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日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火药。路透社称,这是泽连斯基首次公开指责中国直接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随后在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路透社记者“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的提问时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一直积极致力于止战停火、劝和促谈。中方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
除了指责我国外,日前乌克兰政府公布了一份制裁清单,宣布对三家“帮助俄罗斯制造导弹”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禁止其在乌克兰开展业务并冻结在乌资产。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政府对中国的敌意和恶意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些深受西方“二元对立”思维影响的乌克兰政客眼中,国际关系宛如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任何国家只要不支持乌克兰、不断绝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那就是“站队”俄罗斯。
泽连斯基(资料图)
而这已经是泽连斯基团队上月第三次碰瓷中国。月初还在叫嚣有150名中国人在帮俄军打仗,又突然升级到"中国供应武器火药"。耐人寻味的是,当美国一媒体拿着所谓"俄军使用中国热成像仪"的卫星照片要求置评时,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却坦言"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直接军援"。这种官方表态与总统言论自相矛盾的乱象,折射出乌克兰政治决策层的分裂状态。
中国究竟有没有“军援俄罗斯”,美国其实很清楚。此前在联合国安理会,美国代表再次声称“中国对俄军援”。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霸气回应称,如果中国真的给俄罗斯军事援助,那么俄乌冲突就不是现在的局面了。对这番话,在场的所有国家代表都默不作声,美国代表则在沉默许久后,表示“如果中方觉得有问题,她可以撤回相关言论”。
泽连斯基(资料图)
需要指出的是,泽连斯基对中国发起无理指责,最终断掉的,是乌克兰自己的后路。就在3月份,中国与乌克兰刚刚签署了两大议定书,并计划扩大乌克兰的豌豆、野生水产品进口,也为乌克兰农产品扩大中国市场奠定了基础。但是据俄媒体报道,在今年3月份,中国粮食进口量减少了75%,其中乌克兰的粮食进口影响最为严重,进口金额从一年前的1.413亿美元减少到6万美元,下滑幅度超过99%,可以说几乎中断。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5年1月至3月,中国国际粮食进口同比下降40.8%,乌克兰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中国对乌克兰粮食的进口大幅减少。尤其是玉米。从总数据来看,乌克兰3月份对中国出口的粮食数据非常惨淡,总价值只有6万美元。一年前,这个数字高达1.413亿美元,这不是暴跌,而是几乎全部归零。事实上,中国粮食进口的布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知道,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俄罗斯粮食(资料图)
总的来说,这场外交博弈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乌克兰可能因此失去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全球南方国家将更清晰地认识到冲突背后的复杂利益关系;国际社会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难度也可能进一步加大。当前局势揭示了一个现实:在国际关系中,小国往往难以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