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政复议成为昆明市年度法治建设的关键词之一。2024年,是贯彻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开局之年。新法实施一年来,昆明市行政复议机构围绕主渠道建设、实质化解、全链条监督、高质效办案等重点内容,着力提升行政争议吸纳能力,聚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倾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建设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群众和企业选择通过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为推进法治昆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吸纳能力显著提升 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
为减少行政争议和行政违法行为发生,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协调配合,近日,昆明市司法局联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首次发布2024年昆明市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白皮书,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白皮书内容包括昆明市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年度报告、5个行政复议典型案例、7个行政诉讼典型案例,这一举措标志着昆明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领域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为社会各界了解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工作提供了权威参考。
数字是最好的佐证。2024年,昆明市两级行政复议机构新收行政复议案4714件,同比上升56.6%;昆明市两级人民法院新收行政诉讼案1715件,同比下降34.84%。“一升一降”凸显行政复议已成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
“昆明市司法行政系统在2024年的行政复议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未来,昆明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建设法治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昆明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争议化解成效显著 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2024年,昆明市办结行政复议案件3045件,经复议后提起诉讼的一审案件231件,复议诉讼比为13∶1,案结事了率达92.4%,超过全国平均值2个百分点。
2024年,昆明市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337件,调解和解率15.5%。其中,当事人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272件,经调解和解的65件。通过调解和解方式结案,不仅有效化解了行政争议,还能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些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在发生行政争议时选择通过行政复议解决问题,行政复议社会认可度、信任度不断提升。
“行政复议案件平均办理时限约51天,较行政诉讼周期压缩60%以上,行政复议案件听取当事人意见率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听证率、专家咨询率达100%,通过‘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模式快速响应群众利益诉求。”昆明市司法局副局长周红玉介绍。
行政复议案件数量的大幅增长,反映出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群众和企业选择通过行政复议来解决行政争议,而不是直接进入行政诉讼程序。
“行政复议具有协调方式灵活多样、案件背景调查更为全面、矛盾症结查找更精准、内部纠错更加高效等优势。”周红玉表示,这些优势使得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时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减少当事人诉累。
源头化解行政争议 市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行政复议可通过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和意见书,加大对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力度,强化源头治理效果。这不仅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也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此外,通过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意见书、司法建议书,可加大对争议高发执法领域及典型违法行为的监督及纠错力度,强化行政争议源头治理效果。
2024年,昆明市行政复议机关共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13份、行政复议意见书20份,共收到反馈31份,反馈率为93.94%。
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执法队伍,建设专业化、正规化、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从源头减少行政争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人才保障。
昆明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总数为116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97.74%,同比上升5.61%。其中,昆明市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
昆明市级行政机关在及时关注和掌握辖区内各(县)区执法情况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主动加强对下监督和内部指导。同时,及时梳理并规范执法流程,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执法流程。
那么,如何切实从源头减少行政争议发生,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对法院、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司法建议、复议意见及联合发布白皮书中指出的共性、典型性问题,应加强分析研判,以点带面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昆明市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年度报告》给出答案。
记者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