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在安澜镇,有个名叫逸书的书生。他饱读诗书,为人温文尔雅,娶了邻镇的女子若雪为妻。二人夫妻恩爱,日子过得平淡且温馨。
一日,若雪突然感到身体不适,请来郎中一瞧,竟是有了身孕。逸书欣喜若狂,对若雪更是关怀备至。可没过多久,若雪就嚷嚷着想吃兔肉,且这念头愈发强烈,怎么也止不住。
逸书心疼妻子,便决定去山林里碰碰运气,看能否打到野兔。第二日清晨,他带上弓箭,走进了山林。山林中树木繁茂,静谧幽深,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逸书小心翼翼地前行,眼睛四处搜寻着野兔的踪迹。走着走着,他突然看到一只雪白的兔子,正蹲在不远处吃草。那兔子浑身雪白,没有一丝杂色,眼睛红通通的,煞是可爱。
逸书心中一喜,赶忙搭弓射箭。可奇怪的是,每次他刚要射箭,那兔子就像有感应一般,迅速跳开。逸书追了许久,都没能射中。
就在他又一次准备射箭时,那兔子竟口吐人言:“莫要射我,你的妻子不是人!” 逸书大惊,手中的弓箭差点掉落。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可兔子又重复了一遍。
逸书定了定神,问道:“你这兔子,为何口出此言?我妻子温柔贤淑,怎会不是人?” 兔子说:“你若不信,可在今夜子时,悄悄查看你妻子的房间,便知真相。” 说完,兔子转身跑开了。
逸书满心疑惑,带着弓箭回到家中。他看着正在房中休息的若雪,心中五味杂陈。若雪见他回来,问道:“相公,可打到野兔了?” 逸书强装镇定,说:“今日运气不佳,没打到。”
到了夜里,逸书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着兔子的话,心中愈发不安。好不容易熬到子时,他悄悄起身,蹑手蹑脚地来到若雪的房间外。
透过窗户缝隙,他看到若雪正坐在床上,眼神有些异样。突然,若雪张开嘴,从口中吐出一颗珠子,那珠子散发着诡异的光芒。若雪对着珠子念念有词,整个人仿佛变了一个人。
逸书心中大惊,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想冲进房间问个清楚,可又害怕。犹豫再三,他决定先去找镇上的一位老者,这老者见多识广,或许能给他解惑。
老者听了逸书的描述,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后生,你这妻子怕是被妖怪附身了。那珠子定是妖物,你得想办法除掉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逸书焦急地问:“老人家,那我该怎么办?” 老者说:“你可去找镇上的道士玄清,他道法高深,或许能帮你。”
逸书谢过老者,赶忙去找玄清道士。玄清听了逸书的遭遇,答应帮忙。他让逸书准备一些黑狗血、桃木剑等物品,说是降妖必备。
到了夜里,玄清带着逸书来到他家。他让逸书在外面等候,自己手持桃木剑,走进若雪的房间。房间里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逸书在外面心急如焚。
过了许久,打斗声停止了。玄清道士走了出来,脸色苍白,说道:“那妖怪法力高强,我只能暂时将它封印,无法彻底除掉。它附在你妻子身上已久,若雪的身体也受到了影响。”
逸书忙问:“那我妻子还有救吗?” 玄清说:“有是有,只是需要一味极其罕见的草药,名为灵犀草,生长在极寒之地,采摘极为危险。” 逸书咬咬牙,说:“为了若雪,再危险我也去。”
第二日,逸书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寻找灵犀草的征程。他一路向北,历经艰辛,风餐露宿。一路上,他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可心中想着若雪,便咬牙坚持。
终于,在一座雪山脚下,他遇到了一位猎人。猎人听了他的遭遇,十分同情,告诉他灵犀草就在雪山顶上,只是那山上有猛兽守护,十分危险。
逸书谢过猎人,继续前行。他冒着严寒,一步一步朝着山顶爬去。雪山上寒风刺骨,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可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找到灵犀草,救若雪。
在山顶的一个山洞里,他终于找到了灵犀草。可还没等他高兴,一只凶猛的白熊从山洞里冲了出来。逸书心中害怕,但为了若雪,他鼓起勇气,与白熊展开了搏斗。
经过一番苦战,逸书终于击退了白熊。他拿着灵犀草,匆匆下山,赶回了家。回到家中,他将灵犀草交给玄清道士。
玄清将灵犀草熬成药汤,让若雪喝下。若雪喝下后,渐渐恢复了意识,只是身体依旧虚弱。逸书守在她身边,寸步不离。
过了几日,若雪的身体逐渐好转。她对之前发生的事毫无记忆,只记得自己想吃兔肉。逸书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若雪听后,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