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山东省委突然接到了一封“中央电报”。
这封电报,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务必在山东省,找到一个代号叫“OX”的人。虽然要求简单,殊不知安子文、杨献珍等多位开国元勋,为了寻找他已经联名上书中央。
这个“代号OX”是谁?他又做了什么,让多位元勋急切找他?
草岚子监狱的善良狱警
这位代号叫“OX”的人,名唤牛宝正。
1886年,牛宝正出生于山东的无棣县后牛村,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因为家里没钱,自然也没有机会读多少书,小时候在家里帮忙干杂活,大一点后,便出来谋生路。
因为没文化也没门路,牛宝正一直不太顺利。到1919年时,他已经33岁,终于时来运转,在无棣县的警察大队,谋了一个“骑兵正目”,大概相当于是当了一个骑兵班长吧。因为干得好,后来又升了分队长。
本来干得好好的,他也很满足,结果干了几年就失业了。原因是北伐中,牛宝正所属的直鲁联军大败,溃逃到河北滦东地区,结果又被打散。余部,收编的收编解散的解散,1928年,因为部队不存在了,牛宝正只好解甲归田。
上有老下有小,一直赋闲在家也不是个办法,所以不久后,牛宝正就和朋友一起,结伴到北平去碰运气。一直在北平呆了两年多,都没有找到一个正经营生。
牛宝正不放弃,一边找零工一边等机会,一直到1931年,机会终于来了。
牛宝正的一个朋友,认是北平宪兵侦缉队的队长高继武。牛宝正听说后,备了礼物请朋友引见,果真与这高继武搭上关系。于是经过高继武的推荐,他到“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补了一个缺,做监狱看守,后来又升为班长。
就是这一次经历,让他大放光芒,为我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所谓的“反省分院”,还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叫“草岚子监狱”。
草岚子监狱在旧城的西区,因草岚子胡同而得名,规模也不大,仅有48间牢房。就是因为地方小,如果管理再过分森严,那么便会格外地阴暗压抑,况且,里面还特别潮湿。
燕赵大地,内环京津,又有燕山、太行等数道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从1927年起,我党便在此地悉心经营,建立党组织、苏维埃政权,领导当地农民开展武装斗争等。
1930年,蒋介石中原大战胜利而归,马上便将目光盯向这里,拨款支持张学良派兵占领平津。同时伴随而来的,便是大量的特务活动。
1931年的6月,因为叛徒的出卖,河北的党组织遭到重创,殷鉴、安子文、杨献珍、刘澜涛等数十名同志,皆被捕入狱。
最后,他们几经辗转,都被关在了草岚子监狱。
为了防止这些要犯逃跑,区区48间牢房的草岚子监狱,可以说是围成了铜墙铁壁。高高的围墙,装了一圈的铁丝电网,里面的监舍,只有一个小窗户就算了,还加固了铁丝网。
虽然环境如此恶劣,但大家也都毫不畏惧。进入草岚子没多久,他们就成立了狱中党支部,殷鉴作为支部书记,决心要带大家“扛着红旗出狱”!
杨献珍
把监狱作为对敌斗争的战场,这些坚韧不拔的共产党人,一边承受着敌人的残酷折磨,一边想尽办法传递情报制造机会。
为了方便交流,他们给监狱的所有看守管理人员,都用英文发音起了一个代号。
一天,杨献珍向支部汇报说:“我看OX此人可以,或许从他这里,能够打开一个缺口,与组织取得联系--------”
OX,这是英文“牛”的发音,这个代号,指的正是牛宝正。因为几件小事,杨献珍发现了牛宝正身上的一些“弱点”。
草岚子监狱的那些看守们,虽然没有什么地位,但也跟着特务们有样学样,一个个极其凶狠。与他们相比,牛宝正这个人,就显得特别的好说话,因为他从不凶犯人,甚至可以说是和颜悦色。
从这点来说,牛宝正绝对是有善心的。
一天,牛宝正拿着一张信纸,跑来找杨献珍,希望他能帮自己,给家里写一封信。
信写完,牛宝正已是满面愧色,他哽咽着说:“可怜我老娘都70多岁了,生病了却没人管没钱看,都是我这做儿子的没用啊!”
牛宝正很孝顺,一个孝顺有善心的人,也绝对有忠心值得托付!因此,杨献珍才认为,可以从牛宝正这里打开缺口,做好他的争取工作。
得到支部的肯定,杨献珍便开始想办法与牛宝正交起朋友。每当牛宝正值勤,杨献珍都会想办法与他聊天,聊家乡,聊战乱,更聊国家的未来与出路。
杨献珍
这个憨厚正直的汉子,原本,他只是为了糊口活命,所以找了这样一份工作。监狱里关着谁、审讯谁,根本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他也不会质疑谁是对谁是错,只是当这些人被各种酷刑折磨时,他会出于善良的本能感到同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开始怀疑,究竟是什么样的信仰,能够支持这些人,长期忍受住酷刑折磨而不屈服呢?
随着与杨献珍的交流越来越多,他的心中也仿佛被拨开了云雾阴霾。若真能建立起那样一个国家,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没有压迫,那该多幸福,难道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共产主义?
知道牛宝正的母亲生病了,监狱里的同志们,便你拼我凑,拿出了一些钱悄悄塞给他,把牛宝正感动得几乎落泪。
同志们在草岚子监狱原址合影
代号“0X”立大功
一天,杨献珍与牛宝正说:“牛兄啊,弟弟我是个读书人,平时就喜欢读书看报。自从来了这里,是什么都看不到,你能帮我买点书报吗?”
牛宝正答应了。就这样,他们有了了解外界的窗口通道,还开始有革命书籍源源不断地送进来,让大家在苦难之中,也有了精神慰藉。
开了送书报的口子,自然接下来就开始送情报传信息。而且因为长期与共产党人接触,听到特务对他们的审讯,牛宝正心中的天平,已经越来越倾斜,他甚至不顾危险主动请缨要帮忙。
写好的密信,被牛宝正藏在了鞋底。交接班以后,他以探望家人的名义,凭借着自己可靠的身份,走过重重卡哨街道,将一封封信,安全的送到了我党的秘密联络点。
在此期间,蒋介石的侄孙蒋孝先,派了宪兵三团的几个特务,冒充犯人进了草岚子监狱,希望借此机会靠近我党同志,偷偷拿到罪证或情报。还有政训处准备大审查、南京密报要杀害12名骨干等等,这些宝贵情报,都是牛宝正第一时间传达过来的。
1936年,随着抗日浪潮越来越高涨,组织人手也越来越紧张,因此营救出被关押的同志们,就更加迫切。通过牛宝正,北方局的组织部长柯庆施,向草岚子监狱的同志们下了指示,要求他们早日出狱为党工作。
狱中的同志们经过反复研究,发现要想大规模出狱,除非利用当局的政策漏洞:服刑满五分之一,发表一个《脱党声明》,就能被释放。
但公开脱党,这就是叛变,这是谁也不愿意的。因此,要想实施这个计划,需要保证他们能够重回革命队伍。
这就需要好好沟通部署了。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作为监狱内外唯一联系人的牛宝正,几乎跑烂了鞋,终于拿回由中央批复的回信。
这下,计划能够大胆实施了。但平日百折不挠,严刑拷打也毫无惧色的共产党人,突然要大面积“脱党”,自然会引起怀疑。为此,牛宝正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游说同僚帮忙,总之要传递出一个大家都“真心悔过”的假象。
经过一番努力,第一批便有9名同志获释。不久后,又有21名同志获释。就这样,前前后后,一共有61名同志,按照这个方法出狱了。
当然,未免有特务跟踪监视,他们出狱后,都是分散活动,也暂时不跟组织联系。直到大部分人都出狱了,才回归组织,并开始参与工作秘密活动。
很快,当局便发觉上当了!他们大面积发表了声明,如今都没事人一样回去工作了,并且都被组织接纳。这不合常理,就是中了他们的瞒天过海之计!并且这个计划要实施,监狱内绝对有内奸策应。
牛宝正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因此行事百倍小心警惕,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有他这一个联系人,他自然行动频繁。狱方下了大力气查,很快就查到了牛宝正头上。
牛宝正的打算,是帮大家都出狱了,自己就逃跑。结果,1936年底,他正在值班时,就突然被逮捕。
为了让牛宝正吐露机密,敌人对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皮鞭雨点似的抽在身上,尖锐的竹签插进手指,但哪怕浑身鲜血淋漓新伤叠旧伤,牛宝正都咬紧牙关绝不开口。
网络图片
敌人恼羞成怒,准备将他处以极刑。好在牛宝正被捕的消息传了出去,组织对他展开营救,将他们一家人妥善送出了北平。
从此后,牛宝正就回了山东老家。在十多年的战乱中,大家早已失去了联系。而且当年在狱中,大家用的都是化名,因此牛宝正也不知道,自己救下的那些人,都已经成了开国元勋。
众人想找牛宝正,但对于他,也都所知不多,只有“牛宝正,代号OX,山东人”这三条基础信息。任务交给了山东省委,但也是大海捞针,找了很久都没有消息。
1950年4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有一位在渤海抗日根据地工作过的同志,他说认识一个叫牛宝正的,是无棣县人。于是,此事又交给了无棣县。
找到牛宝正时,他正被关押在无棣县城关监狱接受管制,衣衫褴褛满面沧桑,可见是吃了很多的苦。
为什么关押他?狱方拿出卷宗,上面写着:“国民党草岚子监狱狱警。”
而经过调查,确认他是牛宝正无疑。
省委立刻下令将他释放,接到了济南,不久后,又派专车送去北京。一下车,牛宝正便见到了杨献珍、安子文等老同志,他们早已等候多时。
经过中央批准,牛宝正被安排到草岚子监狱做预审工作,并且享受干部行政18级待遇。
1954年,在仅仅3年多以后,牛宝正便病逝,按照他的遗愿,子女将他安葬在了家乡的祖坟中。
当年,牛宝正敢于在至暗时刻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那么多同志。虽然他的名字鲜为人知,但他同样是那个时代,最伟岸的英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