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作为贵州第一名山,也是贵州四大主力景区之一。自梵净山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之后,梵净山的旅游就非常火爆。在旅游旺季和小长假期间,梵净山的门票都需要提前预约,一票难求。许多游客不清楚需要提前购票,结果到达景区大门后发现不能进去,只能失望地离开。



梵净山之所以一票难求,主要是梵净山的游客接待能力有限。梵净山的主景区就是红云金顶和老金顶,通往两座高峰的路都是悬崖峭壁,需要游客一步一步爬上去,如果游客多了就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在旅游高峰的时候,大量的游客乘坐缆车到达山腰,然后攀爬两座高峰,自然导致山顶的游客过于拥挤。



目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佳的方案就是扩大景区的范围,以达到分散游客的效果。梵净山除了目前的景区范围之外,还有大片地区尚未开发,不过这些地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开发旅游,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的保护。目前,贵州已经出台了《梵净山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其中提到要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适度开发旅游。实际上,某些深度游、研学游是可以在保护区内进行的,参考荔波茂兰,同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徒步游、研学游、探洞游等十分兴旺。

梵净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江口方向的东门游客太多,印江西门方向冷清。梵净山的许多景点需要从东门上山才能看到,比如太子石、万米睡佛等,但由于西门旅游交通不便、旅游设施不完善,导致大量的游客在堵在东门。



针对这个问题,印江和铜仁、贵阳都应该考虑开通到西门的旅游直通车,如果担心没有游客,那就是将客运班次的线路延长到西门来解决这个问题。西门到东门之间,也应该有联络线。有一些游客想从东门爬山,因为东门爬山不太累,景色美,然后再从西门乘坐索道下山。但游客的车停在东门,那就无法选择以上的游览方式。如果景区大门之间的联络线开通了,那许多游客自然选择从西门上山,如此游客游览的范围也就扩大了,东门就不那么拥挤了。

实际上,梵净山的上山线路一共有四条,还有南门和北门,只是这两条路现在基本荒废了。如果加以开发,将南北两条线路都修建索道,那游客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减轻了东门的负担,减轻了红云金顶和老金顶的压力。索道的线路多了,游客上山的速度加快了,下山的速度也加快了,减少了排队的时间,提升了体验感。



梵净山山下的景点,也可以规划在梵净山景区范围之内。目前,梵净山山下比较有名的景点是亚木沟,但此景点的交通不便,而且需要单独收门票80元,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如果将亚木沟直接纳入梵净山景区管理,那就扩大梵净山景区的旅游范围,同时也带动了亚木沟景区的发展。类似的案例,贵州小七孔景区和大七孔景区合并为荔波樟江景区,门票通用,获得很大的成功。



在印江方向,梵净山山脚的景点就更多了,比如团龙村、亚盘林风景区、云上居森林康养基地等。如果都纳入梵净山的景区范围,那梵净山的容纳量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当然,纳入一个景区后,则需要开通从东门、西门到达各景点的观光车,如此才能方便游客。而在门票方面,尽量不要提高。观光车通票可以适当提高价格,比如小七孔的观光车价格为40元,但是可以通达任何一个景点,而且无限次乘坐,所以游客都非常满意。



梵净山作为贵州四大热门景区之一,应该成为铜仁的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梵净山只有到达铜仁、贵阳、江口等地的直达车,没有到附近景区的直通车,这是不利于游客的集散的。建议梵净山大门口开通到潜龙洞、九龙洞、铜仁大峡谷、苗王城、佛顶山等景区的直通车,方便游客出行的同时也带动铜仁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