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李洋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有网友就加强吉林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吉林人民建议征集”上留言,希望当地持续擦亮“吉字号”农产品品牌,让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该网友在留言中表示,吉林省农产品品质优秀,拥有众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目前仍存在被其他品牌贴牌经营等情况,要破解这种困境,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网友留言截图。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茫茫的长白林海,连片的河湖湿地,“插上筷子能发芽”的黑土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吉字号”农产品卓越品质。
产自吉林的高品质农作物。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提升农产品品牌力方面,吉林省不断强化品牌“走出去”。以大米为例,吉林先后在全国40余个大中城市参加或举办了百余场宣传推介和粮食产销协作活动。例如,2023年,长春大米暨鲜食玉米推介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助力京长两地实现产区、销区的优势互补;2024年,长春大米暨长春鲜食玉米在人民网武汉“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举行,让口感香甜软糯,每粒饱满的吉林米香飘武汉。
2023年,长春大米暨鲜食玉米推介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人民网 石天蛟摄
2024年,长春大米暨长春鲜食玉米在人民网武汉“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举行。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收到网友留言后高度重视,立即责成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米产业处调查处理,并第一时间向该网友反馈了办理结果。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吉林省着眼东部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和山珍食品;西部油料、杂粮杂豆和经济作物;中部粮食作物、棚膜蔬菜和露地瓜菜,培育“标准高、特色强、质量好”的吉农品牌。打造出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食用菌以及吉林优质畜产品、吉林梅花鹿等七大“吉字号”品牌。累计培育区域公用品牌90个、企业品牌268个、产品品牌384个。形成了覆盖粮食、特产、畜牧等领域的多元化品牌矩阵,并通过全产业链优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产自吉林长白山的灵芝。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回复该网友时还表示,针对该网友提出的宝贵建议,将加强新媒体宣传,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同时引导企业加大吉林省内商超铺货力度,增加省内消费者购买渠道,让“好产品”变成“强品牌”。
为更好听民声、知民意、聚民心、汇民智,让每一个热爱吉林大地、关心吉林发展的人都能为吉林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正式入驻人民网《人民建议》开展“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建议征集活动,真诚希望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