,“下个月我放暑假了,我们一起去旅行吧,就我们母子俩。去云南怎么样?你不是一直想去看看洱海吗?”

苏蓉惊讶地看着儿子:“就我们两个人?”

刘阳点点头:“对,就我们两个。爸爸那么忙,估计没时间。我们可以去昆明、大理、丽江,好好放松一下。”

苏蓉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很快又黯淡下来:“要不还是问问你爸爸吧,万一他有时间呢?”

刘阳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父亲不可能有时间。

晚上,刘远果然没有按照承诺早回家。

当他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厨房留了一盏灯。

餐桌上放着一份已经凉透的晚餐,旁边有一张纸条:“热一下再吃。”

刘远叹了口气,将饭菜放进微波炉。

02

就在这时,刘阳从房间里走出来。

“爸,你回来了。”刘阳看着父亲疲惫的面容,心中既有心疼又有责怪。

“嗯,今天有个急单,处理到现在。”刘远简单解释道。

“妈妈等你到十点,说有事要跟你谈,但你没回来,她就睡了。”刘阳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

刘远一怔,这才想起早上妻子的话。

他有些愧疚,但又觉得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明天我跟她道歉。”他说。

刘阳摇了摇头:“爸,我想带妈妈去云南旅行,就我们两个人。下个月我放暑假,想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散心。”

刘远愣了一下,没想到儿子会提出这样的请求。“为什么不一起去?我可以请假...”

“算了吧,爸。”刘阳打断了父亲的话,“我们都知道,你不可能真的请得到假。而且,我觉得妈妈需要一段时间远离...这个家。”

刘远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最终没有说出口。

因为他知道,儿子说的是事实。

第二天早上,当刘远再次提起这件事时,苏蓉显得有些惊讶:“阳阳已经告诉你了?”

刘远点点头:“嗯,我觉得很好。你们母子俩出去玩玩也不错。对不起,昨晚没能早点回来。”

苏蓉笑了笑,笑容却不达眼底:“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那我们就计划下个月初出发吧,去半个月左右。”

刘远有些尴尬地说:“那段时间公司有个大单,我可能走不开...”

“我们没打算带上你。”苏蓉平静地说,眼神中带着一丝刘远看不懂的情绪。

刘远愣住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他感到一阵刺痛,但又无言以对。

毕竟,正如儿子所说,他确实不可能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初,刘阳和苏蓉的云南之行即将开始。

刘远亲自开车送他们去机场,一路上气氛有些沉闷。

“到了云南记得每天报平安。”刘远在候机厅对妻子和儿子说道。

“知道了,爸。”刘阳点点头,苏蓉则只是笑了笑。

临别前,刘远突然拉住苏蓉的手:“蓉蓉,等你们回来,我一定会补偿你们的。我会请长假,我们一家三口再一起出去旅行。”

苏蓉看着丈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她已经不再相信这样的承诺了。

二十年来,她听过太多次“下次”、“以后”,却从未真正实现过。

看着妻子和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安检口,刘远站在原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感。

他隐约感觉到,这次分别似乎意味着什么,但又说不清楚。

回到空荡荡的家,刘远第一次感到如此强烈的孤独。

他走进卧室,发现床头柜上放着一张照片,是他们一家三口多年前的合影。

那时的笑容是那么真实而美好。

刘远拿起照片,心中默默做了一个决定:等妻子和儿子回来,他一定要重新经营这个家,弥补这些年的忽视。

他不知道的是,命运已经悄悄转动了齿轮,而这个决定,来得太晚了。

03

昆明的阳光明媚而温暖,与他们生活的城市完全不同。刘阳和苏蓉走出机场,顿时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妈,感觉怎么样?”刘阳看着母亲,笑着问道。

苏蓉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表情:“很好,空气真清新。”

他们按照计划先在昆明停留两天,参观了石林和滇池,然后乘坐大巴前往大理。

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洱海的碧波荡漾,苍山的巍峨挺拔,都让苏蓉流连忘返。

多年来,她一直梦想着能够来这片土地,感受这里的人文与自然。

如今梦想成真,她的心情难以言表。

他们入住了一家位于古城内的客栈,老板是一位热情的白族大姐,为他们推荐了许多当地的美食和景点。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客栈的院子里吃早餐时,老板热情地介绍了一位导游。

“这是达瓦,我们这儿最好的导游,纳西族人,对大理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了解。”老板拍着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男子的肩膀说道。

达瓦看起来三十五岁左右,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说话时眼神真诚而热情。

他用略带口音但流利的普通话自我介绍:

“你们好,我是达瓦,很高兴认识你们。如果需要导游服务,我很乐意带你们领略大理的美。”

刘阳和母亲对视一眼,决定聘请达瓦作为他们在大理的导游。

这个决定,无意中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接下来的几天,达瓦带领他们游览了大理的各个角落。

他们徒步苍山,欣赏洱海日出,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聆听白族人的三道茶文化,了解纳西族的东巴文化。

达瓦不仅是一个专业的导游,更是一个优秀的讲述者。

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着大理的历史和传说,让刘阳和苏蓉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那段遥远而神秘的时光。



“你看这片洱海,在我们纳西族的传说中,它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眼泪汇聚而成的。”

达瓦指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说道,“她等待着心爱的人归来,等了一辈子,最终化为这片湖水,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

苏蓉听着,目光变得有些迷离。不知为何,这个故事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

“那她的爱人呢?”苏蓉轻声问道。

达瓦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传说他最终还是回来了,但为时已晚。他悔恨交加,化作了苍山,日夜守护在洱海旁边,但两人永远无法相拥。”

“真悲伤。”苏蓉低声说道。

“但也很美,不是吗?”达瓦微笑着说,“能够为爱坚守一生,即使无法相拥,也是一种幸福。”

苏蓉沉默了,她想起了自己的婚姻。

二十年来,她一直守候在家中,等待着丈夫的归来,等待着他的关注和爱。可最终,她等来的只是一个个空洞的承诺和日益疏远的距离。

刘阳注意到母亲的情绪变化,轻轻握住她的手:“妈,你还好吗?”

苏蓉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没事,只是被这个故事感动了。”

达瓦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适时地转移了话题:“今晚我带你们去吃大理最正宗的白族菜,保证让你们回味无穷。”

晚上,在达瓦推荐的一家小餐馆里,他们品尝了风味独特的白族饮食。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络。苏蓉罕见地喝了几杯酒,脸上泛起红晕,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许多。

“苏阿姨,您笑起来真美。”达瓦真诚地说道。

苏蓉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哪有,都四十多岁的人了。”

“美丽从来不会因为年龄而减退。”

达瓦的眼神专注而真诚,“在我们纳西族,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只是需要被发现和欣赏。”

刘阳看着母亲脸上久违的笑容和神采,心中既欣慰又有一丝担忧。



他从未见过母亲这样放松和自在,仿佛卸下了长期以来的重担。

接下来的日子里,达瓦成了他们形影不离的伙伴。

他带他们去了许多游客罕至的地方,分享当地人的生活和智慧。

每当夜幕降临,三人常常坐在客栈的天台上,看着满天繁星,聊着各自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我们纳西族有一句谚语:‘人生苦短,应该多为自己而活’。”

有一天晚上,达瓦望着星空说道,“我的祖父临终前告诉我,人这一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败,而是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

苏蓉轻声重复着这句话:“人生苦短,应该多为自己而活...”她的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刘阳注意到,自从来到大理,母亲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

她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小心翼翼的家庭主妇,而是变得活泼、自信、充满生机。

她开始尝试新鲜事物,主动与陌生人交谈,甚至会在街头即兴跳一段舞。

这些变化让刘阳既惊喜又隐隐不安。

04

一天傍晚,刘阳回到客栈时,发现母亲不在房间。

他在天台上找到了独自一人的达瓦。

“达瓦哥,见到我妈了吗?”刘阳问道。

达瓦摇摇头:“苏阿姨说想一个人去洱海边走走,应该一会儿就回来了。”

刘阳犹豫了一下,坐到达瓦旁边:“达瓦哥,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我很久没看到我妈这么开心了。”

达瓦微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荣幸。你母亲是一位很特别的女性,只是似乎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刘阳叹了口气:“我爸整天忙工作,很少顾家。我妈为了这个家牺牲了太多。”

达瓦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道:“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包括你的母亲。有时候,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她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句话让刘阳陷入了沉思。

他不知道达瓦话中的含义,但他能感觉到,这次旅行对母亲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度假了。

当苏蓉回到客栈时,已经是深夜。

她的眼睛有些红,但脸上却带着宁静的微笑。

刘阳想问她去了哪里,但看到母亲平静的表情,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旅行的最后一天,达瓦带他们去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

那里的村民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与世隔绝,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们可能没有城市里的物质条件,但他们拥有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达瓦说道,“他们遵循自然的规律生活,不被外界的价值观所束缚。”

苏蓉静静地听着,眼中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傍晚,他们在村子里的一个小酒馆里共饮分别酒。

达瓦举起杯子,对苏蓉说:“苏阿姨,希望你能记住在大理的这段时光,也希望你能记住那句话:人生苦短,应该多为自己而活。”

苏蓉与他碰杯,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我会记住的。”

刘阳看着母亲和达瓦,心中涌起一种预感:这次旅行结束后,很多事情都将不再相同。

回到家的那天,刘远亲自去机场接他们。

看到妻子和儿子,他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旅行愉快吗?”刘远接过行李,问道。

刘阳点点头:“很好,大理真的很美。”

苏蓉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刘远注意到,妻子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彩。

“我准备了晚餐,我们一起吃吧。”刘远说道,希望能借此机会拉近与妻子的距离。

晚餐时,刘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旅行中的见闻,刘远不时地点头附和。

整个过程中,苏蓉异常安静,只是机械地吃着饭菜,很少插话。

“蓉蓉,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刘远关切地问道。

苏蓉摇摇头:“没什么,有点累了。”

吃完晚饭,苏蓉简单收拾了餐桌,然后对丈夫和儿子说:“我先去休息了,你们聊吧。”

刘远想说什么,但苏蓉已经转身离开。

他有些困惑地看着儿子:“你妈妈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怎么感觉和以前不太一样。”

刘阳犹豫了一下,最终只是说:“可能是旅途劳累吧。明天就好了。”

但事实证明,刘阳错了。

第2天, 苏蓉依然沉默寡言,而且她没有回到主卧室,而是选择睡在了客房。



刘远尝试询问原因,但她只是淡淡地回答说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蓉的行为越来越奇怪。

她开始频繁地外出,有时甚至整晚不归。

刘远试图询问她去了哪里,但得到的回答总是模糊不清。

她不再做饭,不再打扫房间,仿佛对家庭生活完全失去了兴趣。

更让刘远担忧的是,他注意到妻子经常在早上呕吐,脸色也变得苍白。

一开始,他以为是旅途劳累或者饮食不当导致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频繁。

一天早上,当刘远再次听到浴室里传来妻子的呕吐声时,他终于忍不住敲开了浴室门。

“蓉蓉,你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刘远担忧地问道。

苏蓉靠在洗手台边,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我没事,不用担心。”

“可你这样已经好几天了。如果是胃病的话,拖着只会越来越严重。”刘远坚持道。

苏蓉看了丈夫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真的没事,我知道自己身体情况。”

这句话让刘远心中一沉。

妻子的语气和表情,让他感到一种不祥的预感。

她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

刘远试图和儿子交流,希望了解更多信息。

但刘阳对母亲的异常行为似乎也有所隐瞒,每次被问到,都会转移话题或者含糊其辞。

05

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两周,刘远的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担忧。

一天晚上,当他路过客房时,无意中听到了儿子和妻子的对话。

“妈,你应该告诉爸爸真相了。”刘阳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现在还不是时候。”苏蓉的回答坚定而冷静。

“可你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他有权利知道。”刘阳似乎在劝说母亲。

“我知道,但我需要时间考虑。这不仅关系到我和你爸爸,还关系到一个新的生命。”苏蓉的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刘远站在门外,浑身僵硬。

一个新的生命?她在说什么?难道...

刘远没有立即推门而入,而是悄悄退开。

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个信息。

妻子的话语中提到了“新的生命”,这让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太过荒谬,以至于他不敢相信。

接下来的几天,刘远开始留意妻子的行动。

他发现苏蓉经常去一家妇产医院,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猜测。

终于,在一个周末的早晨,当苏蓉外出时,刘远忍不住翻看了她的抽屉。

在一堆文件下面,他发现了一张医院的化验单。

刘远的手不自觉地颤抖,上面清楚地写着:妊娠试验阳性,已怀孕六周。

“这不可能...”刘刚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书桌边缘才能站稳,“我们已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