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盐城市中心广告牌挂着别的城市景区广告一事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吐槽。从规定层面来看,这一行为明显不违反任何规定,然而,网友们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其中折射出的是对城市形象塑造和本土文旅宣传的深度思考。
城市中心区域往往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承载着本土文化、特色与魅力,是向外界展示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平台。盐城市中心的广告牌,本应成为宣传盐城本土文旅资源的有力阵地。盐城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广袤的湿地、美丽的海滩,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享有“东方湿地,鹤鹿故乡”的美誉;盐城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光荣与辉煌。这些独特的文旅资源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亟待被更多人知晓和欣赏。
然而,如今市中心的广告牌却被其他城市景区广告占据,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感到“错位”。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赚取广告费而忽视了本土文旅的推广。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本土文旅宣传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吸引外地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还能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当游客来到一座城市,看到市中心的广告牌展示的都是其他地方的美景,难免会对这座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产生疑惑,甚至可能错过深入了解盐城的机会。
当然,从广告牌运营方的角度来看,为其他城市景区投放广告或许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社会责任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管理者也应该在广告牌的规划和管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平衡好商业利益和城市宣传的关系。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广告牌资源更多地向本土文旅倾斜,比如给予本土文旅企业一定的广告优惠政策,或者设定一定比例的广告位专门用于宣传本土特色。
此外,盐城也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创新本土文旅宣传方式。除了传统的广告牌宣传,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举办特色文旅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盐城的魅力。例如,通过拍摄精美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举办湿地文化节、红色文化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盐城。
盐城市中心广告牌事件引发的网友吐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城市形象宣传和本土文旅推广的重要性,在商业利益和城市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城市的每一块广告牌都成为展示本土魅力的窗口,让盐城的独特风光和文化底蕴走出盐城,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来源:大勇哥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