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过了快一半了,还没有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战争大片,最近这个空缺终于被填补上了。与许多战争电影一样,本片也改编自真实故事,不同的地方在于,改编的是导演本人的亲身经历。



影片改编自导演之一、前海豹突击队员雷·门多萨的亲身经历,用95分钟的极简叙事,将观众拽入伊拉克战场的一栋普通民宅,体验一场没有英雄主义、没有宏大叙事的绝望突围。


影片由A24出品,延续了加兰一贯的冷峻风格,却又因门多萨的血泪记忆而更具真实重量。


影片的开场近乎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荒诞的日常感。一群大兵正在围观伊拉克电视台健美操节目。然而下一秒,画面一转,夜幕下是成排的全副武装的士兵,告诉观众这部电影远没有那么温馨。


影片没有给敌人任何特写,没有交代战略背景,甚至没有清晰的敌我分界——有的只是不断逼近的枪声、此起彼伏的爆炸,以及士兵们逐渐崩溃的神经。


这种刻意模糊化的处理,恰恰还原了战场最真实的混乱:在子弹横飞的时刻,没有人知道敌人是谁,他们只知道,活下去的概率正在急速归零。



电影最惊艳的,是它对战争“声音”的极致运用。前半段几乎没有任何配乐,只有士兵们沉重的呼吸、对讲机里断断续续的指令,以及远处隐约的引擎轰鸣。而当战斗爆发,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子弹击穿墙壁的碎裂声、伤者的哀嚎,全部以近乎暴力的方式冲击观众的耳膜。


有观众形容,这不像是在“看”一部电影,而像是被强行拖入战场,亲历一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模拟体验。


影片的表演同样令人震撼。威尔·保尔特饰演的小队领袖,从最初的冷静指挥,到后来的绝望挣扎,每一个眼神都写满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而约瑟夫·奎恩饰演的年轻士兵,则在恐惧与勇气的撕扯中,展现了最真实的战场心理——他并非天生的战士,只是一个被迫面对死亡的普通人。


最触动人心的一幕,是门多萨在拍摄自己当年救助战友的戏份时,因情绪崩溃而不得不暂停拍摄。这种真实的情感投射,让电影中的每一滴血、每一滴泪,都带着难以言说的重量。


《战·争》的叙事结构极为精简,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高潮”与“结局”。它只是呈现了一场战斗的开始、经过与结束,而这场战斗,既没有改变战争局势,也没有成就任何英雄。


与加兰前作《美国内战》相比,《战·争》的聚焦点更小,却更致命。它不探讨政治,不渲染悲情,只是冷酷地记录下一群普通士兵如何在绝境中挣扎。这种“去戏剧化”的处理,反而让电影拥有了更强大的冲击力。


《战·争》2025

导演: 雷·门多萨 / 亚历克斯·加兰
编剧:
雷·门多萨 / 亚历克斯·加兰

主演: 德德哈罗·伍恩-阿乙-太任 / 威尔·保尔特

豆瓣7.6IMDb7.8


好消息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种商品,几百种精选图书,粉丝超惠选择,不妨逛一逛吧!件件亲测,七天无理由退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