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老板娘找你谈话?这次肯定有问题。”老王压低声音。
“上次李师傅被叫去,第二天就收到辞退信了。”陈师傅放下手中的扳手,不安地擦了擦手心的汗。
“我在这干了十五年,应该...应该不会吧?”他走向办公室,老板娘递给他一个牛皮纸袋。
“这个给你,回去再看。”她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
陈师傅接过文件袋,感觉沉甸甸的,心想:“是遣散费吗?还是......”
01
清晨五点半,闹钟还没响,陈师傅就醒了。
十五年如一日,身体比闹钟还准时。
他翻身下床,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那块翘起的地板。租来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地板总是吱吱作响。
洗脸刷牙,煮了一锅稀饭。
陈师傅今年45岁,江西上饶人,在广东这家小型电子厂已经工作了十五年。
“小陈,今天再加把劲,订单还差两百个。”十五年前,刚来厂里那会儿,老板总是这么叫他。
现在,新来的年轻人都叫他陈师傅了。
厂里的师傅多了去了,但提起陈师傅,没人不竖大拇指。
这个瘦瘦的,脸上总带着憨厚笑容的中年男人,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打开手机,妻子发来微信:“收到钱了,儿子这学期的学费交上了。”
陈师傅回了个“好”字,又补了一句:“天冷了,多穿点。”
他和妻子两地分居,妻子在老家照顾上高中的儿子。
儿子小涛今年考上了大学,家里经济压力更大了。
吃完早饭,陈师傅骑上那辆陪伴他十多年的破旧电动车。
电动车电池不太行了,要时不时踩两脚助力才能爬上坡。
但陈师傅舍不得换,他总说:“能用就行,钱要省着花。”
厂区大门口,保安老李跟他打招呼:“陈师傅,今天又是第一个啊!”
陈师傅笑笑:“习惯了。”
进入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塑料的气味。
这味道闻了十五年,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陈师傅打开机器,熟练地检查昨天的产品。
车间里陆续有人进来,都跟他打招呼。
“陈师傅早啊!”
“陈师傅,我那台机器又有点问题,待会儿帮我看看呗?”
陈师傅点点头:“好嘞,等会儿去。”
这几个月,厂里气氛有些不对劲。
订单少了,加班也少了。
以前月底要赶货,经常加班到深夜。最近倒好,准点下班,甚至提前。
对普通工人来说,少加班意味着少赚钱。
陈师傅听说同行几家工厂都在裁员。
“市场不好啊,竞争太激烈了。”老王总这么说。
老王比陈师傅大三岁,来厂里比陈师傅还早两年。
两人是厂里为数不多的老员工了。
上个月,新来的厂长宣布要推行自动化改革。
陈师傅那一条生产线上,原本需要十个人操作的设备,现在只需要三个人。
其他人被调去做别的工作,但明显活儿不够分。
“要变天了。”老王小声对陈师傅说。
陈师傅不愿多想,只是埋头苦干。
他相信,只要技术过硬,就不愁没饭吃。
可这天早上的例会,打破了他的幻想。
厂长站在台上,神情严肃:“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公司决定进行人员结构优化......”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优化”是个好听的词,但大家都知道,那意味着裁员。
“名单已经确定,相关人员会收到通知,两周后正式离职。”
陈师傅的心一沉。
会后,人事部的小张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陈师傅,这是通知......”小张递给他一份文件,眼神躲闪。
陈师傅接过文件,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
“为什么?”陈师傅问,声音有些发抖。
“上面的决定,我也不清楚具体原因。”小张低着头,“可能是因为...自动化后,需要会操作新设备的年轻人。”
陈师傅没再说什么,默默收起文件,回到车间。
他不想让其他人看出自己的异常。
中午饭点,陈师傅没去食堂,一个人坐在车间角落吃盒饭。
“听说了吗?这次被优化的大部分是老员工。”
“年纪大了,工资高,当然先裁啦。”
“太不是东西了,用了那么多年,说裁就裁。”
议论声传入耳中,陈师傅只是低头吃饭,仿佛与己无关。
下午,陈师傅找到厂长,想最后争取一下。
“陈厂长,我在这工作了十五年,从没出过差错...”
厂长打断他:“陈师傅,这不是你的问题。公司战略调整,我也很无奈。”
“我可以学新技术,学操作新设备...”
“不是技术问题,是成本问题。”厂长叹了口气,“公司要引进更多自动化设备,需要减少人力成本。你的工资太高了。”
陈师傅沉默了。
十五年的忠诚,抵不过一纸冰冷的裁员通知。
接下来的日子,陈师傅表面如常,内心却翻江倒海。
儿子刚上大学,每年学费生活费加起来三四万。老家还有瘫痪的老父亲需要照顾。
这个年纪再找工作,谈何容易?
车间里,一些人对他的态度微妙地变了。
有人表示同情,有人疏远,还有人幸灾乐祸。
“这年头,厂里待久了反而是个错。”老王也在被裁名单上,比陈师傅还多拿了一个月的遣散费。
临走前一周,厂里安排陈师傅教新来的小李接手他的工作。
小李二十出头,技校毕业,对机器操作一知半解。
“这个螺丝要定期紧一下,不然会松动,导致产品精度下降。”
“这个按钮千万别乱按,会导致整条线停工。”
陈师傅耐心地教导着,把十五年的经验一点点传授给这个年轻人。
小李有时不耐烦:“陈师傅,这些老古董设备很快就要淘汰了,何必那么认真啊。”
陈师傅笑笑,没说话。
他知道,认真是一种习惯,改不了了。
周五晚上,老王组织了个简单的聚餐,给几个被裁的老员工送行。
几杯啤酒下肚,大家话多了起来。
“记得那年赶货,我们连续工作三十六小时,就睡在车间地板上。”
“那会儿年轻,不知道累。现在,哼,年纪大了不值钱了。”
老王举起杯子:“别想那么多,喝完这顿,各走各路,有缘再聚!”
“陈师傅,我听说老板娘挺欣赏你的。明天最后一天,你去她办公室道个别,说不定有转机。”老王突然对陈师傅说。
陈师傅摇摇头:“算了,都这样了,有什么好说的。”
“去试试吧,老板娘在公司还是有话语权的。她哥哥好像也开了个厂,说不定能给你介绍个工作。”
陈师傅没当回事,只是点点头。
02
最后一天,陈师傅早早来到厂里。
他把自己的工具箱收拾好,那是十五年来积攒的宝贝。
每把扳手,每把螺丝刀,都是他的老伙计。
办完离职手续,拿到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和遣散费。
厂里按规定给了他十五年工龄的补偿,一共六万多。
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陈师傅心里五味杂陈。
离开人事部,陈师傅路过老板娘的办公室,想起老王的话。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老板娘的声音。
老板娘姓林,四十出头,是老板的第二任妻子,比老板小十多岁。
在厂里,她主要负责财务和后勤工作。
“林总,我...我来道个别。”陈师傅站在门口,有些局促。
老板娘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哦,是陈师傅啊,坐。”
陈师傅坐下,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厂里工作得还满意吗?”老板娘问。
“挺好的,很感谢公司这些年的栽培。”陈师傅客套道。
老板娘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你在厂里这么多年,工作一直很认真,很负责。”
“分内的事。”
“你知道为什么会被列入优化名单吗?”
陈师傅低头:“可能...可能是我年纪大了,工资高,又不会操作新设备吧。”
老板娘摇摇头:“不完全是。主要是我丈夫引进了新的投资人,那些人要求大幅裁员,降低成本。而且...”
她顿了顿:“而且有人在我丈夫面前说你坏话,说你技术保守,抵触新设备。”
陈师傅惊讶地抬起头:“我没有啊!我一直很配合公司的工作。”
“我知道,但我丈夫听信了那些话。”老板娘叹了口气,“商场如战场,人心难测啊。”
陈师傅不知道该说什么。
“行了,既然决定已经做出,我也不便多说。”老板娘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这个给你,回去再看。”
陈师傅疑惑地接过文件袋,感觉挺沉。
“谢谢林总。”他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还是道了谢。
“不必谢我。你这些年勤勤恳恳,我看在眼里。”老板娘起身送客的意思很明显,“祝你好运,陈师傅。”
离开办公室,陈师傅把文件袋放进背包。
他猜测可能是额外的补偿,或者是什么推荐信之类的。
路过车间,陈师傅停下脚步,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他工作了十五年的地方。
机器的轰鸣声,刺鼻的油漆味,灰尘弥漫的空气。
这一切曾经是那么熟悉,从今天起,将成为记忆。
“陈师傅,一路顺风啊!”几个老员工向他招手告别。
陈师傅笑着点点头,转身离开。
走出厂门,不知为何,他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
“自由了。”他自言自语。
坐在公交车上,陈师傅思考着未来的路。
这个年纪再找工作不容易,或许可以回老家开个小修理铺。
他摸了摸背包里的文件袋,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
“回去再看吧。”他对自己说。
公交车摇摇晃晃,行驶在城市的街道上。
窗外的高楼大厦,灯火璀璨。
这座城市容纳了无数像他这样的打工者,也淘汰了无数人。
下了公交,陈师傅走进一家小超市,买了几罐啤酒和些菜。
今晚,他决定好好犒劳自己一顿。
陈师傅住在城中村的一间小出租屋,月租六百,十几平米。
屋里设施简陋,一张床,一个小桌子,一个电磁炉,一台小电视。
十五年了,他一直住在这种地方,舍不得花钱租好一点的房子。
“省下来的钱都寄回家了。”他总是这么对自己说。
把菜放进简易的冰箱,陈师傅打开一罐啤酒,坐在床边。
喝了一口,他拿出手机,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电话接通,妻子的声音传来:“老陈,下班了?”
“嗯,下班了。”陈师傅没提被裁的事,“小涛在家吗?”
“在呢,正做作业呢。要不要跟他说两句?”
“不用了,让他好好学习。”
“厂里最近怎么样?听说外面不少厂都在裁员。”
陈师傅犹豫了一下:“还行吧,就是订单少了点。”
他决定等找到新工作再告诉家里。
“你自己在那边也要照顾好自己,别老想着省钱,该吃吃该喝喝。”妻子叮嘱道。
“知道了。你们也是,冬天到了,多穿点。”
挂了电话,陈师傅长出一口气。
他不想让家人担心,但又觉得瞒着他们心里不踏实。
“算了,先找到新工作再说吧。”
打开电视,随便找了个频道,声音调得很低。
陈师傅想起了那个文件袋。
03
好奇心驱使着他,从背包里拿出那个牛皮纸袋。
文件袋上没有任何标记,封口处用订书机订得严严实实。
陈师傅用指甲掀开订书钉,心里有点忐忑。
“不会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吧?”他自言自语。
陈师傅深吸一口气,打开文件袋。看到里面的东西,陈师傅愣住了,双手不停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