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法律的契约,是社会文化的制度,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内涵是动态的,但其核心,则围绕承诺、责任和同居生活而展开。由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历史演进,古今婚姻制度,在形式、目的和权利关系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在古代,中外婚姻的目的,均以以家族利益为核心。《礼记》云:“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说明,婚姻是政治联姻、经济合作或传宗接代的工具。在当代,则以个人情感和自由选择为基础,侧重爱情与伴侣的关系,家族和家庭的利益功用,则退居其次。



古代中国和伊斯兰等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由父母或媒人主导。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光在中国,世界都是通用的。在印度等地,基于权利不易主和种姓制度的需要,禁止跨阶层通婚,强调门当户对。在当代,则以一夫一妻制为主流,也有一些地区坚持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崇尚自由恋爱,个人自主选择配偶。主张婚姻平权,逐步承认跨种族、跨宗教婚姻。

此外,在美国等美西方多国,还实现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欧洲,长期利用联婚巩固权力,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盛行近亲结婚,导致了家族性遗传疾病,绵绵不断。在北欧,至今盛行“同居不婚”,双方干完,则提起裤子走人,然后,就互不认识的奇葩风俗。



古代的男性,单方面享有“休妻权”,如中国古代的“七出”,女性没有离婚的主动权。宋明时期,理学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受此道德的约束,女性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当代则强调婚姻双方平等,女性再婚的社会污名化减弱了。而基督教徒,则被教义禁止离婚。

古代的中外,均强调夫权至上,女性均没有财产的继承权,嫁妆悉归夫家支配。在现代,夫妻财产共有,女性享有独立的经济权;在法律上,保障了性别的平等,反对家庭暴力。

古代婚姻制度的优势在于,强化了家族的纽带,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所谓男主外女主内,本质上是根据男女性别的身体差异,明确了夫妻双方的责任和分工。弊端是压抑了个人的自由,尤其是限制了女性的权益;导致阶层固化,阻碍了社会流动。

现代婚姻制度的优势在于尊重个人选择,促进了幸福感;性别平等,也提升了社会的公平性,尤其减少了对女性的压迫性。劣势是导致个人主义泛滥,严重破坏了我国家族、家庭的凝聚力;离婚率的大幅上升,影响子女的成长;面对彩礼和住房等经济压力,婚姻的本质被严重扭曲。面对当今原子化的社会和全面开放,我国未来婚姻制度,必将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何去何从?令人堪忧。

现行婚姻法,是在努力西化近百年后,于1949年确立的。这一制度的优劣点,如上所述。反观该法及其不断配套出台的政策举措,所造成的危害及其深远影响,我们不得不作出全面、深刻的反思。



客观讲,现行婚姻制度的前三十年,在一批开国精英及其领袖们的身体力行和行为示范下,生根开花了。国民普遍严格遵守,给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和“造人事业”,发挥了无穷的功效,为国家民族的再度崛起,打下了雄厚的人口基础,立下了丰功伟绩。在这一制度环境下,在保持女性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女性处境彻底改观,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此后的四十多年来,随着计生政策的出台、严施和女权主义的不断推高,女性的家庭工作量大幅减少,自由时间越来越多。由于多数家庭均由女性支配财权,加之西方各种奇葩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现象的涌入,极大地颠覆和腐蚀了传统的女性美德,导致女性的膨胀心、羞耻心和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家庭的稳定性日益动摇,离婚率直线上升。许多女性受西方“娱乐至死”思想的影响,尽量少生育甚至不生育。目前,世界人口平均生育为2.1,我国大陆是1.16排名倒数第九,香港是0.7排名倒数第一。陆、港的生育水平,严重低于世界!这一现状,倘若我们的老祖宗们泉下有知,会否伤心落泪?

人口的不断减员,势必危及民族的存亡,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持续发展,最终必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1759年,女权主义发端于英国,由一位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子提出,1880年,法国女子奥克雷跟进。初衷是,倡导女性有择偶决定权、生育权、教育权、工作权和享有与男性同工同酬的待遇。其本义是进步的,无可非议。这一思潮在清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共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后时期,共四个阶段。以现行《婚姻法》为基石,将中国女权运动的成果,发展、巩固和盲目推进到今天。

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到了盎撒、犹太资本家的手里,却是有机可乘。他们的心里压根不认可,因为女权运动的兴起,势必损害他们的利润。碍于触犯众怒,他们在嘴吧上大力支持,暗地里则祸水横生,将私货掺杂其中。尤其针对中国,他们发现女权运动,可将中国女性推向癫狂,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社会制度,彻底瓦解。只要中国女性蔑视男权,沉迷于性自由,沉醉于娱乐之乡,中国的礼义廉耻必将沦陷,中国的人口优势必将下滑乃至民族消亡。当下中国婚姻家庭的乱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无不与盎犹集团对女权主义的暗中妖魔化,息息相关。这是改开以来发生的事情,形势日趋严峻。

民族的伟大复兴,千计万计,不及女人一计。针对男权的忽视和对女权、女性地位的矫枉过正,若不悬崖勒马,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势必暗淡无光。我国的历史证明,凡是男性地位高的时段,譬如汉朝及其以前,国无弱主,男无娘气,民族充满了血性,对付外族的反侵略,无一败迹。反之,自武则天代唐以来,君主多数昏庸无能,山河经常破碎,汉人几度沦为“两脚羊”。尤其我们当下的青少年,恋母情结顽固,普遍陷落于西方资本家设计的人生道路,沉迷于手机及其网络游戏。纵使学习分数好,而“三观”堪忧,身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长此以往,不出几十年,一旦暴发战争,恐怕连扛枪的人也找不出几个。在70年代及其以前出生的几代人,打下了今天的基础,我们为此欢呼并自信心爆棚了。可是,以我们当下后辈的状况,持续下去,能守住这一果实吗?

女人是镇家之宝,是兴族天使,是伦理道德的守护。女人骄横子女必然骄横,女人三观不正子女必入妖途。对女权运动和婚姻制度,是时候在国家层面和全民范围,进行全面彻底的总结反思了!

中岭于2025年5月1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