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合同签了22万,为何结算花了28万?如何防增项?

真实案例:

静安区刘女士2025年装修婚房,合同价22万,施工中工长以“墙面误差超标准”加收找平费1.5万,水电改造又以“回路不足”加价1.8万,最终结算28万。合同仅标注“水电改造”“墙面处理”,未列明具体施工量与标准。

数据显示:

2025年上海市消保委报告指出,本地增项纠纷中65%因合同模糊,主要套路包括:

水电按“项”报价,实际结算超支40%

漏报必要项目(如防水闭水测试、瓷砖薄贴工艺)

破解方案:

✅ 违约条款:合同注明非业主设计变更不主动增项。

✅ 主材透明:合同需标注清楚主材品牌。



Q2:施工队三天一换,工艺粗糙,如何避免转包?

典型案例:

浦东新区周先生发现工地频繁换人,瓷砖空鼓率达25%,防水工程漏水。后查明工程被转包,工长抽成28%后雇佣临时工,材料降级使用工程款瓷砖(市场价70元/片)。

行业真相:

2025年上海市装饰协会调研显示,本地转包项目投诉占比47%,问题包括:

材料调包,工艺不合格等等

避坑策略:

团队验证:现场观察多次,均为同一批施工人员方可

合同约束:注明“不转包,不发包 如有全额退款”。

Q3:合同写工期90天,实际拖到150天,如何追责?

业主遭遇:

徐汇区吴女士2025年签约某公司,合同工期90天,实际耗时150天。工长以“定制家具延误”“梅雨季停工”推脱,合同未约定超期赔偿,最终仅补偿5000元。

上海现状:

2025年上海市住建委统计显示,本地平均工期延误35天,仅31%的合同明确赔付标准。

根治方案

注明工期延误按日赔付。

进度管控:

装企需按阶段推送施工进度表

付款管控:保留5%尾款,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



行家建议

优先选择成立十年以上的老牌本土企业

2025年上海装修市场,守住三大防线即可避坑:

合同明细化:所有承诺写进合同,拒绝模糊条款

团队透明化:拒绝转包,锁定直属施工队

工期刚性化:工期延误按日赔付

记住:装修公司的诚意,体现在敢把承诺写进合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