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在中医理论中与情志失调密切相关,北京眩晕专家刘红旗指出,长期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愤怒等,可导致肝气郁结、气血逆乱,进而诱发或加重眩晕症状。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情志不畅最易扰动肝阳,使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引发头晕目眩。



刘红旗主任强调,情志因素在眩晕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长期紧张、思虑过度可损伤肝脾,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蒙蔽清阳,导致眩晕反复发作。此外,惊恐、悲伤等情绪波动还可耗伤心血,使心神失养,加重头晕、心悸等症状。临床常见因长期情绪压抑导致肝郁化火、肝阳上亢的患者,表现为眩晕伴头痛、耳鸣、失眠等,此时需疏肝解郁、平肝潜阳,如选用天麻钩藤饮或柴胡疏肝散加减。

刘红旗建议,眩晕患者应注重情志调摄,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思虑和情绪激动。中医养生方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可帮助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减少眩晕发作。此外,适当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兴趣爱好,保持规律作息,均有助于稳定情绪,改善眩晕症状。对于情志因素明显的眩晕患者,刘红旗常结合中药调理,如逍遥散疏肝健脾,或温胆汤化痰安神,以标本兼治。

刘红旗总结,眩晕的防治需身心并调,情志管理是关键一环。通过调整心态、改善生活方式,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可有效减少眩晕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