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 通讯员 魏岳奇
5月8日,河北省保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招聘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面向全国招募500名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聚焦食品加工、园艺、养殖三大领域,包括专业技术服务、产业规划、市场营销等岗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与保定市属农业企业签订3年劳动合同。
保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高志虎介绍说,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可享受生活补贴本科生5000元/月、研究生6000元/月(含五险一金等)。而且,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可与农业企业及村集体签订协议,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对由农业职业经理人提供先进技术、拓宽销售渠道等所产生的新增收益,按照企业75%、个人20%、村集体5%的比例进行分成。
在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发展方面,保定市市属国有企业根据情况,专门面向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招聘工作人员。县(市、区)及以下农业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在岗位条件设置上向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倾斜。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同等条件优先聘用。
同时,保定市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提供政策、资金、用地、服务等四方面支持。保定市产业发展引导集团出资5000万元,设立“新农人”创业基金,助力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创业。
另外,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还享受购房租房补贴、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等专项保障。
“这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的有力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靠政策、靠资金,靠项目,更关键的是靠人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专业人才队伍。”高志虎表示,依托高校智力资源,面向全国招聘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担任农业职业经理人,就是要发挥大学生作用,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市场化的能力、提速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能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和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近年来,保定市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创新,相继开展了“博士农场”创建、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等工作,特别是从2023年开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开启了一场青春与农业的“双向奔赴”。
高志虎介绍说,目前,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的近600名农业专业大学生到保定担任农业职业经理人,保定市农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在技术指导、新品研发、产业规划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不少人才与农业经营主体达成了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