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印巴边境的一场空战让世界记住了“霹雳15”。巴基斯坦空军驾驶的歼10CE战机,凭借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在演习中锁定即击落,令印度苏30MKI毫无还手之力。这款导弹的威力不仅让对手胆寒,更让美国加速推进AIM260导弹计划。
但中国的“霹雳家族”远不止于此——从霹雳16到传闻中的霹雳21,射程覆盖200公里到500公里,专为克制F22、F35甚至预警机而生。这些“空中杀手”究竟有多强?其他国家还有机会“追赶”吗?
1.霹雳15:超视距空战的“规则改变者”
霹雳15的成名绝非偶然。它采用“双脉冲发动机”,能在飞行中二次点火,即便在150公里外锁定目标,末端仍能保持4马赫高速和38G过载,让敌机几乎无法逃脱。巴基斯坦飞行员直言:“一旦被霹雳15锁定,等于被判死刑。”而它的自用版射程可达200公里,远超美国现役的AIM120D3(160公里)。这款导弹不仅装备歼20、歼16等四代半/五代机,更让中国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先发优势。
2.霹雳16:五代机的“隐身利刃”
霹雳15的成功仅是序幕。2025年初,美国媒体曝光中国正研发霹雳16,专为歼20、歼35隐身战机设计。它的弹体直径更大,射程提升至250-300公里,可内置弹舱携带数十枚,与美军AIM260(射程250公里)对标。
3.霹雳17:预警机的“天敌”
如果说霹雳15/16针对敌方战机,霹雳17则专为“斩首”而生。这款超远程导弹射程超400公里,弹体长达6米,速度达4马赫,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红外双模导引头,可打击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歼16挂载霹雳17时,能在敌方防空圈外发起攻击,直接瘫痪美军E3预警机或日本E2D,切断战场信息链。美国智库评估称:“霹雳17将迫使美军加油机后退1200公里,F22作战半径被大幅压缩。”
4、霹雳18/19:攻防一体的太空哨兵
2025年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披露,霹雳18的试验数据震惊五角大楼——这款空天导弹有效射高突破10万米,速度达15马赫,可对低轨道卫星实施动能撞击。而霹雳19配备的微波脉冲弹头,能在100公里范围内烧毁星链卫星的电路系统。这两款武器的结合,标志着中国具备了从大气层到近地轨道的全域拒止能力。
5、霹雳20/21:第六代空战体系的神经中枢
霹雳21的颠覆性设计:这种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导弹,射程突破500公里大关,巡航速度维持在6马赫。其配备的量子通信单元,能接入北斗三号系统的军用信道,实现"导弹即卫星"的战场态势感知。更关键的是人工智能火控系统,可自主识别128个空中目标并实时分配攻击次序。
中国空空导弹的逆袭,源于三大突破:
动力革命:双脉冲发动机、新型固体燃料大幅延长射程;
制导碾压:光纤陀螺仪、多模导引头抗干扰能力远超俄制R77和美制AIM120;
体系支撑:空警3000预警机(探测范围600公里)和歼16D电子战机为超远程打击提供目标指引。
反观美国,AIM260因技术瓶颈屡屡延期,而俄罗斯R37M射程虽达300公里,却因电子系统落后,实战中难以对抗霹雳系列。
从霹雳15到霹雳21,中国空空导弹的“代差优势”已让传统强国难以招架。当美国还在为“如何追上霹雳15”头疼时,中国早已将目光投向下一代空战——或许不久的将来,“超视距决胜”将彻底改写空战规则,而霹雳家族正是这场变革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