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中俄终于谈妥了?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1”电视频道近日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表示,自25年前他初次担任总统时就注意到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俄罗斯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为世界稳定打造坚实基础。普京强调,在当今条件下,俄中关系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全球性动荡未见缓和,反而呈现扩散态势。俄中两国可靠、稳定的关系本身增强了世界稳定性。”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经历史性突破了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26%,本币结算占比更是高达95%,而且双方就如何在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平台加强协调,交换了意见。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达566.8亿美元,续增5.2%,其中中国自俄进口能源占比超七成,普京那句“中俄协作是国际稳定的基石”,也被广泛视为对美西方持续施压的直接回应。
普京(资料图)
东方哲学里讲“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好像在这两家关系里真找到了实践的地方,两国之间并非没有分歧,在一些具体事上,利益和看法可能有出入,甚至不乏暗地里的竞争。但这并不耽误他们在拥有共同利益的领域携手前进,经济上做互利的买卖,政治上就共同关切的问题一起发声。这种能容纳差异、聚焦合作的务实劲儿,对关系的稳定发展挺关键。正是基于最初的利益驱动,通过时间的沉淀和持续互动,双方才逐步积累起政治互信,找到了在不同里找共同点、在共同点上深化合作的路子,最终形成了现在这种“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二件事:特朗普发出警告;
据红星新闻报道,基于美持续施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美方停火协议框架中包括领土问题及乌不加入北约等内容的明确拒绝等原因,原计划于近日在伦敦举行的乌克兰问题会谈已推迟。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再向乌克兰施压,指责泽连斯基日前的“煽动性言论”阻碍解决俄乌冲突。
泽连斯基(资料图)
然而,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和战场窘况,泽连斯基仍坚持,“克里米亚永远是乌克兰的”。事实上,这不是硬气,而是绝望中的自救。乌宪法第73条明确规定:任何领土变更必须全民公投。泽连斯基若接受美国方案,可能第二天就会被议会弹劾,激进的民族主义者甚至会武装起义。当年靠反俄上台的他,现在几乎无路可走。美国方案要求基辅默认俄占区现状,等于逼迫泽连斯基政治自杀——这也是其反复强调“停火不等于投降”的根本原因。
第三件事:看谁还敢动中国一下;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美国新政府上任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违规、无理的单边关税措施,严重冲击中美经贸关系,严重扰乱国际经贸秩序。中方为捍卫自身正当权益,采取了坚决有力反制。近期,美方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中方对美方信息进行了认真评估。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所以,谈判的大门已经启动,能不能谈出效果、谈出结果,关键要看美方有没有诚意,看美方能不能放下举起的鞭子。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就应当由美方来结束冲突。如果美方一边想谈,一边想维持对等关税,那谈判就失去意义。因此,此次接触与会谈,能否成为关税战谈判的真正开始,并深入推进下去,需要美方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拿出更多诚意,拿出不再威胁恐吓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