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南亚次大陆又炸了锅。4月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场恐怖袭击,26人丧生,震惊世界。印度立刻把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指责他们支持恐怖分子。巴基斯坦不认账,中国跳出来提议大家坐下来谈,印度却一口回绝,转头向老大哥俄罗斯求援。结果,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没给印度想要的明确支持,反而一番话让印度冷静下来。
先说这场冲突的起点。2025年4月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地区爆发了一场恐怖袭击。武装分子袭击游客,造成26人死亡,20人受伤。袭击者属于“抵抗阵线”(TRF),印度一口咬定这是巴基斯坦“虔诚军”的分支干的。第二天,印度政府火速反应,开了紧急会议,祭出三招:禁止巴基斯坦船只靠港、全面禁运巴基斯坦商品、截断巴基斯坦邮政包裹。边境还断了水电供应,军队增派到克什米尔,双方控制线附近枪声不断。
巴基斯坦这边当然不干了。4月24日,他们开记者会反驳,说印度没证据就乱扣帽子,还试射了一枚射程450公里的导弹,摆明是要给印度点颜色看。印度这边也不甘示弱,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民众上街抗议,烧巴基斯坦国旗,气氛跟点着了火药桶似的。
克什米尔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1947年印巴分治后,这块地就成了两国的心病。印度管着 Jammu 和 Kashmir 大部分地区,巴基斯坦控制西北部,双方都觉得自己该拿全部。过去几十年,打过仗、签过协议,但和平从来没长久过。这次袭击就像在老伤口上撒盐,印巴关系直接跌到冰点。
印度为啥这么急着下狠手?一是国内压力大,克什米尔死了这么多人,政府不硬气点,选民不答应。二是他们真信巴基斯坦在背后搞鬼,手上有情报指向“虔诚军”这种跨境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反过来喊冤,说印度拿不出真凭实据,还想借机转移国内矛盾。总之,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眼看印巴要干起来了,中国站出来当和事佬。4月25日,中国外交部表态,希望通过公正调查和对话解决问题,别让南亚乱上加乱。巴基斯坦马上接话,提议联合国牵头调查。按理说,这是个挺合理的方案,毕竟谁也不想看到核弹飞来飞去。
但印度不干。4月26日,印度外交部直接怼回去,说什么调查都是巴基斯坦的“障眼法”,自己有铁证,不需要外人掺和。表面上看,印度这态度挺横,但背后有几层原因。
第一,印度不信中巴。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杆盟友,中巴经济走廊(CPEC)这些年越搞越大,印度一直觉得中国在南亚偏袒巴基斯坦。这次中国提对话,印度怀疑是帮巴基斯坦拖时间,甚至可能是想插手克什米尔问题,分印度一杯羹。
第二,印度觉得自己有理有据。他们一口咬定袭击是巴基斯坦支持的,证据可能包括情报监听、恐怖分子资金来源啥的。虽然没全公开,但新德里觉得自己站得住脚,不想让第三方调查把水搅浑,万一查不出啥,反倒给自己抹黑。
第三,国内情绪也绑架了政府。袭击刚发生,印度老百姓群情激愤,政客们谁敢在这时候说“咱们谈谈”?那不是政治自杀吗?所以,印度宁可硬杠,也不愿在气势上输一头。
中国这边其实挺无奈。他们在南亚有大把投资,中巴经济走廊还得靠巴基斯坦稳定,印巴打起来谁都没好处。但印度不领情,中国也没辙,只能继续喊话冷静。
中巴的路走不通,印度把目光转向俄罗斯。5月11日,印度外长苏杰生亲自给拉夫罗夫打电话,求俄罗斯在国际上撑腰。印度为啥找俄罗斯?这里得说说两国的老交情和新算盘。
印俄关系有年头了。冷战时期,苏联是印度的军火库,卖给印度飞机、坦克、导弹,帮印度在南亚站稳脚跟。后来苏联没了,俄罗斯接盘,虽然不如以前那么铁,但还是印度的大军火商。2020年代,印度从俄罗斯买S-400防空系统,气得美国直跳脚,可见这关系不一般。
这次求援,印度有几点期待。一是希望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帮自己说话,毕竟俄罗斯有否决权,能挡住中巴的提议。二是想拉俄罗斯站队,震慑巴基斯坦,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三是国内宣传需要,找个大国撑腰,能安抚民众情绪。
但印度也有点冒险。近年他们跟美国走得近,2023年和2025年莫迪两次访美,签了一堆协议,俄罗斯看着不爽。2025年胜利日阅兵,莫迪没去莫斯科,印俄关系有点冷。所以这次求援,印度其实不确定俄罗斯会不会全力支持。
拉夫罗夫接到电话,没急着表态。他先重申俄罗斯的立场:支持印巴通过《西姆拉协议》和《拉合尔宣言》解决问题,反对单方面军事行动,还警告核威胁会毁了整个地区。这话听起来中立,但对印度来说有点扎心。
《西姆拉协议》是1972年印巴签的,规定两国自己谈,不让外人插手。《拉合尔宣言》是1999年的,承诺不搞核对抗。拉夫罗夫提这两条,意思很明白:你们自己解决,别指望我偏哪边,也别想着打起来。这等于没给印度想要的“站队承诺”。
为啥俄罗斯这么谨慎?一是他们忙着乌克兰的事,2025年还在打,精力顾不过来。二是中俄关系不能丢,中国是巴基斯坦的靠山,俄罗斯要是帮印度,等于跟中国翻脸,不划算。三是印度跟西方眉来眼去,俄罗斯心里有气,不想当冤大头。
印度听完有点失望。他们本来指望俄罗斯能给个强硬支持,结果拉夫罗夫泼了盆冷水。但这番话也有用,至少让印度冷静下来想想:光靠硬碰硬,真能解决问题吗?国际社会这边,美国和欧盟也喊对话,没人支持印度单干。新德里发现,自己有点孤立。
这场事儿有几个看点。第一,印巴这对冤家,核弹都攥在手里,谁也不敢真打,但嘴上不能软。第二,印度想靠大国撑腰,结果发现俄罗斯有自己的算盘,不肯趟浑水。第三,拉夫罗夫的话提醒大家,对话比对抗靠谱,国际社会也更吃这一套。
对印度来说,这是个教训。光喊口号、摆强硬姿态没用,得拿出证据、拉到盟友才行。未来,他们估计会更注意跟邻国的沟通,既保利益又稳局势。对咱们看热闹的来说,南亚这地方,太乱也太有意思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