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和讯网报道,4月堪称全球贸易领域极具戏剧性的一个月!中国近期取消1.2万吨美国猪肉订单,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规模撤单纪录,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一周,美国对华猪肉出口量仅为5800吨。这不仅是2025年截至目前最低的单周交付量,与中国此前公布的采购量相比锐减1.2万吨,环比降幅更是高达72%。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对记者表示,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近一周以来,美方在对华关税问题上不断释放混乱甚至相互矛盾的信号。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强调,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纠正错误,停止威胁讹诈,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特朗普威胁称,如果各国不能与美国达成协议,他将改变对特定国家暂缓90天“对等关税”的做法,并将关税恢复到更高水平。“如果我们不能达成我们想要达成的协议,或者我们必须达成的协议,或者对两方都有利的协议,那么我们就回到原来的样子,”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但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他不会延长“90天暂缓期”时,特朗普没有排除这一(延长“90天暂缓期”)可能性。他称,“我们得看看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日前,中国外交部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方高层将到访瑞士,并与美财长贝森特展开会谈,此次高层对话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激化之际,意义自然非同寻常。对于此次会谈,美媒在采访时询问贝森特,中美之间是谁先主动发起联系的,让贝森特好不尴尬,支支吾吾了半天还是没敢正面回答问题。记者们又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求证,中方发言人证实这场经济会谈的召开正是应美方的请求。果不其然,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令美国非常焦急,可见美国在关税战中已落下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称,他不会为了开启谈判而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请问,目前中美双方距离进行谈判还有多远?发言人表示:事实上这场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施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开展对话。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场关税战是美国挑起的,中方只能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贸易秩序。从上个月下旬,美方高层不断释放出与中国进行谈判的信息,甚至制造中美已经进行沟通和磋商的信息,结果遭到中方辟谣。关税战并不是解决贸易问题的办法,最终还是要在谈判桌上达成妥协。问题在于,谈判的起点是什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甚至更高的关税,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已经中断,特朗普也承认,这么高的关税,双方没有办法做生意了。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需要认识到,特朗普的“让步”表象下,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算计。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铁锈带”选民发现,关税未能带来就业回流,反而推高生活成本。全美50州爆发的反关税游行,迫使共和党调整策略以保住关键选区。另外中国在电动汽车、光伏等领域的突破,使美国100%关税沦为“纸老虎”。特斯拉被迫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半导体行业警告将损失1200亿美元营收。中国还积极推动产业链韧性构建,通过RCEP深化区域合作,2025年对东盟出口占比提升至18.7%,削弱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