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程招投标这个“战场”上,招标控制价和标底这两个概念,就像是一对让人容易混淆的“双胞胎”。可实际上,它们有着天壤之别,一旦搞混,很可能直接导致废标,做工程的朋友们可得好好研究研究!
保密程度天差地别

标底就像招标人的“秘密武器”,在开标之前必须严防死守,绝不能泄露一丝一毫。

这是因为标底承载着招标人对项目成本的预期,一旦被泄露,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引发围标、串标等恶劣行为,让招标的公平公正荡然无存。

招标控制价则完全是个“透明人”,它必须大大方方地在招标文件中亮出来,让所有投标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投标人心里有底,能够合理地给出报价,避免大家盲目抬价,破坏市场秩序。



编制用途各有侧重

标底在评标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它就像是一个“参照物”,帮助招标人判断投标报价是否合理,但并不是决定中标或废标的唯一标准。就算投标报价和标底有点偏差,也不一定就会被淘汰。

招标控制价则拥有“生杀大权”,它是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一旦投标报价超过这个价格,那可就直接出局了。招标控制价能有效防止投标人恶意抬标,保护招标人的利益不受侵害。



实际影响各有不同

标底设置得是否合理,会影响招标人对投标人的选择。标底定得太低,优质企业可能因为利润空间太小而放弃投标;定得太高,招标人又可能要多花冤枉钱。

招标控制价更注重对工程造价的把控,能让招标人清楚知道项目的最高投资额度,避免投资失控。同时,它公开透明,也能让投标人更好地制定投标策略,提高投标效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