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行书院1号楼1445寝室,一张张荣誉证书和照片诉说着四位年轻人的奋斗故事。近日,这间寝室全员收获升学佳绩:平玉豪、程国辉、王静静、夏洋四人在2025年考研中分别收到了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江苏大学的录取通知。



平玉豪



平玉豪,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荣获“河南省三好学生”“校级文明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新乡市优秀大学生”第十五届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省级三等奖,国家级立项一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一般cn论文两篇。现已成功被郑州大学录取。

程国辉



程国辉,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445宿舍长,荣获“宿舍文化节”全家福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第十五届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省级三等奖,国家级立项一项。现已成功被郑州大学录取。

王静静



王静静,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荣获第十五届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省级三等奖,国家级立项一项。现已成功考入新乡医学院。

夏洋



夏洋,作为寝室一员,本科期间积极进取,荣获第十五届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省级三等奖,国家级立项一项。现已成功上岸江苏大学。

共同打卡 精准管理

“备考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会在QQ群里‘云打卡’,汇报学习进度。”程国辉说道。大家在科学规划与高效执行的比拼中,擦出别样火花:平玉豪的考研资料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重点,累计标注超千处;王静静创建的“学习宝库”文件夹涵盖各类复习资料、错题整理等类目;夏洋的上百张思维导图经大家一起完善后,重点知识一目了然。

“时间管理讲究的是灵活调配。”平玉豪介绍,他们根据实习与备考不同阶段,前后调整学习计划8次,创新运用“分时学习+板块复习”模式。创建线上自习室,进行云打卡;板块复习里,他们把每天学习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点巩固、重难点攻克、真题演练等板块,各自负责不同板块,再通过晚上交流分享,让知识吸收更高效。

互相扶持 情感赋能

“有次我因为复习进展不顺,心情特别低落,约着室友吃饭跑圈,边跑边给我打气。”王静静回忆道。在这个“备考大家庭”里,他们构建起完备的情绪支持体系:定期开展的“寝室谈心会”、轮流担当的“心灵守护者”、自然形成的“加油群”,这些温暖的情感纽带,让他们在实习高压下依旧保持着有计划的节奏复习。

每逢实习压力大、备考艰难中,他们会相约在漫步中互相鼓励,把压力随着笑声一同释放;通过跑步、打球等活动放松身心,增强体质,这些美好时光成为了他们备考路上最暖心的回忆。

智慧共享 协同创新

“我们寝室整理的错难题笔记成为了大家的‘提分秘籍’,全靠大家共同的智慧。”正是寝室独有的“知识互助”模式。每周固定时间,群里就变成“学习小课堂”,大家轮流当“小讲师”,结合各自擅长的知识点互相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还会分享各自搜罗来的学习经验、报考信息等,从院校选择到复习方法,提供了不少实用建议,携手共进,共同迈向成功的彼岸。程国辉常常笑称:“我们的默契,连错题本都长得像亲兄弟!”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一转眼,1445宿舍的兄弟们从平原校区到新乡校区,再到新乡第二人民医院,他们已经互相陪伴了近五年。五年来,他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他们十分感谢学校完善的医学课程体系与临床技能中心资源,为考研筑牢了专业根基;感恩老师们在课题设计中的逐字批注,以及深夜回复的论文修改建议……

“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不如一群人砥砺前行。”五年的时光,他们是彼此的饭搭子、实验搭子,更是彼此的学习搭子。四份录取通知书成为这间宿舍最美风景——这是终点,更是新征程的起点。

统筹 | 王德胜

审核 | 陈圆圆 高晗

编辑 | 涂浩贤

来源 | 智行书院

出品 | 豫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