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外交部长王毅在里约热内卢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王毅说,最近国际形势又出现不少新变化,变化是这个时代常态,但不变是中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中国最高领导人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始终是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的根本保障。双方要共同努力,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转化为各领域合作成果。王毅表示,当前,单边与多边博弈激烈进行,维霸和反霸较量在全球展开。金砖国家团结与合作正在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价值。



拉夫罗夫(资料图)

在近日举行的两会上,中国外长王毅就中俄关系表态,“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不变、内生动力不减......决定永久睦邻友好”。王毅的这句表态,里面有个相当少见的词语,那就是“永久”。“永久”这一个词汇,在国际外交场合可谓是极其罕见的,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向来都是利益当先,从来不存在永久一说。中方既然这么说,这表明中俄关系早已经超越一般的国家关系。不仅中方也坚持这套理论,包括俄罗斯也是这样的想法。

相对于美俄关系不确定性,普京在对华态度上却立场鲜明,普京用“深层次、具有战略意义”这9个字定调中俄关系,表明俄方已将中国视为战略伙伴,中俄合作将继续升级。眼下中国已经是俄罗斯能源的第二进口国,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2500亿美元,两国在金融、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愈发深化,这种高度互补、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国与国交往的典范。而中方选择参加普京的胜利日阅兵,既是主权国家的权利和自由,又体现出对俄罗斯的支持。



普京(资料图)

放眼全球,历经风雨且历久弥坚的中俄关系已然树立了大国、邻国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典范。去年中俄迎来建交75周年,中国最高领导人和普京总统三次面对面会晤,共同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历史新阶段。今年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与普京总统两度战略沟通,继续引领中俄关系在风高浪急的百年变局中坚毅前行。两国元首高度互信、密切沟通,不仅是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鲜明政治符号,还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坚实战略保障。

从当前的俄乌局势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承诺的短期结束俄乌冲突的目标似乎难以达成,美国方面反而几次提出或将退出斡旋。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首先反映出的是美国自身动机不纯。美国现在的目标是要重置美俄关系,并尽快从乌克兰危机中抽身。美国并不想从根本上解决乌克兰危机、处理欧洲安全格局当中的深层次的矛盾,而仅仅希望以停火,包括暂时的、短期的停火为目标来展现美方的行动力,这种做法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现在,俄乌冲突陷入僵局。从俄方看,普京数月来反对接受停火,担心乌克兰利用停火重新集结,用西方武器重新武装。俄罗斯想要的结果,一是守住冲突中占领的乌东四州领土,以及2014年就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二是从根本上消除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特朗普政府在领土问题上,一定程度支持俄罗斯。特朗普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一些美国官员也认为,冲突结束后的新边界线,可在现有边界线附近划定。



泽连斯基(资料图)

在美国积极推动俄乌冲突停火的时候,欧洲的立场还是非常的强硬,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会议,要推动对于乌克兰基辅当局的支持,并且承诺给予更多的军事援助,以及财政支持。也是因为欧洲的支持,让乌克兰基辅当局看到了新的希望,为此敢于在多个区域继续和俄罗斯作战,包括进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地区,也有军事力量维持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作战,显然乌克兰基辅当局并不愿意结束冲突,因此一旦冲突结束,基辅当局就会被清算,为此就有了如今的死磕局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