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1日是第七个“中国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参与体重管理,了解肥胖防治肥胖”,呼吁全社会关注肥胖及其相关健康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工作节奏的不断提高,中国人超重和肥胖比例呈迅速攀升态势。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国家之一。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肥胖问题,它是关乎健康的定时炸弹。肥胖给国家的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到2030年,因为肥胖引发的医疗开销可能会飙升到全国医疗费用的22%以上。这是因为国人的平均体重像火箭一样往上蹿,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各种和肥胖挂钩的代谢病,比如肥胖合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这是对我们健康的隐形威胁!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携手16个部委,启动了一个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口号是“健康体重,一起行动”,目的是把肥胖防控变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的一部分,强调多学科合作、早发现早治疗和科学的体重管理。

那么,什么是OSA?与肥胖有何关联?肥胖合并OSA对健康有何危害?如果有此病,我们应该去医院就诊什么科?值此中国肥胖日之际,我们就肥胖与OSA的防治要点进行重点解读,助力公众科学应对这一“隐形健康杀手”。

什么是肥胖合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打鼾憋气,别以为是睡得香!OSA是一种让人夜夜难眠的慢性病。它会让你的呼吸在梦乡里玩“暂停键”,氧气含量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睡眠质量被搅得七零八落。症状是晚上打呼噜打得震天响,还时不时地喘不过气来,早上起来头像被锤子敲过一样疼,白天出现疲乏甚至嗜睡。OSA发病隐匿,还特别喜欢找胖子,发病率高达90%以上,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OSA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吗?

OSA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心脑血管等问题,甚至会发生夜间猝死。OSA不只是个人问题,它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因此专家们都在强调:打鼾还憋气,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得赶紧去医院检查。

肥胖与OSA相关吗?

需要注意的是,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一个大因素。特别是黄种人,一旦胖起来,脖子周围的脂肪就容易堆积,晚上睡觉时肌肉一放松,气道就容易被压扁,呼吸不畅。而且,OSA还会让身体分泌瘦素减少,饥饿素增多,这样一来,不仅让人更想吃,消耗的能量也少了,体重就容易飙升。更糟糕的是,这还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和瘦素的反应变差,引起各种代谢问题。

研究发现,体重每增加10%,中重度OSA的风险就会飙升到原来的6倍。如果你又胖又有糖尿病,OSA的几率高达87%;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OSA的几率在73%到82%之间;房颤患者中是76%到85%;脑卒中患者中是71%。所以,OSA引起的间歇性缺氧会让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等问题更严重,形成一个“肥胖-OSA-代谢疾病”的恶性循环。

如果怀疑有此病,该到医院什么科就诊?

OSA不仅是个慢病,背后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可能需要同时找好几个学科的专家诊断。肥胖合并OSA病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中重度肥胖合并OSA的胖友们,如果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口腔矫治和无创呼吸机干预这些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减重代谢手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

什么情况需要做减重代谢手术?

并非“自己觉得胖”就可以接受减重代谢手术,它有严格的医学适应证,根据指南要求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体重指数(BMI)≥32.5,且经过非手术干预(如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 BMI≥27.5,并伴有至少两种肥胖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OSA、重度脂肪肝等)。体重指数的计算非常简单,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如体重85kg,身高1.6m,体重指数就是85/1.6²=33.2kg/㎡。所有患者都需经多学科团队严格评估以明确是否需要手术。

减重手术如何实施?手术风险大吗?

减重手术是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完成的。微创器械通过腹部几个0.5-1cm小孔伸入腹腔完成手术操作,创伤远小于传统开腹手术。手术一般耗时0.5到1小时不等,术中出血一般只有几毫升,手术风险基本等同于微创胆囊切除术,整体手术安全性非常高。不仅如此,术后恢复也非常快。同时,由于微创手术伤口小,愈合后一般只有淡淡的瘢痕痕迹。近年来逐渐流行的单孔减重手术,伤口更加隐蔽。

诸多临床数据表明,减重手术不只是让胃变小或者吸收变少那么简单。它还能通过大脑和迷走神经的互动,让我们吃得更少;同时,通过大脑、肠道和微生物的奇妙合作,改变一系列信号分子的传递,比如胃肠激素、脂肪因子、胆汁酸等,帮助我们对抗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做完减重手术后,代谢相关疾病的改善,其实是神经、体液、微生物这些因素一起努力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听到“减重代谢手术”这个说法。

减重手术后1年,总体重减少率可达20%-30%(例如:术前体重100公斤者,术后体重可降低20-30公斤)并能长期有效维持。不仅如此,约80-90%的OSA患者术后显著改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肥胖相关疾病也常随体重下降得到缓解。

总之,无论是肥胖症,还是OSA,都是需要医学干预的慢性疾病,需从源头防控。若您或家人正受这些问题困扰,建议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科学评估,理性选择,长期管理是关键。

正如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五届睡眠医学学术年会所要求的:“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全面提升我国睡眠疾病诊疗能力”,慢性疾病的诊治是一场“持久战”,唯有理性认知与持续管理,才能收获长久的健康收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是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减重学组、口腔学组和技术组的带头单位,是国内最早开展肥胖合并OSA联合诊疗的单位之一,有最早开展减重手术并经验丰富的普外科专家团队。团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量身定制诊疗方案,并提供精准的多学科转诊服务。

例如,对于肥胖合并OSA的病人,会邀请国家临床医学中心的口腔颅颌面科的专家来排除口咽部阻塞的问题;如果怀疑鼻咽部阻塞,会邀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专家来排查。同时,内分泌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营养科、麻醉科、外科重症监护等学科的专家们,都为OSA的多学科诊疗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整复外科为减重后的形体康复提供支持。

目前,上海九院普外科正在筹备“体重管理-睡眠障碍”多学科专科门诊,进一步优化流程,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 杨珵璨主治医师 王兵主任医师

原标题:《科普|中国肥胖日:不容忽视的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栏目编辑:陆梓华 文字编辑:左妍 题图来源:上观AI

来源:作者:杨珵璨 王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