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妇联联动各级妇联搭建平台载体,加大项目支持,引导女性社会组织聚焦妇女群众所需所盼,通过专业服务提升妇女儿童和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暖童心
内蒙古:关爱伴童成长,服务为家护航
“益路同行”留守困境儿童成长支持项目开展公益问诊活动。
做好留守困境儿童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是全国妇联及各地妇联共同推动的重要实事之一。2024年,在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巾帼牵手计划”支持下,内蒙古益家妇女维权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实施了“益路同行”留守困境儿童成长支持项目。中心负责人田璇介绍,项目主要面向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凉城县、兴和县的留守困境儿童,实施安全教育、心理关爱、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对儿童家长、爱心妈妈、教师等群体进行督导培训,同时进行儿童个案干预服务。
“对留守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应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倾听和有效的回应建立起与孩子的信任关系。”田璇说,“益路同行”项目一方面采用综合性服务模式,组建法律、心理、家庭教育综合服务队,给予留守困境儿童有针对性的关爱帮扶;另一方面采用心理健康关爱模式,由机构心理专家、社工通过个案、小组形式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建立联动机制,增强女性社会组织与爱心妈妈在儿童心理健康监护方面的合力。
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服务活动32场次,进行个案干预30人次,累计受益668人,完成了对实施地留守困境儿童从缓解困境到促其发展的进阶式关爱,获得儿童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田璇说,在机构发展过程中,各级妇联给予了有力的指导与支持。机构2021年曾承接实施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干预的“呵护少年的你”项目,获评自治区妇联“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品牌项目,这类项目经验为实施“益路同行”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知心大姐”助力幸福家庭建设
内蒙古:关爱伴童成长,服务为家护航
包头市昆区家长理短调解工作室开展普法宣传公益活动。
“说实话,干调解这行会‘上瘾’。你见过凌晨两点在调解室抱头痛哭的夫妻吗?你听过因为孩子作业问题吵着要离婚的夫妻,后来笑着和孩子约定每周三一起看动画片吗?”谈起从事了十年的婚姻家庭调解事业,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家长理短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唐小华感慨地说,提早一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让幸福家庭向前一步,这是她从事这份事业最大的理由。
唐小华介绍,调解工作室于2015年成立,致力于各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室成立了一支“知心大姐”家庭婚姻矛盾调解队,成员以退休教师、退休居委会主任、社区工作者、妇联干部为主,目前有25名核心成员、30余名志愿者。
目前,工作室的调解服务已经辐射昆都仑区黄河西路街道9个社区。为进一步拓展调解服务功能,工作室设立了实体服务平台“人民调解超市”,设置了两个“知心大姐”家庭婚姻服务站,服务站由心理咨询师、律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组成专业团队,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指导+情感修复”链条式服务。
黄河小区有一个陷入多重矛盾危机的家庭,家中有视力残疾的妻子,还有一个不幸患上了罕见病的女儿。丈夫田某为给女儿治病花光了家产,由此招致儿子一家的强烈不满。在生活的种种打击之下,田某变得暴躁易怒,冲动伤人。调解队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们申请了民政救助金,安排心理咨询师上门为田某进行心理疏导,设置了家庭“每周茶话会”,成功帮助这个家庭化解了矛盾危机。
为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的早期发现、预防和化解工作,工作室实施了“幸福家庭计划”家庭矛盾前置干预化解项目。该项目在社区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场所设立“幸福家庭”服务站,开展专题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成功将矛盾化解工作的关口前移。
“各级妇联组织帮助链接资源,联合民政、司法、教育等部门建立矛盾预防化解联动机制,并发动社区妇联执委、网格员等力量构建了矛盾排查网络。”唐小华说。在妇联指导支持下,工作室连续六年获得自治区妇联专项经费支持,为社区基层矛盾调解、幸福家庭建设贡献了力量。
“北疆亮姐”打造有温度的家政服务
内蒙古:关爱伴童成长,服务为家护航
“北疆亮姐”巾帼家政联盟开展专业培训。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妇联集聚全区家政企业、家政培训机构和相关职业院校,合力打造了“北疆亮姐”巾帼家政服务品牌,组建了“北疆亮姐”巾帼家政联盟,大力实施“家庭服务巾帼行动”,以家政服务进社区为切入点,服务千家万户,促进妇女技能提升、就业增收。
“北疆亮姐”巾帼家政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目前有154家成员单位,其中女性社会组织有79家,已辐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2.3万人。以内蒙古自治区家政服务协会、呼和浩特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锡林郭勒盟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等女性社会组织为例,他们在制定实施家政地方标准、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共同推动了自治区巾帼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
“联盟注重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和其他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低保户、脱贫户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群体义务开展居家保洁志愿服务,体现了巾帼家政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住着一对老夫妇,因行动不便,生活空间变得日渐杂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盟成员突泉县康乃馨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志愿者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他们清扫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个家焕然一新。
为助力“科技兴蒙”行动,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发挥“联”字优势,连续三年实施高层次科技女性人才居家精细保洁服务项目,组织联盟企业为女性科技人才家庭免费提供精细化家政保洁服务,助力高层次科技女性更好地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妇联组织通过思想引领、活动覆盖、培训输智、资源配送、项目扶持等多元方式为女性社会组织赋能助力。2024年投入经费240万余元,引导女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聚焦家事调解、儿童保护、法律服务、心理关爱、家庭教育等领域,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精准化细致化的关爱服务,推动女性社会组织活力和服务成效不断彰显。(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