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梅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打断了她对设计图的思绪,她抬起头,微微皱眉:“请进。”
门开了,徐阳站在门口,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深蓝色衬衫的袖口,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和犹豫。他的脸上挂着那抹熟悉的微笑,让林梅恍惚间以为时光倒流。
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勾勒出徐阳年轻而英俊的轮廓——那微微上扬的嘴角,那双总是带着真诚的眼睛,那说话时不经意间歪头的习惯。每一次看到他,林梅心中都会泛起一阵熟悉的痛楚。
三年前,一场意外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也夺走了她生活的色彩。从此,她独自一人扛起整个纺织厂,日复一日地在冰冷的数字和订单中沉浸,几乎忘记了如何微笑。
直到两个月前,徐阳出现在她的面试室,那张与亡夫神似的脸庞,那些熟悉到令人心碎的小动作,如同一把钥匙,缓缓打开了她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
当她站在徐阳父母家的堂屋里,面对那对老夫妇颤抖的目光和苍老的手中捧出的泛黄小布包时,一个足以颠覆她整个世界的真相浮出水面...
01
机器的轰鸣声在车间里此起彼伏,工人们低着头,专注地操作着各自的纺织机器。空气中弥漫着棉絮和机油混合的气味,一片忙碌景象。
春节刚过,正是林氏纺织厂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林梅站在二楼的玻璃窗前,双手抱在胸前,紧锁的眉头没有丝毫松懈的迹象。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套装,黑色的短发干练地垂在耳际,三十四岁的年纪已经在她眼角悄悄刻下了几道细纹,但丝毫不减她的气质。
“又涨价了。”林梅看着手中的原料采购单,轻声嘀咕。今年的行情不好,国际订单减少,国内市场竞争又特别激烈。原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也不得不跟着涨,但产品售价却因为竞争被压得死死的。每一笔订单都像是救命稻草,丝毫不敢大意。
她深吸一口气,把单子放回文件夹,这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压力。自从三年前丈夫陈志明离开后,整个工厂的担子就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想起丈夫,林梅的心又隐隐作痛。那是个雨夜,陈志明开车来接她下班,在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当她赶到医院时,丈夫已经永远离开了她,留下刚刚扩建的工厂和一堆麻烦。
资金链几近断裂,银行催贷,供应商拖欠,客户流失,公婆责怪,员工离职潮...
当时的情景仿佛昨日重现。有多少个夜晚,她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哭到天亮,又在天亮时擦干眼泪,重新戴上坚强的面具。
三年过去,工厂终于渐渐起色,她也从那段痛苦中走了出来。她学会了独自面对一切,强迫自己变得冷静坚强,即使内心的疲惫怎么也掩盖不住。
“林总,应聘司机的人来了,已经在您办公室等了半小时了。”秘书小张急匆匆走过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梅这才想起今天约了人来面试。自从上个月老司机李师傅回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后,她就一直在找合适的人选。工厂订单不稳定,她需要经常亲自跑客户,一个可靠的司机尤为重要。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林梅整理了一下衣服,朝办公室走去。
推开办公室门的那一刻,林梅的脚步突然僵在了原地。
坐在沙发上的男人听到动静立刻站起身,露出礼貌的微笑:“林总您好,我是徐阳,来应聘司机的。”
林梅觉得自己的呼吸一滞,心跳骤然加快。
眼前这个男人大约二十八、九岁的样子,个子不算特别高,但体格匀称结实。他的脸型偏方,眉毛浓密有力,鼻梁高挺,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亲和力。最吸引人的是他那双棕黑色的眼睛,清澈而坚定。在他右眉角有一道不起眼的细小疤痕,给他平添了几分男人味。
普通又很英俊——这是林梅的第一印象。但让她震惊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那种莫名的熟悉感。那种感觉就像是……
“林总?”徐阳见她愣在那里,微微歪头露出疑惑的表情。
就是这个歪头的动作!林梅感到一阵眩晕,连忙稳住自己,勉强点头示意:“请坐。”
她强作镇定地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手心已经冒出了汗。“看过你的简历了,经验挺丰富的。”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声音不发抖。
“我有五年驾龄,前雇主是杭州西郊的一家电子厂。”徐阳的声音温和有力,说话时习惯性地用右手比划,“厂子去年搬到义乌了,我不想离杭州太远,所以找了新工作。”
林梅点点头,目光却不敢直视他。她机械地问了几个常规问题,徐阳都一一回答得体。整个面试过程中,林梅的思绪却早已飘走。
那举手投足间的自然,那说话时微微前倾的姿势,甚至是那双手搭在膝盖上的方式——都让她想起了亡夫陈志明。
“你什么时候能上班?”林梅听见自己问道。
“随时可以,如果您需要的话,明天就能开始。”徐阳微笑着回答。
“那就明天吧,工资待遇按照简历上写的来,试用期一个月。”林梅匆匆结束了面试,“小张会带你熟悉一下工厂环境,明天早上七点半到我家接我。”
徐阳站起身,真诚地道谢:“谢谢林总给我这个机会,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等徐阳离开后,林梅才感觉自己又能呼吸了。她冲进洗手间,锁上门,双手撑在洗手台上,看着镜子里苍白的脸。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眼泪不知不觉滑落。
“不可能,这不可能啊,怎么会这么像……”她喃喃自语,心中翻涌着无法名状的情绪。
02
接下来的一周里,林梅刻意减少与徐阳的直接接触。她让秘书小张传达行程安排,自己则尽量避免与徐阳独处。上下班时,她总是低着头快步上下车,几乎不与他有眼神交流。
徐阳的驾驶技术确实很好,转弯平稳,刹车轻柔,一路上林梅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颠簸。他的工作态度也很认真,车子每天都擦得一尘不染,从不迟到早退。
但这并不能减轻林梅的不安。她开始暗中观察徐阳,试图找出他与陈志明的不同之处。
一天中午,林梅站在办公室窗前,看到徐阳正在和车间主任老王聊天。他笑着说了什么,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满脸赞许。
“这孩子不错,人勤快,性格也好。”过后,老王对林梅说,“就是...”老王欲言又止。
“就是什么?”林梅下意识地问。
“就是看着怎么那么像以前的陈总呢?不是长相,是那种气质,说话做事的方式。”老王摇摇头,“林总,您别多心,我就是感叹一下。”
林梅勉强笑了笑,转身走回办公室,心里却翻江倒海,原来不止她一个人这么觉得。
一天下午,林梅临时要去见一个重要客户,叫上徐阳开车送她。一路上,林梅故意问起徐阳的家乡和家人。
“我是安徽农村人,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徐阳自然地回答,“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不过父母很疼我,拼命让我念书。”
“你有兄弟姐妹吗?”林梅继续问。
“没有,就我一个。”徐阳笑了笑,“在农村,独生子很少见吧?我父母说我是捡来的。”
林梅心里一动:“什么?”
“我其实是他们收养的。”徐阳语气平淡,“但他们从来没把我当外人看,我也一直把他们当亲生父母。”
林梅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收养的?那么他的亲生父母是谁?
“林总,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徐阳有些疑惑地问。
“没什么,就是随便聊聊。”林梅勉强解释道。
徐阳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但林梅的心思已经飘远了。如果徐阳是被收养的,那么他和陈志明的相似之处是巧合,还是有什么更深的联系?
回到工厂,林梅听到几个老员工在茶水间小声议论:
“新来的司机跟以前的陈总长的可真像啊。”
“是啊,不知道林总看出来没有。”
“肯定看出来了,你没发现她最近看徐师傅的眼神怪怪的吗?”
听到这里,林梅匆匆走开,不想被人发现。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了,也许一切都只是巧合而已。
一个星期后的晚上,林梅加班到很晚。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文件,她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点了。走出办公楼,她意外地看到徐阳的车还停在那里。
“林总,您加班到这么晚啊?”徐阳放下手中的抹布,微笑着问道。他正在细心擦拭车身。
“嗯,有些事情要处理。”林梅有些意外,“你怎么还没走?”
“我听小张说您今天要加班,就等着送您回去。”徐阳的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谈论天气,“外面挺冷的,您上车吧。”
林梅默默坐进车里,一路无言,这种被人牵挂的感觉,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
陈志明生前也是这样,从不会让她一个人回家,不管多晚都会等她。
到家后,林梅正要下车,徐阳却先一步下车,拉开了她那一侧的车门,还递上了她差点忘在车上的文件袋。
“林总,晚安。”他微微欠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林梅点点头,快步走向小区大门。她能感觉到徐阳的视线一直跟随着她,直到她安全进入大门。这种被保护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回到家,林梅坐在窗前,看着徐阳的车缓缓驶离。她打开手机相册,翻看着与陈志明的合照。照片中的丈夫笑容温暖,眼神专注,总是那么可靠。
不知为何,徐阳的脸又不自觉地浮现在她脑海中。那天晚上,林梅做了一个梦。梦中,陈志明站在雨中向她微笑,可当她跑过去时,转过身的却是徐阳的脸。她惊醒过来,发现枕头已经被泪水浸湿。
又一天下午,天空阴沉沉的,下起了大雨。林梅站在公司大厦门口,看着灰蒙蒙的雨幕发愣,这才想起自己没带伞。正犹豫着要不要冒雨冲向停车场,一把黑色雨伞从侧面伸了过来。
“林总,小心淋湿。”徐阳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身边,为她挡住雨水。
他递伞的姿势,微微弯腰的角度,甚至是手臂伸展的弧度——都像极了陈志明。林梅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三年前无数次接她下班的丈夫。
“林总?您怎么了?”徐阳疑惑地问道,见她愣在原地不动。
林梅这才回过神来,慌乱地接过伞:“没、没什么,谢谢。”两人的手指在接伞时不经意地触碰,林梅感到一阵电流般的震颤,心跳骤然加速。她几乎是逃一般地快步走向车子。
这一刻,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林梅心头闪过:如果徐阳真的有陈志明的影子,那么她对徐阳的感觉到底是对亡夫的思念,还是对这个年轻男人的动心?
03
一个月过去了,林梅对徐阳的态度渐渐从刻意疏远变成了微妙的期待。每天早晨,她会比以前更加注意自己的装扮,选择合适的衣服,化一点淡妆。有时她会站在窗前,看着徐阳的车准时停在小区门口,那个身影总是提前五分钟到达,从不迟到。
她开始注意到徐阳的一些细节——他总是把车钥匙放在左边口袋,午餐时偏爱清淡口味,说笑话时眼角会微微皱起。这些小习惯在林梅眼中既陌生又熟悉,让她忍不住去比较,去思考。
一天中午,林梅正在办公室吃盒饭,秘书小张敲门进来:“林总,您的茶。”林梅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立刻皱起眉头:“这是什么茶?味道不对。”
“徐师傅说您头痛,特意泡的菊花茶加蜂蜜。”小张解释道,“是不是太甜了?”
林梅愣住了。菊花茶加蜂蜜是陈志明的招牌配方,每次她头痛时,丈夫都会这样为她泡茶。可是徐阳怎么会知道?
“林总,您怎么了?”小张关切地问。
“没事,谢谢。”林梅回过神来,轻声说道,“替我谢谢徐师傅。”
小张离开后,林梅端着茶杯,陷入沉思。茶的温度刚好,甜度也恰到好处,不会太腻。陈志明以前也总是这样给她泡茶,知道她不喜欢太甜的味道,总是把蜂蜜控制得刚刚好。
这不可能只是巧合,林梅想。她必须弄明白徐阳和陈志明之间是否真的有某种联系。
下午的车里,林梅主动打破了沉默:“徐阳,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喝菊花蜂蜜茶?”
徐阳通过后视镜看了她一眼,笑了笑:“小张说您中午总是头疼,我就想泡点茶给您缓解一下,菊花茶清热解毒,加点蜂蜜调味,对头痛有好处。”
“你怎么知道这个配方的?”林梅追问。
“我妈以前也经常头疼,我都是这样给她泡的。”徐阳解释道,语气自然,“您不喜欢吗?”
“不,很好喝,谢谢。”林梅说完,又陷入沉默。徐阳的解释合情合理,但林梅总感觉有什么地方说不通。
第二天上班路上,林梅鼓起勇气问道:“徐阳,你以前来过杭州吗?或者认识姓陈的人吗?”
徐阳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这是我第一次来杭州工作。姓陈的人太多了,具体是指谁呢?”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林梅避开了他疑惑的目光。
车内陷入沉默,只有轻音乐在流淌。林梅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内心翻腾着复杂的情绪。她想知道更多关于徐阳的事,但又害怕知道得太多。
到了工厂,林梅正要下车,徐阳却开口了:“林总,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
他的语气真诚而关切,眼神温和却坚定,这一瞬间,林梅几乎想要倾诉所有的困惑
但最终,她只是勉强笑了笑:“没什么,谢谢关心。”
办公室里,林梅坐立不安,她打开电脑,假装工作,但思绪却飘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她决定打电听从一下闺蜜王芳的建议,找人调查徐阳的背景。
“喂,小芳,你认识靠谱的私家侦探吗?”林梅拨通了闺蜜的电话。
“怎么,你真要查那个司机?”王芳有些惊讶。
“嗯,我需要知道真相。”林梅坚定地说。
“好吧,我认识一个朋友做这行,很专业,可以帮你查查。”王芳叹了口气,“但梅子,你要想清楚,如果查不出什么,你准备怎么办?”
林梅沉默了片刻:“我不知道。但至少,我需要给自己一个答案。”
午休时间,林梅走到茶水间,意外地看到徐阳正在那里泡茶。他熟练地放入茶叶,然后用刚好的水温冲泡,最后加入一点蜂蜜,轻轻搅拌。整个过程如此熟悉,像是林梅看过无数遍的场景。
徐阳抬头看到她,微笑着递过茶杯:“林总,您的茶。昨天您好像很喜欢,今天又给您泡了一杯。”
林梅接过杯子,低声道谢。突然,徐阳开始哼唱一首轻快的小曲。那旋律让林梅浑身一震,茶杯从手中滑落,摔在地上碎成几片,茶水溅了一地。
“林总,您没事吧?”徐阳连忙蹲下身收拾碎片。
林梅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双手微微颤抖。那首小曲是陈志明最喜欢哼的一首小调,只有他们夫妻知道的一首老歌。徐阳怎么会知道这个旋律?
“我、我没事。”林梅勉强挤出一句话,转身快步离开了茶水间。
回到办公室,林梅锁上门,深呼吸几次,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这已经超出了巧合的范围,一定有某种解释。
下午,王芳发来短信:“已经托人开始调查了,需要几天时间。”
林梅回复:“谢谢,不着急,一定要仔细查。”
晚上回家的路上,徐阳似乎察觉到她的不安,体贴地没有多问,只是在车里放了一些轻松的音乐。到家后,他照例为她拉开车门,目送她走进小区。
回到家,林梅站在窗前,看着徐阳的车缓缓驶离。她忍不住想:如果徐阳真的与陈志明有某种联系,那会是什么又或者,是某种更加现实的联系?无论如何,她必须找出答案。
04
一周后的周五,工厂接到了一个大订单,但交货期异常紧张,需要全厂加班赶工。林梅站在车间里,皱眉看着生产线,心里盘算着时间和人力安排。
“林总,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徐阳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身边,关切地问道。林梅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才说:“这里不需要你,你先回去吧。”
“我可以帮忙送货,或者联系客户。”徐阳主动提议,“我以前在电子厂也经常帮忙处理这些事情。”
林梅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同意:“好吧,那你负责送货和协调物流,你跟小张对接一下具体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徐阳不再只是一个司机,而是成了林梅的得力助手。他处理物流运输有条不紊,还主动联系了几个可靠的快递公司,为工厂节省了不少成本。更让林梅惊讶的是,他对纺织行业竟然也有一定了解,甚至能对面料质量提出专业建议。
一天深夜,林梅加班到凌晨一点,推开办公室门准备回家,发现徐阳坐在走廊的椅子上,似乎等了很久。
“您终于出来了。”看到她,徐阳立即站起来,“我等了您三个小时。”
“你怎么还在这里?”林梅惊讶地问。
“这么晚了,我不放心您自己回去。”徐阳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关切,“而且您今天看起来很疲惫,不适合开车。”
林梅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这段时间,徐阳的表现确实让她动容,他不仅工作能力出众,对她的关心也恰到好处,从不越界,却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
“谢谢。”她低声说,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徐阳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变化,但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为她拉开车门。
回家路上,林梅罕见地主动开口:“徐阳,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忙,没有你,我们可能赶不上交货期。”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徐阳微笑着说,“看到您这么辛苦,我希望能帮上忙。”
林梅看着后视镜中他专注的侧脸,不禁问道:“你为什么对纺织行业这么了解?”
“其实我大学学的就是纺织工程,只是后来没找到相关工作,就做了司机。”徐阳解释道,“能用上所学知识,我也挺开心的。”
林梅点点头,又问:“你一直是一个人吗?没有女朋友?”
徐阳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目前是的。以前有过一段感情,但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分手了。”
“家庭背景?”林梅有些好奇。
“她父母觉得我是农村人,又是被收养的,没有稳定工作,配不上她。”徐阳的语气平静,没有怨恨,“其实我能理解,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找个条件好的。”
林梅不知为何,对徐阳的遭遇感到一阵心疼。她忍不住又问:“你有没有想过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徐阳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想过。但我的养父母对我很好,我怕寻亲会伤害他们的感情,而且,我也不知道从何找起。”
车内陷入沉默,只有轻柔的引擎声和窗外掠过的街灯。林梅望着窗外的夜景,心中思绪万千。徐阳的故事让她更加好奇他的过去,也让她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同情。
到家后,徐阳照例为她拉开车门,但这次林梅没有立刻下车。她犹豫了一下,问道:“徐阳,明天是周六,你有什么安排吗?”
“没什么特别的计划,可能看看书,整理一下车子。”徐阳有些惊讶于她的提问。
“我想请你吃个饭,感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忙。”林梅说出这话时,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徐阳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温暖的笑容:“这是我的荣幸,林总。”
“就这么定了,明晚六点,我定好餐厅告诉你。”林梅说完,快步走向小区大门,不敢回头看徐阳的表情。
回到家,林梅坐在沙发上,回想着刚才的对话。她为什么要约徐阳吃饭?是单纯的感谢,还是想更多地了解他?或者,是被他身上那些熟悉的特质所吸引?
她不知道答案,但内心深处,她期待着明天的晚餐,期待着了解更多关于徐阳的事。
手机震动起来,是王芳发来的信息:“调查有初步结果了,徐阳的基本资料大部分属实,确实是安徽农村人,也确实是被收养的。但有一点很奇怪,他的出生记录显示出生地是浙江,而且收养手续不太完善,像是私下达成的协议。”
林梅盯着这条信息看了很久,心跳加速。浙江?这意味着徐阳很可能出生在离杭州不远的地方。那么,他与陈志明真的有某种联系吗?
第二天晚上,林梅精心打扮了一番,选了一家环境安静的日料店。徐阳准时到达,穿着一身简洁得体的休闲装,看起来比平时更加精神。
“林总,您今天很漂亮。”他真诚地赞美道。
“谢谢,叫我林梅吧,不在工作场合,不用那么拘束。”林梅微笑着说。
晚餐气氛出奇地融洽。徐阳谈吐得体,有见识又不显得炫耀,时不时逗得林梅开怀大笑。他们聊了工作、生活、爱好,甚至是对未来的规划。林梅发现徐阳不仅仅是个好司机,更是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年轻人。
“你的未来的理想是什么?”林梅问他。
徐阳思考了一下:“我希望能有自己的事业,不一定要多大,但是能让我觉得有价值。最重要的是,能有一个温暖的家,和爱的人在一起。”
这个回答让林梅心头一暖。陈志明生前也经常说,事业再大,没有家庭作为港湾,一切都没有意义。
晚餐结束后,徐阳坚持送林梅回家。车停在小区门口,林梅犹豫了一下,说道:“谢谢你今晚的陪伴,我很久没有这么放松了。”
“我也是,谢谢你的邀请。”徐阳微笑着说,“其实...我一直想跟你说,林梅,我很佩服你。一个人撑起这么大的工厂,还能保持这么乐观坚强,真的很了不起。”
林梅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话,心头一阵触动。多久没有人这样理解她的不容易了?她的坚强被多少人视为理所当然,她的疲惫又有谁看在眼里?
“徐阳,我...”林梅刚要开口,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王芳。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林梅歉意地说,接起电话走到一旁。
“梅子,有重要发现。”王芳的声音有些急促,“调查显示,徐阳的母亲原名叫黎湘云,年轻时曾在杭州生活过,后来才嫁到安徽农村。更重要的是,她年轻时似乎和一个姓陈的杭州人有过一段感情。”
林梅心跳加速:“你是说...”
“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有这种可能。”王芳说,“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真相,也许应该去见见徐阳的父母。”挂了电话,林梅回到车前,脸色已经变得凝重。
“发生什么事了吗?”徐阳关切地问。
林梅深呼吸一下,问道:“徐阳,春节快到了,你要回家看父母吗?”
“是的,下周工厂不是要放假吗?我打算回去几天。”徐阳点头。
“我能和你一起去吗?”林梅直视着他的眼睛,“我想见见你的父母。”
徐阳明显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但很快又变成惊喜:“当然可以,他们一定会很高兴见到你。只是...为什么突然...”
“我有些事情想了解。”林梅没有详细解释,“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当然不介意。”徐阳微笑着说,“那就这么定了,下周一起回安徽。”
当晚,林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不知道自己这次冒险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内心深处,她隐约已经有了某种预感。
05
接下来的几天,林梅的心情异常复杂。一方面,她期待着与徐阳一同前往安徽,希望能解开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她又害怕真相会打破现有的平静,甚至带来更多的困扰。
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工厂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工人们领到了年终奖,脸上都挂着笑容,讨论着回家过年的计划。林梅也给每个人发了红包,祝他们新年快乐。
中午休息时间,徐阳敲响了林梅的办公室门。
“林总,关于明天的行程,我想提前跟您确认一下。”徐阳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路线图,“我家在安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开车大约需要五个小时。如果您方便的话,我想明天早上七点出发。”
“没问题,你准时过来接我就好。”林梅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对了,需要给你父母带些什么礼物吗?”
徐阳思考了一下:“他们都是普通农村人,不需要太贵重的东西。也许一些杭州的特产茶叶或者丝绸制品就很好了。”
林梅笑了笑:“好的,我会准备的。不过,你有没有告诉他们我要去?”
“告诉了,他们非常期待见到您。”徐阳的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我妈已经开始准备各种好吃的了,说要好好招待您。”
听到这里,林梅心里一阵紧张。徐阳的母亲,那个可能与陈家有联系的黎湘云,即将见面。她会从这个女人身上发现什么?
“徐阳,你妈妈...她是什么样的人?”林梅试探性地问道。
“我妈啊,是个很传统的农村妇女,但心地特别善良。”徐阳的语气充满了爱意,“她没念过多少书,但很聪明,懂得很多道理。年轻时据说很漂亮,是村里的美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嫁给我爸这样的老实人。”他笑着补充道。
林梅点点头,没有再问。她已经决定亲自去见这个女人,亲眼看看她是否真的与陈家有联系。
下午,王芳又发来了新的调查信息:“梅子,有新发现。徐阳的养父徐建国和养母黎湘云在杭州登记结婚后,才回到安徽老家。更奇怪的是,黎湘云怀孕的时间似乎很微妙,结婚证上的日期和徐阳的出生日期只相差八个月。”
林梅读完这条信息,心跳加速。这意味着黎湘云很可能在嫁给徐建国之前就已经怀孕了。如果是这样,徐阳的亲生父亲是谁?是否真的与陈家有关?
“你确定要去吗?”王芳又发来一条信息,“万一真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准备好面对了吗?”
林梅想了想,回复道:“我必须知道真相,无论结果如何。”
晚上回到家,林梅开始准备礼物。她选了上好的西湖龙井茶,还买了几条精美的丝巾和一些杭州特色小吃。收拾行李时,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陈志明的一张照片放进了钱包。也许到了那里,她能找到一些线索。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梅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徐阳准时到达,帮她把行李放进车里。
“路上可能会有些无聊,我准备了一些音乐和零食。”徐阳体贴地说。
林梅点点头,坐进了副驾驶座。与平时坐在后排不同,今天她选择坐在徐阳身边,这样方便交谈。
车子缓缓驶出杭州城,沿着高速公路向西南方向行驶。窗外的风景从现代化的城市逐渐变成了田野和山脉。林梅看着掠过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
“你看起来有心事。”徐阳温和地说,“是工作上的事情吗?”林梅摇摇头:“不是,只是在想一些过去的事情。”
“想聊聊吗?有时候说出来会好受一些。”徐阳善解人意地提议。
林梅犹豫了一下,决定开诚布公:“徐阳,我想过了,我应该告诉你为什么想去见你的父母。”
徐阳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我洗耳恭听。”
“我丈夫三年前去世了,车祸。”林梅深吸一口气,“你第一次来面试的时候,我就发现你和他有很多相似之处。不仅仅是外表,还有举止、说话方式、处事态度...太多巧合了,我一直很困惑。”
徐阳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所以,你是想...确认我是否与您丈夫有什么联系?”
“是的。”林梅直视着前方,“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你的母亲年轻时可能在杭州生活过,而且...可能与姓陈的人有过交集。”
车内陷入沉默,只有引擎的轰鸣声。过了好一会儿,徐阳才开口:“林梅,我理解你的感受。如果这能让你心安,我很乐意配合。但我必须坦白,我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无所知,我的养父母从未告诉我任何相关信息。”
“你从来没问过吗?”林梅有些惊讶。
“问过,但每次都被岔开话题。久而久之,我也就不再追问了。”徐阳的语气有些落寞,“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可能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林梅点点头,心中更加确信此行的必要性。如果徐阳真的与陈家有血缘关系,那么他有权知道自己的身世。
车子继续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两人偶尔交谈,气氛虽然有些微妙,但并不尴尬。徐阳讲述了一些童年的趣事,林梅也分享了工厂的一些故事。随着距离的拉近,林梅发现自己越来越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品质——阳光、真诚、有担当。
中午时分,他们在一个服务区停下来吃午饭。林梅点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徐阳则选择了一份清淡的素菜盖饭。
“你不吃肉吗?”林梅好奇地问。
“不是,只是习惯了。”徐阳解释道,“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肉很少吃,长大后反而习惯了清淡的食物。”
林梅点点头,又是一个巧合——陈志明也偏爱素食,常说肉食太腻,不如蔬菜清爽。
下午三点左右,车子驶离高速公路,进入乡间小道。道路两旁是连绵的田野和散落的农舍,偶尔可以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徐阳显得越来越兴奋,不时指着窗外的景色向林梅介绍。
“那边是我小时候钓鱼的地方,那座小山我爬过无数次...那片竹林里的竹笋特别甜...”
林梅微笑着听他讲述,心中却越来越紧张。再过不久,她就要见到徐阳的母亲,那个可能知道一切答案的女人。
终于,车子驶入一个小村庄。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山脚下,房屋大多是传统的砖瓦结构,夹杂着一些新建的小楼。村口的大树下,几个老人正悠闲地下着象棋,看到徐阳的车,纷纷抬头打招呼。
“阳子回来了!”
“是阳子的车!带客人回来了?”
徐阳笑着摇下车窗,热情地回应:“大爷们好!对,带朋友回来过年了!”
车子驶过村中的小路,停在一座朴素的二层小楼前。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和一些蔬菜。
刚一停车,一对中年夫妇就从房子里走出来,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男人约莫五十多岁,身材瘦高,脸庞黝黑,一看就是长年劳作的农民;女人看起来稍微年轻些,身材偏瘦,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脸上的皱纹难掩年轻时的美丽。
“阳子,你终于回来了!”女人快步迎上来,拉住徐阳的手,眼睛却忍不住瞟向林梅。
“妈,这是我老板林梅。”徐阳介绍道,“林总,这是我爸妈,徐建国、黎湘云。”
“林老板好!欢迎欢迎!”徐建国憨厚地笑着,不停地点头,“快请进屋!”
林梅礼貌地打招呼,目光却不自觉地停留在黎湘云脸上,这个女人眼神闪烁,表情似乎有些不自然,甚至有一丝慌乱。
当林梅与她对视时,黎湘云迅速避开了目光,假装整理衣服,就在这一瞬间,林梅心里有了一种奇怪的预感——这个女人一定知道些什么。
06
徐家的小院充满了浓浓的年味。红纸剪成的窗花贴在玻璃上,院子里挂着几个小灯笼,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徐建国和黎湘云热情地招待林梅,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嘘寒问暖。
“林老板,听阳子说您是开纺织厂的,真是了不起啊!”徐建国憨厚地笑着说,“我们这边的姑娘都出去打工,很多也是做纺织的。”
“爸,林总的厂可不一样,是做高档面料的,技术含量高。”徐阳纠正道。
林梅微笑着应对,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黎湘云。整个晚餐期间,黎湘云说话不多,大多时候只是低头吃饭或者张罗菜肴。每当林梅看向她,她总是迅速避开视线,表现得有些局促不安。
饭后,徐阳主动提出带林梅去村子里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两人沿着村中小路慢慢走着,夜空中繁星点点,远处传来几声犬吠。
“你母亲好像对我有些紧张。”林梅直言不讳。
徐阳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可能是因为您是城里来的大老板吧,她从小在农村长大,没见过什么世面,有点怯场很正常。”
林梅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但心里的疑虑更深了。黎湘云的反应不像是单纯的紧张,更像是害怕什么秘密被揭穿。
走到村口的小广场,几个年轻人正在放鞭炮,喜庆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徐阳指着远处的一座小山,兴奋地说:“小时候我经常爬那座山,山顶上可以看到整个村子的风景,特别美。明天如果天气好,我带你去看看。”
林梅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思考如何找机会单独与黎湘云交谈。
回到徐家时,徐建国已经早早休息了,黎湘云正在厨房收拾碗筷。徐阳去洗漱,林梅主动走进厨房,提出帮忙。
“不用不用,您是客人,哪能让您做这些。”黎湘云慌忙摆手,声音有些颤抖。
“没关系,我也习惯了做家务。”林梅拿起抹布,开始擦桌子,“阿姨,您年轻时候在杭州住过吗?”
黎湘云的手明显一抖,碗差点掉在地上:“你、你怎么知道?”
“徐阳跟我提过一嘴。”林梅随口编了个理由,“说您结婚前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
黎湘云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既有怀念又有忧伤:“是啊,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在杭州一家纺织厂做工,认识了徐建国,后来就跟他回乡下了。”
“那时候杭州还没现在这么发达吧?”林梅继续试探。
“嗯,那时候杭州刚开始发展,没现在这么繁华。”黎湘云的眼神变得有些迷离,像是陷入了回忆,“不过已经比农村好太多了,有电影院,有百货商店,还有...”她突然停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
“还有什么?”林梅追问。
“没什么,都是些老黄历了。”黎湘云迅速转身,假装忙碌,“林老板,您早点休息吧,明天阳子说要带您去山上看风景呢。”
林梅点点头,知道今晚问不出什么了。她回到徐阳为她准备的客房,躺在床上思索今天的发现。黎湘云的反应证实了她确实在杭州生活过,而且那段记忆似乎很特别。但这还不足以证明她与陈家有联系。
第二天清晨,林梅被窗外的鸡鸣声吵醒。推开窗户,一缕阳光照进来,远处的田野笼罩在薄雾中,景色宜人。
下楼时,徐阳已经在院子里劈柴生火,看到她,立刻露出阳光的笑容:“早啊,睡得好吗?”
“很好,这里的空气真清新。”林梅微笑回应。
早餐是黎湘云准备的农家饭菜——稀饭、咸菜、炒鸡蛋,还有自家腌制的豆腐乳。简单却格外美味。
“今天我爸要去镇上采购年货,我得去帮忙。”徐阳有些歉意地说,“可能没法带您去山上了,要不明天吧?”
“没关系,我自己在村子里转转就好。”林梅其实暗暗松了口气,这正是她单独接触黎湘云的好机会,徐阳和徐建国出门后,林梅主动提出帮黎湘云准备午饭。两人在厨房里忙碌着,气氛还算融洽。
“阿姨,您儿子真是个好孩子,工作认真负责,为人也很好。”林梅由衷地赞美道。
黎湘云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是啊,阳子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乱花钱,学习也刻苦。”她顿了顿,突然问道,“林老板,您...您结婚了吗?”
林梅愣了一下,摇摇头:“我丈夫三年前去世了,车祸。”
黎湘云手中的菜刀突然停住,脸色一变:“对不起,我不知道...您丈夫姓什么?”
“姓陈,叫陈志明。”林梅直视着黎湘云的眼睛,观察她的反应。
果然,黎湘云听到这个名字,手中的菜刀直接掉在了地上,发出一声脆响。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您...您没事吧?”林梅假装关切地问,心里却已经确信自己的猜测有了眉目。
“没、没事,手滑了。”黎湘云弯腰捡起菜刀,声音明显发抖,“陈志明...好常见的名字...”
“是啊,很常见。”林梅点点头,决定更进一步,“不过我丈夫家境不错,是杭州本地人,家里做布匹生意的。”
黎湘云的手再次一抖,几乎拿不住手中的蔬菜:“哦...是吗...”
“阿姨,您认识姓陈的人吗?”林梅直截了当地问。
厨房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黎湘云站在那里,背对着林梅,肩膀微微颤抖。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转过身,脸上的表情既复杂又痛苦。
“林老板...不,林梅。”黎湘云深吸一口气,“我们能不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谈谈?”
林梅点点头,跟着黎湘云走进里屋。黎湘云关上门,确保没人偷听,然后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旧木箱,小心翼翼地打开。
“三十年了,我从来没给任何人看过这些东西。”黎湘云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但我想,也许命运让你来到这里,就是要揭开这个秘密。”
林梅的心跳加速,她感觉自己即将面对一个改变一切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