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国内轿车市场呈现“新能源持续领跑、燃油车加速分化”的格局。根据终端销量数据,4月份经济型代步车与新能源车型表现强劲,而传统合资燃油车份额进一步萎缩。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销量排名前五十轿车的销量情况:


一、市场整体表现: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

4月轿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首次突破50%,新能源车型包揽销量前六名,其中前三名均为价格低廉的纯电经济型代步车型。比亚迪、小米、小鹏等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化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而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燃油车仅能通过降价维持市场空间。

二、车型排名:新能源霸榜,经济型车领跑

1. 星愿 ( 参数 | 询价 ) (32,421辆)

凭借高性价比和精准定位,星愿连续四周销量增长,最终以32,421辆的绝对优势夺冠。其第四周销量达9,615辆,环比增长15%,成为唯一单周销量突破9,000辆的车型。

2.海鸥(31,212辆)

比亚迪海鸥在第二周以8,095辆反超宏光MINIEV,展现强劲后劲。其稳定的产品力和品牌口碑使其成为10万元级纯电市场的标杆车型。

3.宏光MINIEV(26,901辆)

作为微型车市场的常青树,宏光MINIEV虽被海鸥压制,但第四周销量回升至6,918辆,显示其在低线城市的持续吸引力。

4.小米SU7(25,560辆)

小米首款车型SU7延续热度,第三周销量达7,160辆,创下单周新高。尽管产能受限,但其智能化配置和生态联动优势显著,成为20万级纯电轿车的有力竞争者。

5.比亚迪秦系列(秦PLUS 24,560辆、秦L 22,494辆)

秦PLUS和秦L凭借插混技术占据主流家用市场,其中秦PLUS第四周销量飙升至7,913辆,凸显比亚迪在混动领域的统治力。


三、燃油车表现:大众系守擂,日系持续下滑

1.大众朗逸(20,450辆)

朗逸以4,362辆的首周销量奠定燃油车榜首地位,但后三周增速放缓。其性价比和渠道优势仍是关键,但新能源分流压力明显。

2.帕萨特(16,563辆)&迈腾(13,994辆)

大众双雄在中型燃油车市场保持领先,第四周帕萨特销量突破5,200辆,迈腾则以3,516辆收官,显示德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韧性。

3.日系危机:轩逸(14,210辆)、凯美瑞(14,444辆)

轩逸和凯美瑞销量同比下滑超20%,轩逸第四周虽回升至4,318辆,但新能源竞品挤压下难掩颓势。卡罗拉(6,039辆)更跌至第35名,日系转型压力加剧。


四、豪华车市场:BBA格局松动,国产高端崛起

1.奥迪A6L(10,673辆)

奥迪A6L以第四周3,193辆的成绩领跑豪华中大型车市场,但同比增速放缓。其终端优惠力度加大,但面临小米SU7等新能源车型的冲击。

2.宝马3系(10,934辆)&奔驰C级(9,827辆)

宝马3系第四周销量回升至3,544辆,反超奔驰C级,但两者全年累计销量同比均下滑,显示豪华品牌燃油车需求疲软。

3.国产高端:比亚迪汉(10,671辆)、蔚来ET5(7,214辆)

汉家族稳居中大型新能源车榜首,蔚来ET5第四周销量达2,612辆,国产高端车型在智能化与服务体系上的突破逐步赢得市场认可。

2025年4月的销量数据印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刻变革,新能源与智能化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传统车企需加速转型,而新势力则需在产能、服务与技术上持续突破,以应对愈发白热化的竞争。


2025年4月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头部效应进一步加剧。据终端销量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凭借L6、L7、L8三款车型包揽销量前三,合计销量达27241辆,占榜单总销量的34.6%,较上月提升2.3个百分点。这一成绩得益于其精准的增程式技术路线和家庭用户定位,尤其L6以15009辆的销量断层领先。


榜单第四至第十名竞争激烈,智界R7(4717辆)、比亚迪唐L(4242辆)、 零跑C16 ( 参数 | 询价 ) (4218辆)、问界M7(4080辆)等车型差距均在500辆以内。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品牌表现持续低迷,奔驰EQE SUV(72辆)、奥迪Q5 e-tron(173辆)等豪华车型销量不足两百辆,反映出消费者对传统车企新能源产品的认可度持续走低。

头部阵营解析:理想构建护城河 比亚迪价格屠城理想汽车: 理想L6以"五座增程式SUV"定位精准切入25-30万元市场,其CLTC综合续航1300km、双电机四驱系统以及魔毯空气悬架等配置,完美解决家庭用户的续航焦虑。L6在第四周销量突破4300辆,环比增长7.9%,显示出持续的市场热度。理想L7/L8则凭借"皇后座椅"、杜比全景声等配置,在30-38万元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其中L7在第三周销量突破2100辆,创下单周新高。

比亚迪唐L: 作为榜单最大黑马,唐L在第四周销量从第三周的1629辆飙升至2038辆,环比增幅达25%。这主要得益于其4月15日上市时推出的"预售价直降5万元"策略,将起售价拉低至22.98万元,形成对竞品的"降维打击"。唐L搭载的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亏电油耗4.9L/100km,综合续航1430km,配合比亚迪全国4000余座超充站网络,成功吸引燃油车用户转网。


新势力竞速:智界R7突围 零跑C16性价比称王

智界R7: 依托华为ADS 3.0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4.0,智界R7在25-30万元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其搭载的激光雷达可实现200米探测距离,配合城市NOA功能,成为首个在25万元级车型上实现全场景智驾的产品。第四周销量1244辆,环比增长7.2%,显示出技术迭代对销量的拉动作用。

零跑C16:以15.58万元起售的零跑C16,凭借高通8295芯片、21.4英寸中控屏、无框车门等配置,在20万元以内市场树立性价比标杆。其搭载的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CLTC续航达710km。第四周销量1225辆,环比增长17.8%,显示出价格敏感型用户对高配置车型的青睐。

传统品牌困局:豪华阵营集体失速 自主转型艰难

奔驰/奥迪:奔驰EQE SUV以72辆的销量垫底榜单,其接近50万元的起售价与国产竞品相比缺乏竞争力。奥迪Q5 e-tron(173辆)同样面临续航不足(CLTC 520km)、智能化落后的问题,与问界M7等车型的差距持续扩大。

别克/大众:别克E5(778辆)、ID.6 CROZZ(54辆)等车型虽主打性价比,但缺乏核心技术亮点。别克E5搭载的奥特能平台在续航(CLTC 620km)和充电速度(30%-80%需30分钟)上已落后于主流水平,终端优惠达5万元仍难提振销量。

用户画像与购买建议

家庭用户:优先选择理想L6、比亚迪唐L,兼顾续航与空间。

科技爱好者:智界R7、小鹏G9的智能驾驶系统值得体验。

性价比首选:零跑C16、eπ008在配置与价格上取得平衡。

豪华品牌拥趸:可关注问界M7、极氪001等新势力高端车型。

4月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延续了"新势力主导、传统品牌承压"的格局,随着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加速入局,下半年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对于消费者而言,技术迭代与价格下探将带来更多选择,而车企能否在续航、智驾、生态服务等方面建立差异化优势,将成为破局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