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时期的明朝疆域多达900万平方公里,但这包括了羁糜统治的“半领土”区域。

奴儿干都司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构成了明朝广阔疆域的一部分,管辖四至分别到库页岛、图门江、斡难河、外兴安岭。

管理的对象自然是女真各部,既有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一部,也有东海女真大部。

奴儿干都司的出现完全就是朱棣的面子工程,像其他的形象工程一样,由于劳民伤财明朝初期并没有坚持下来。

1935年,存在24年的奴儿干都司被撤销了。

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发生了逆转,你放弃的地方,成为了别人崛起的起点。



女真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了暗地发展,从而成了明朝命运的终结者。

朱元璋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解决东北地区的女真人问题,建州女真出现的三万卫就是明朝涉足东北的试探。

彼时的女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但大体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东海女真。

前两者距离明朝较近,受中原文化的辐射也比较大,东海女真远中原核心,称为野人女真更为恰当。



东海女真占据的地盘最大,其内的部落也最多,既有霍尔哈部、窝集部,也有吉里迷部。

元朝曾在此设立征东大元帅府,在大元帅府的管辖之下,库页岛被纳入到了元朝的统治当中。

继承元政权之后,明朝同样想在该地施加影响力,朱元璋时期能做的相对较少,朱棣一上台就立即采取措施向东海女真各部出发。

在征东大元帅府的旧址,现如今的俄罗斯特林,朱棣搞了一个办事处,本想把这个办事处办得长长久久,没想到最后却成了一个临时办事处。

这个办事处就是奴儿干都司,在它的辖区内有20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新疆还要大。



手底下又分出了115个卫所,相当于分公司的统一管辖各地女真。

至于员工有2000多人,大多以军队的性质驻扎在各地。

朱棣想要用成绩证明自己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所以不停的向奴儿干都司砸钱。

东海女真每年会来朝贡,一开始朝贡的次数在12~15次,每年进贡的物品全是明朝贵族急缺的貂皮、海东青、东珠等。

中原王朝的脾气就是拖大,女真人进贡的物品,明朝往往会翻倍回赠,丝绸每一次多达300匹,铁器也有500斤,茶叶更是能装多少算多少。



这样频繁的你来我往,明朝开始受不了了。

仅仅维持这一项,明朝就要拿出12万两白银,这占到了军费开支的3%,相当于2000个县令的年薪。

朱棣被誉为千古一帝,那是用钱堆出来的。

北京城的兴建花了不少钱,6次征讨蒙古更是掏空了明朝的国库。除此以外,还有两次对安南用兵,郑和6次下西洋更是烧钱的举动。



丰功伟业是建立了起来,但国家也到了即将崩盘的局面,这时候的明朝犹如汉武帝末年时期。

上位的仁宗与宣宗不得不为钱而发愁,削减用度,控制无谓的开销成了省钱的办法之一。

奴儿干都司这种烧钱的外派机构自然要受到挤压,明朝初期会派船队巡视松花江、黑龙江,处在松花江上的造船厂还时常被女真部落骚扰。

宣宗的时候首先减少了女真人朝贡的次数。把频率控制在每年3~5次,这样一来就能节省下不少的费用。

由于松花江船厂被女真人攻击,造船的速度也相应减低,巡视更是变得可有可无。



1433年,船队最后一次巡视松花江、黑龙江之后,便停止了无谓的付出。

由于明朝不肯花钱了,所以东北地区开始不稳定。女真人见老板不发钱就揭竿而起,开始攻击辽东地区。

松花江做船厂就是被女真人击破,杀了500多明朝士兵和造船工人。

别看明朝的回赠十分丰厚,但这些回赠大多被女真各部的贵族把持,普通女真人难以接触,只能不停的上税交税,这使得女真人更加难以掌控。

朝贡物品当中的海东青是明朝贵族喜爱的玩物,女真人为了捕捉海东青要付出极大的伤亡。



由于海冬青的死亡率极高,为了保证数量,女真人就不得不多抓多捕。

这样既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也造成了加班加点的现象增多,女真人的不满情绪更多。

仁宗年间开始,奴儿干都司地区就已经有叛乱发生,镇压叛乱又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

明朝官吏算了一笔账,每从奴儿干都司地区赚1两银子,明朝就要花6两银子去维护。

这样的买卖别说明朝了,就算马云来了也不愿意做。



1435年,宣宗直接了当的下达命令,正式放弃经营奴儿干都司。

把这块对帝国没有任何用处的番外之地扔给女真各部,让他们自己去争斗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