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小林,我们分开吧。”他低着头,手指在咖啡杯沿划来划去。
“好啊。”我点点头,嘴角挂着一抹浅笑。他抬头,眼里全是诧异。
“你不问为什么吗?”
“不用问,我都明白。”
他不知道的是,我的办公桌抽屉里,还躺着一封未拆封的任命书。
01
我叫林小雨,朋友都叫我小林。二十八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了五年。
陈宇是我大学时的男朋友,也是我毕业后一直在一起的人。我们相识在大学三年级的一次社团活动上。
他是计算机系的学生,我学的是公共管理。我外向,他内敛。我喜欢热闹,他喜欢安静。我们像两块拼图,凹凸相合。
大学毕业那年,我们决定留在这座城市。不大不小,不繁华也不冷清,适合两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慢慢扎根。
我通过校招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但不算出色。
每天朝九晚五,工资足够生活,但不会让你感到特别富足。陈宇进了一家民营互联网公司,薪水比我高一些,但加班多,压力大。
我们租住在城市东郊的一个小区里,两室一厅,阳台上摆着几盆我照料的绿植。
每个周末,我们会一起去附近的菜市场采购食材,回来做一顿简单的晚餐。有时候约上几个同学,在家里打打牌,聊聊天。日子很简单,但也很温暖。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未来?”有一次,陈宇突然问我。
我正在洗碗,手上的泡沫滑落。“想过啊,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觉得我们这样下去,好像看不到什么变化。”他坐在沙发上,表情有些茫然。
“变化?”我擦干手,走到他身边坐下,“你想要什么样的变化?”
“不知道,可能是更好的工作,更大的房子,或者.....”
“或者结婚?生孩子?”我接过他的话。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现在条件还不够好,我觉得至少要有自己的房子才行。”
我笑了:“那就一起努力呗,慢慢来,我们还年轻。”
那时候,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平凡但幸福。我没想到,生活会在某个转角处,突然拐了个弯。
02
去年夏天,陈宇突然提出要考公务员。
“公务员?”我有些意外,“怎么突然想考这个?”
“公司最近不太稳定,听说要裁员。”他揉了揉太阳穴,“而且我快三十了,需要找个稳定的工作。公务员福利好,压力小,有编制,将来退休也有保障。”
我点点头:“如果你想考,我支持你。”
从那天起,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陈宇开始投入到备考中,每天下班后就泡在书桌前,周末也不出门了,整天对着教材和习题集。我尽量保持安静,减少对他的打扰。做饭、洗衣、打扫,家务活我全包了。
有时候夜里醒来,看到书房还亮着灯,我会端一杯热牛奶给他。
“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我轻声说。
他抬头,眼睛有些红:“再坚持一下,这次一定要考上。”
我知道他有多努力。从小到大,陈宇都是那种认准一件事就会全力以赴的人。大学期间,为了拿奖学金,他能连续一周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终于,在备考八个月后,陈宇收到了面试通知。那天晚上,我们破例点了一瓶红酒庆祝。
“小林,谢谢你这段时间的支持。”他举起酒杯,眼睛里闪着光。
“说什么呢,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和他碰杯,“我相信你面试也会顺利通过的。”
果然,一个月后,陈宇拿到了录取通知。他考上了市政府办公室的一个职位,虽然只是科员,但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终于上岸了!”他兴奋地抱起我原地转圈,“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我被他转得头晕,却也被他的喜悦感染。“恭喜你,上岸的男人!”
那天,我们叫上几个好友,一起吃了顿火锅。觥筹交错间,大家都为陈宇祝贺,说他前途一片光明。我看着他被朋友们簇拥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
我不知道的是,这顿饭,是我和陈宇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陈宇入职后,我们的生活节奏完全变了。
以前他经常加班到很晚,我们相处的时间主要在周末。现在他虽然按时下班,却常常有应酬。“单位文化,必须融入。”他这样解释。
我理解,新环境需要适应。但我开始感觉到,不仅是他的工作环境变了,他的人也在悄悄变化。
他开始注重穿着,买了好几套正装和皮鞋。手机换成了最新款。说话的方式也变了,以前直来直去,现在学会了拐弯抹角。
有一次,我问他周末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
“不好意思啊,局长约了几个同事打高尔夫,我得去。”他一边系领带一边说。
“高尔夫?你什么时候会打高尔夫了?”我有些惊讶。
“不会,但可以学嘛。”他对着镜子整理发型,“这种场合,主要是为了社交。”
我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心里却觉得陌生。
朋友小芳约我吃饭,我把这些变化告诉她。
“男人一旦有了点成就,就会膨胀。”小芳敲着桌子说,“他现在接触的都是什么人?领导、同事,可能还有些有背景的人。眼界不一样了,想法自然也会变。你要小心了。”
“小心什么?”我不解。
“小心他变心啊。”小芳直截了当,“我表姐前男友也是,考上公务员后,嫌弃表姐是护士,没几个月就提出分手了,现在听说找了个局长女儿。”
我笑了笑:“陈宇不是那种人。”
但我心里却埋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
那个周末,我约陈宇吃晚饭,想找机会好好聊聊。我选了我们常去的那家小火锅店,价格实惠,味道好。
他迟到了半小时,一进门就皱起眉头:“怎么来这种地方?又小又吵。”
“我们以前不是经常来吗?”我有些委屈。
“那是以前。”他摆摆手,“算了,将就吃吧。”
整顿饭他都心不在焉,不停地看手机。我问他工作怎么样,他只是简单应付几句。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说一些我听不懂的项目名称。
饭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送我回家,而是说有事先走了。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了。
一周后的周末,他约我在一家咖啡厅见面。
一坐下,他就开门见山:“小林,我有话想跟你说。”
我看着他严肃的表情,心中已经有了预感。
“我们分手吧。”他低头看着咖啡杯,手指不停地在杯沿划来划去。
尽管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但真正听到这四个字,我还是感到一阵刺痛。
“为什么?”我尽量保持冷静。
“我们已经不合适了。”他抬起头,眼神有些飘忽,“我现在的生活圈子和以前不一样了,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我觉得我们已经不在一条路上了。”
“你的意思是,我配不上你了?”我直视他的眼睛。
他有些尴尬:“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觉得我们的价值观变得不同了。我想要更好的发展,而你似乎对现状很满足。”
我忽然笑了:“好啊,我们分手。”
他明显愣住了,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干脆地答应。
“你不再考虑一下吗?”他迟疑地问。
“有什么好考虑的?你都说我们不合适了。”我保持着微笑,“祝你找到更适合的人。”
离开咖啡厅,我没有哭。三年的感情,就这样结束了。不是因为背叛,不是因为矛盾,仅仅是因为他觉得我“配不上”他了。
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发了一会儿呆,然后起身打扫房间。书架上他的几本书,我装进纸箱。衣柜里他的几件衣服,我也整理好。该断的就断干净,我一向如此。
晚上,陈宇发来微信:“你的东西我已经整理好了,明天送过去?”
“不用了,你直接扔掉吧,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我回复。
他没再回消息。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在想一个问题:他凭什么觉得我就会一直原地踏步?
03
其实,在陈宇备考公务员的那段时间,我也没有闲着。
单位里有个重点项目,负责人突然生病住院,领导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我主动请缨:“我可以试试。”
领导有些犹豫:“这个项目很重要,也很复杂,你确定能行?”
“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全力以赴。”我坚定地说。
项目确实很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还要和市政府对接。
我加班加点,查资料,学政策,跑部门,做汇报。有时候晚上回家,陈宇已经睡了,我还要继续处理文件。
周末他在卧室备考,我在客厅处理工作。我们两个人,各自为了自己的目标,默默付出。
三个月后,项目顺利完成,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我也因此被提拔为科长。
更让我惊喜的是,局里推荐我参加了公务员遴选考试,这是一种面向在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选拔方式,比普通的公务员考试难度更大,竞争更激烈。
我没告诉陈宇,一是不想打扰他备考,二是想给他一个惊喜。如果我们都能考上公务员,该多有趣啊。
遴选考试我准备了两个月,好在平时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加上我本身学的就是公共管理,专业基础还不错。最终,我通过了笔试和面试,被市财政局录用,担任副处长职务。
接到通知的那天,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副处长,虽然是副职,但已经是处级干部了,比陈宇高了两级。而且财政局在市直机关中算是权重很高的部门。
我本想第一时间告诉陈宇这个好消息,但当时他刚拿到面试通知,正在全力准备面试。我不想分散他的注意力,决定等他面试结束后再说。
结果他面试完,又要等录取通知。等他拿到录取通知,又要准备入职。一拖再拖,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他就向我提出了分手。
分手那天,我办公桌抽屉里还放着那封任命书。我本打算周末约他庆祝的时候,把这个惊喜告诉他。没想到,惊喜变成了遗憾。
新岗位报到的前一天,我把家里彻底收拾了一遍,把所有关于陈宇的痕迹都清理干净。新的生活,就该有个新的开始。
财政局办公环境很好,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配置齐全的设备。作为新来的副处长,我分管预算科和国库科,手下有十几名工作人员。
刚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一来是工作内容新,二来是角色转变快。
昨天还是个普通科员,今天就成了处级干部,要管理团队,参与决策。有些老同志看我年轻,私下议论我是“空降兵”,质疑我的能力。
我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分内的事情,认真负责;分外的工作,主动承担。
三个月后,我负责的一个预算调整方案获得了市领导的肯定,办公室里的气氛也慢慢变得融洽。那些最初对我有意见的同事,开始主动找我讨论工作问题。
有一天,办公室主任找我谈话。
“小林啊,你这几个月表现不错。”他笑呵呵地说,“局长很看重你,准备让你牵头负责今年的重点项目。”
“什么项目?”我有些意外。
“市政府重点督办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评估。这个项目涉及面广,需要和多个部门协调,特别是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说,“你能行吗?”
“没问题,我尽力而为。”我点点头。
走出主任办公室,我心里有些复杂。市政府办公室,那不是陈宇工作的地方吗?这下可能要打交道了。
不过我很快调整好心态。工作就是工作,个人情感不应该影响。
如果真的遇到了,就当普通同事对待。毕竟,我现在的身份是财政局副处长,而他只是市政府办公室一名普通科员。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带着团队深入各个区县调研,收集数据,形成初步报告。过程中需要和市政府办公室对接,但我都委托科长去联系,自己没有出面。
直到那天,市长办公室临时安排了一个协调会,要求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必须亲自出席。
04
会议安排在市政府第三会议室。我提前半小时到达,坐在分配给财政局的位置上,翻看着准备好的材料。陆续有其他部门的领导进来,互相点头致意。
会议即将开始,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来整理文件,安排座次。我低头看手机,没太注意。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各位领导好,今天的会议马上开始,请把手机调成静音。”
我抬起头,看到陈宇站在主席台旁,手里拿着一叠文件。他还没注意到我,正忙着分发会议材料。
我的心跳突然加快,但很快平静下来。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表情,继续看手中的文件。
会议开始,主持人宣布议程后,请各部门代表依次发言。
“下面请财政局代表发言。”主持人说。
我站起身,走向讲台。这时,我感觉到一道目光。
陈宇终于看到了我,他的表情瞬间变得震惊,脸色惨白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