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横跨湘江,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是南岳衡山所在地,素有“雁城”之称,是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不仅育了蔡伦、王船山等文化名人,还走出了众多的开国将军。那么,从衡阳这片红色热土上走出了哪些开国将军?他们都获得了什么军衔?在革命的各个阶段,他们分别担任过什么职务?
罗荣桓
第一位,罗荣桓元帅,出生于1902年11月26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人。青少年时期,他曾辗转于长沙、青岛、武昌等地求学。正是在武昌中山大学求学期间,他接受了共产主义进步思想的教育,年仅18岁的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罗荣桓是跟随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是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元老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担任过红军部队的连党代表、营党代表,红4军军委书记兼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扩大红军突击队队长,第8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过长征。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率领八路军115师奔赴抗日前线,并担任师政治部主任一职。此后,他还担任过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等职。他率部在山东、河北一带抗日,不仅给予了日伪军以狠狠打击,还建立了我党最强大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到抗战胜利后,其麾下已经拥有27万的正规军,占我党军队的三分之一,成为我党在全国的最大军事集团。
解放战争时期,他领导的山东军区向东北前线输送了9万余人的干部和战士,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中坚力量,剩下的20余万正规军也成为了第二野战军的主力军。期间,他先后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中南局书记,中南军区政委等职,将第四野战军由11万余人发展到150万余人,成为各大野战军中实力最强大的野战军,占全国军队总数的三分之一。他挥师从天寒地冻的东北,一直打到温暖的南方,是创建新中国的巨大功臣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委以重任,担任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妥妥的副国级,并于1955年授予开国元帅军衔。
罗荣桓元帅于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1岁。
第二位,王紫峰将军,出生于1905年6月18日,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县菁苔冲人。早在1927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率领家乡赤卫军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红军特务连司务长、大队政委、团政委,红一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随营学校政治教育主任等职,参加过长征。
王紫峰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八路军115师教导队政治教育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团长,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冀热察挺进军支队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五、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冀察冀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北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纵队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第66军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志愿军66军政委,山西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并于1955年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王紫峰将军于1994年9月3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
第三位,谭冠三将军,出生于1901年1月31日,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县小水铺区柘溪谭家村人。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他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红军军需处文书,红12军纵队宣传科长、师训练队长、连指导员、团政委,红一军团军事裁判所书记、第二师团总支书记,陕甘宁支队4大队政治处主任,红一方面军团政委等职,参加过长征。
谭冠三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抗日军政大队秘书科长,八路军3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分区政委、第7支队政委,南进支队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冀中纵队政治部主任,中共汝南工委书记,豫皖苏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地委书记,第二野战军18军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西藏军区政委,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成都军区顾问,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并于1955年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谭冠三将军于1985年12月6日病逝于成都,享年84岁。
第四位,彭明治将军,出生于1905年4月6日,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县瑶塘乡青市村人。
早在1925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并担任排长。他还参加过南昌起义,并担任代理连长。
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红三军排长、连长、团长,红一军团3团团长、第一师参谋长,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八路军115师团参谋长、团长,苏鲁豫支队司令员、教导旅旅长、5纵队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3师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旅长,第四野战军13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宁警备司令员等职。
彭明治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广西省人民政府委员,驻波兰大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并于1955年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彭明治将军于1993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第五位,王云霖将军,出生于1910年12月,湖南省衡阳县樟树村人。1926年,年仅15岁的他投身叶挺独立团,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他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红军医院看护排长、医务主任,红四军后方医院外科主任,红军总医院院长,第三后方医院院长,第三野战军预备医院院长,红四方面军附属医院所长等职,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八路军医院院长兼卫生学校大队长、第一兵站医院院长,八路军野战医院院长,晋冀鲁豫边区总卫生部部长、模范医院院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卫生部部长、医院院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晋冀鲁豫野战军1纵队卫生部政委,石家庄卫生局局长,华北军区补训兵团卫生部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华北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等职,并于1955年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王云霖将军于1993年1月16日病逝于保定,享年83岁。
第六位,王永凌将军,出生于1908年,湖南省衡阳县人。他于1933年参加红军后,从此踏上了革命新征程。
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湘赣军区无线电队报务训练班教员,红二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研究员,军委二局一科代理科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中央军委二局科长,中央军委二局处长、系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中央军委情报部二局局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中央军委技术部副部长兼研究室主任,总参三部副部长、三部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并于1955年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王永凌
王永凌将军于2003年1月5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
第七位,刘显宜将军,出生于1903年9月19日。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县敖山庙乡芭蕉村人。早在1926年,他就参加了家乡的农民运动,并担任农民协会副会长和乡农协委员长,他是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的。
土地革命时期,他担任过红四军迫击炮司务长、二纵队六支队司务长,红一军团科长,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八路军115师骑兵营长、军事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管理科长,军区兵站站长、军区司令部副官处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晋察冀后勤部副部长、军区兵站部部长,华北军区兵部部长,后勤部运输部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总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部长、运输部汽车学校校长,总后勤部车辆管理部副部长,汽车拖拉机管理部副部长等职,并于1955年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刘显宜将军于1976年9月3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3岁。
刘显宜
时至今日,虽然这些开国将军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缅怀这些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