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十九畏有丁香畏郁金这一说法,但凡事无绝对,有时候它俩握手,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止呕逆,打嗝,泄泻等的丁郁四神散中,它俩与川芎山楂同台,表现就很亮眼。
丁香第一个出场,温脾胃,降逆气。不让胃寒呕逆,吐泻,脘腹作痛的情况继续。
郁金紧随其后,将肝气理顺,将脾胃之气理顺,让因呕逆、吐泻而受损的脾胃不抑郁,好好工作,运化水谷精微。
川芎打着芳香化淤的标签第三个上台,祛外部之风,行内部之气。上能到巅顶,下能到血海,在将病灶的瘀阻打得落花流水上,功不可没。
姗姗而来的山楂,开胃消食,化滞消积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化痰行气之效,却为人所知不多,消痰浊对治病也很关键哦。
丁香、川芎、山楂均是暖男(温脾胃),丁香、郁金、川芎芳香燥脾,正迎合了脾胃的爱好:脾喜燥不喜湿,胃喜温不喜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负责此次报道,他们在1991年第1期为四味药作了个专题。告诉观众:
丁香6~15克,郁金6~15克,川芎12~30克,山楂12~50克
可降逆温中,行气解郁,芳香化瘀。临床上用它们四味治疗脾胃病79例,其中呃逆15例,噎膈9例,反胃2例,呕吐32例,泄泻21例,均获满意疗效。(其中呕吐者,有6例改用了灌肠法。)
呃逆
潘 x x,男,40岁,工人,1987年2月4日初诊。
主诉:4天前钓鱼,食寒冷饭食,加之寒天涉水,归至家中,自觉胃部不适,第二天晨起呃逆连声,数分钟后即止,间隔数小时又出现,食欲日渐减少,日中和而不渴。经某医院诊治,服用丁香柿蒂散2剂,略有减轻。自昨日始,呃逆频作,得热则减,不思饮食,无法安卧来诊。
诊查:面色萎黄,呃声有力,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诊为胃寒型呃逆。治用丁郁四神散汤剂:丁香12克,郁金12克,川芎15克,山楂20克,水煎服。就诊2次,服本方4剂而愈。
本例系寒邪侵袭,胃失和降,胃气上冲喉间而致病,以丁郁四神散治之,药中肯綮,病愈。
噎膈
林 x x,男,25岁,干部,1987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因心情抑郁,胸膈痞闷,继之出现吞咽梗塞感,咽痛,口苦而干。
诊查: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语音低微,少言,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诊为气郁痰阻型噎膈。治用丁郁四神散加味:丁香12克,郁金15克,川芎12克,山楂15克,沙参12克,茯苓15克,水煎服。服用上方7剂后吞咽通畅,已无所苦,逾半月随访,噎膈未见复发。
本例郁怒忧思,气结痰阻,治以郁金开郁利气,丁香芳香化痰浊,共奏开郁化痰,滋阴润燥之效,抑郁得舒获全功。
呕吐
陈 x,男,4岁,1987年12月3日初诊。 其母代诉:昨生日之夜,过食油腻,又餐果品。今晨呕吐频作,吐出酸腐之物,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秽臭。
诊查:面色苍白,腹部压痛,舌质淡,苔厚腻,脉滑。诊为饮食停滞型呕吐。治用丁香9克,郁金6克,川芎6克,山楂15克,加水300毫升,煮至50~60毫升保留灌肠。20分钟后泻出,泻后呕吐立止。再嘱其服大山楂丸以善其后。
患儿饮食不节,食滞内阻,升降失常,致患儿呕吐,服药易吐出,又不配合针灸,故采用保留灌肠法。丁香、郁金降逆理气,诸药合用共奏消导化滞、降逆之功,呕吐遂告痊愈。
泄泻
林 x x,男,34岁,1989年4月2日就诊。
半年来,自觉胸胁胀闷,食欲减少,经服逍遥丸症状略有好转。昨因郁怒,是夜腹痛泄泻,泄如水样,夜6行。四肢倦怠乏力,神疲而来诊。
诊查:面色萎黄,急性病容,腹部压痛(+),舌质淡红,苔白,脉缓。诊为肝气乘脾型泄泻。治用丁香12克,郁金15克,川芎20克,山楂30克,水煎,分2次口服。服用中药30分钟后,按摩神阙穴15分钟。就诊4次,泄泻止,余证亦有明显减轻。
本例脾胃素虚,复因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致病,故以郁金疏肝开郁,丁香、川芎理气化瘀,配以按摩神阙穴以补中,遂告愈。
本文摘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作者姜国峰、罗佳波、钟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