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俄罗斯红场阅读彩排画面
5月9日,全球目光将聚焦莫斯科红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将在这里隆重登场。
在外界眼中,今年胜利日阅兵与以往不同,无论是人员规模、装备数量,还是外宾阵容,都更加壮观。
大阅兵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宣布“胜利日停火”生效,为80周年庆典铺上“和平”底色。
人们是否可以期待,在红场礼炮鸣响之时,乌东前线会安静下来?
盛况
对俄罗斯人来说,5月9日是刻骨铭心又神圣庄严的日子。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郊区,法西斯德国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因时差关系,德国投降书生效之时,苏联已是5月9日凌晨,因此将5月9日确立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的纪念日。
胜利喜悦的背后是血泪和牺牲:2700多万条生命被战争吞噬,约占总人口的15%,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
苏联解体后,俄国家杜马于1995年通过永久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的法令,规定5月9日为全民性节日。
此后,每年这一天,俄罗斯都会举行阅兵式等活动,举国庆祝。
近年来,虽然遭遇新冠疫情、俄乌战事,但每年胜利日红场阅兵雷打不动。
每当“逢五”“逢十”的“大年”,俄罗斯更会举行“加强版”纪念活动,参阅装备和人员规模一般会是“小年”的两倍。
今年适逢80周年大庆,无疑将比往年更隆重。
从5月7日举行的最后一次彩排画面中,外界已抢先一睹今年大阅兵盛况:
在莫斯科红场,伴随《神圣的战争》雄壮激昂的旋律,数百面纪念旗帜猎猎飞扬,印着当年苏军将“胜利旗”插上法西斯德国国会大厦画面的大幅背板屹然矗立,各式武器汇成的钢铁洪流在地面威武行进,象征俄罗斯国旗颜色的白蓝红拉烟划过天际……
按照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的说法,这将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三年多来,俄罗斯首次大规模庆祝胜利日。
人员方面,将有1万多名军事人员参加红场大阅兵,而去年这一数字不足万人。
装备方面,预计将展示130多件武器装备,去年仅70件装备受阅。
如无意外,机械化方阵仍将由二战“传奇坦克”T-34领衔,S-400防空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白杨”洲际导弹等主流装备会悉数亮相。
与此同时,一些尚未列装的新型军事装备也将迎来“首秀”。其中,“天竺葵-2”攻击型无人机尤受瞩目。
这款无人机可携带重达50公斤至90公斤的弹头,最大时速约180公里,作战范围可达2000公里。
在胜利日阅兵式上首次展示无人机,被认为凸显俄罗斯愈发重视无人机在前线作战中的效用。
外宾方面,阵容可观。
据乌沙科夫介绍,将有20多国领导人出席阅兵式,包括中国、白俄罗斯、巴西、越南等。相比之下,去年仅有独联体9国领导人参加。
引人注目的是,在外国领导人名单中,还包括斯洛伐克、塞尔维亚两个欧洲国家领导人,他们誓言不惜得罪欧盟也要“赴约”。
与此同时,今年还有13国仪仗队将现身徒步方阵。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将是规模最大的外国方队。
变化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也注意到今年胜利日阅兵式不同于以往,这一方面与80周年大庆的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国际形势与俄罗斯境遇的双重变化。
从历史角度说,通过隆重纪念胜利日80周年,以铭记历史,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反击西方歪曲叙事。
为取得二战胜利,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功不可没,由此也奠定了战后苏联的大国地位和世界领导力。
“俄罗斯重视胜利日,既是对历史的纪念和尊重、对苏联历史功绩的肯定,也是维护俄罗斯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权威和影响力”,张弘说。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局势、大国关系比以往更复杂。
随着特朗普政府寻求改善对俄关系、求解乌克兰危机,美俄关系有所缓和,但俄欧矛盾加剧。
欧盟此次抵制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明确表示不希望成员国和候选成员国参加,以至于斯洛伐克、塞尔维亚两国领导人赴俄途中,被途经国家禁止飞越领空。
“本应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活动反而演变为西方孤立、打压俄罗斯的外交战场。”张弘说。
从俄罗斯境遇看,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目前俄在军事上更占优、外交上更主动,其战略、安全处境明显改观,已走出危机带来的被动态势,打破西方孤立围堵的不利局面。
普京宣布8日起72小时停火生效,是乌克兰危机升级三年多来,俄方首次在纪念胜利日期间按下“停火键”。
除了释放善意以及安全方面等考虑,此举也被认为显示俄罗斯能从容把控战事进程。
张弘指出,今年参阅人数规模及主流装备回归也表明俄罗斯正在重回常态,逐步适应新的国际政治、安全形势。
相比之下,去年阅兵式上,主流装备数量少,说明俄罗斯可能将一些先进装备投入实战,以致阅兵式面临装备不足的压力。
不过,俄乌局势似乎仍不平静。俄方称,俄军6日凌晨击落多架企图攻击莫斯科的无人机。
张弘认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接受胜利日停火,意味着乌克兰仍可能在此期间袭扰俄罗斯。但是,整体安全风险可控。俄罗斯作为军事和情报大国,有能力确保阅兵现场安全。乌方也会保持克制,避免引发俄方更严厉反击。
信号
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胜利日庆典以及红场阅兵被视为传递俄罗斯政治、外交和军事信号的重要窗口。
随着内外环境变化,在张弘看来,此次俄罗斯高调纪念胜利日80周年,对内对外也在传递信号。
对内,提升普京威望,增强社会团结,稳定国内政治经济局势。
对外,彰显俄罗斯在与西方战略博弈中取胜。
20多国领导人被认为冒着安全风险出席红场阅兵式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注脚,表明俄罗斯顶住西方压力,赢得外交主动。
普京发表讲话向来是阅兵式“保留节目”,外界期待从他的讲话中捕捉到更明确的信息。
张弘预计,普京讲话可能围绕三方面内容展开:强调苏联二战功绩,驳斥西方歪曲二战的历史叙事;呼吁多极化和世界和平;重申俄罗斯在全球政治中的大国地位与影响力,希望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由于俄乌尚未止战,外界还猜测,普京讲话中或将提及未来对于结束冲突的设想。
对普京来说,胜利日活动也是今年重要的主场外交。
据克宫消息,普京将在胜利日庆典期间举行超15场双边会谈。自当地时间7日下午开始,他已经与陆续抵达的各国领导人进行会谈。
据央视新闻报道,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克里姆林宫同俄总统普京举行小范围会谈。
中俄元首“相约”胜利日也被视为今年胜利日阅兵一大看点。
张弘表示,中国领导人出席阅兵式既体现中俄高度战略互信,也展示两国共同维护历史正义、反对篡改二战史观的立场。
还有评论称,俄罗斯将以此次红场阅兵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空间。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 | 俄罗斯将举行红场大阅兵,今年有何“大不同”?》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廖勤
此前报道
莫斯科红场将开启一场盛大的阅兵活动,以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这次红场阅兵承载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意味。
外界观察到,相比往年,在4月29日和5月3日的阅兵式彩排中,出现了大量装备。
例如,在俄乌冲突中被广泛使用的BTR-82A装甲车。在重型坦克的展示上,俄军主打一个”升级换代”。精准制导武器、无人机也是这次阅兵式的亮点之一。
而在这几天举行的阅兵式彩排中,解放军仪仗队的亮相,可谓震撼全场。
5月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此次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中方领导人也在受邀出席之列。
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已经两度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深入战略沟通,在关键时刻为两国关系把舵领航。
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和关心推动下,中俄政治互信 不断加深,战略协调更加紧密,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树立了大国邻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典范。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最新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再次谈及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他表示,在当今条件下,俄中关系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两国可靠、稳定的关系本身就增强了世界的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为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俄罗斯提出了72小时停火方案,不过,遭到了乌方的拒绝。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声称,乌克兰无法“确保”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的其他国家代表的安全。
对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反击称,如果5月9日俄罗斯真的发生袭击,基辅将付出代价。
梅德韦杰夫回击泽连斯基言论(资料图)
而作为俄乌冲突调停者的美国,态度也出现了微妙变化。昨天,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承认,俄乌和平协议“也许不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